logo好方法网

一种制备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方法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双针床槽针经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圈,梳栉GB1、GB2和GB3只对前针床垫纱,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以便GB1编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第一横列垫在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  全部
背景技术:
割圈绒织物是纬编常见的一种绒类织物,在割圈绒机器上生产,现已广泛应用于 家纺和服装等领域。具有手感柔软滑爽、质地细腻、富有弹性、保暖性好等特点,可仿制各种 天然毛皮。传统的纬编割圈绒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条件如摩擦的影响易脱毛,降低了 纬编割圈绒产品的舒适性和档次。目前,对纬编割圈绒织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编织工艺、染 整工序等方面,也有少量研究在割圈绒织物毛绒固结牢度方面。作为服装用毛绒面料,采用 涂胶工艺,将平纹底布与割圈绒织物进行复合,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脱毛 问题,同时由于平纹底布的阻隔作用,避免割圈绒织物直接与其他面料间摩擦,也提高了割 圈绒织物的保暖性和服用性能,但涂胶工艺增加了后道工序,使织物手感较硬,弹性差,也 有一定的化学气味甚至毒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利用双针床槽针经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 圈,梳栉GB1、GB2和GB3只对前针床垫纱,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以便GB1编织毛圈梳栉 的纱线在第一横列垫在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 圈时脱落下来形成毛圈;梳栉GB5、GB6满穿只在后针床成圈,走经平组织形成平布结构;梳 栉GB4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连接前后针床,形成经编间隔织物,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 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解决了涂胶复合的工序增加及化学气味甚 至毒性,拉毛和剪毛后也不影响另一面的布面效果和手感。该面料更加立体丰满,手感柔 软,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 6梳的双针床槽针经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圈,梳栉GB1、GB2和GB3只对前针床垫 纱,GB1编织毛圈,GB2和GB3编织底布,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以便GB1编织毛圈梳栉的 纱线在第一横列垫在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圈 时脱落下来形成毛圈;梳栉GB5、GB6满穿只在后针床成圈,走经编基本组织形成平布结构; 梳栉GB4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在前后针床垫纱,起连接作用形成经编间隔织物,对毛圈面 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所采用的材料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 成:25~40%50~100D涤纶长丝FDY,60~75%75~150D涤纶长丝DTY。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面料单梳组织结构和穿纱方式为: GB1:1-0-0-0/4-4-4-4//,1穿1空; GB2:5-5-5-5/0-0-0-0//,1穿1空; GB3:0-1-1-1/1-0-0-0//,1空1穿; 4 CN 111593474 A 说 明 书 2/9 页 GB4:0-1-0-1/1-0-1-0//,1空1穿; GB5:1-1-1-2/1-1-1-0//,满穿; GB6:1-1-1-0/1-1-1-2//,满穿; 或 GB1:2-3-3-3/0-0-0-0/2-3-3-3/5-5-5-5//,1穿1空 GB2:5-5-5-5/0-0-0-0//,1穿1空 GB3:0-1-1-1/1-0-0-0//,1空1穿; GB4:0-1-0-1/1-0-1-0//,1空1穿; GB5:0-0-0-1/1-1-1-0//,满穿; GB6:3-3-3-3/0-0-0-0//,满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GB1梳穿100~200D涤 纶长丝,脱圈后形成毛圈,GB2、GB3和GB4梳穿涤纶长丝DTY,GB5、6梳穿涤纶长丝FDY;GB1编 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单数横列成圈、双数横列衬纬,且GB1成圈时在第一横列垫在编织底布 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圈时脱落下来形成毛圈;GB2、GB3、 GB5、GB6走编链、衬纬和经平组织,在织物底面形成“硬底板”或“软底板”效应;GB4梳用双针 床成圈组织连接前后针床,形成经编间隔织物,对毛圈面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 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平布面或毛绒面均可作为使用正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单梳组织结构所用的组分及搭配 比例为: GB1梳:100~200D消光涤纶DTY或消光扁平涤纶FDY; GB2梳:50~100D半光涤纶DTY; GB3梳:50~100D半光涤纶DTY; GB4梳:50~100D半光涤纶DTY; GB5梳:50~100D半光涤纶FDY或阳离子可染涤纶FDY; GB6梳:50~100D半光涤纶FDY或阳离子可染涤纶FDY。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经编间隔单面绒面料成品平方米克重为240~ 420g/m2;织物绒面毛高在2mm-20mm之间可调。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服饰、家纺、家居用 品或工艺品。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具有浮雕效应的双针床提花法兰绒织物的 方法,以普通涤纶和阳离子可染涤纶为原料,所述方法是所述方法是在6梳的双针床槽针经 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圈,梳栉GB1、GB2和GB3只对前针床垫纱,GB1编织毛圈,GB2 和GB3编织底布,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以便GB1编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第一横列垫在 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圈时脱落下来形成毛圈; 梳栉GB5、GB6满穿只在后针床成圈,走经编基本组织形成平布结构;梳栉GB4采用1穿1空的 穿纱方式在前后针床垫纱,起连接作用形成经编间隔织物,对毛圈面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 毛工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通过染色即可形成双面异色效应。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单梳组织结构所用的组分及搭配比例为: 5 CN 111593474 A 说 明 书 3/9 页 GB1梳:100~200D消光扁平涤纶FDY; GB2梳:50~100D半光涤纶DTY; GB3梳:50~100D半光涤纶DTY; GB4梳:50~100D半光涤纶DTY; GB5梳:50~100D阳离子可染涤纶FDY; GB6梳:50~100D阳离子可染涤纶FDY。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料:选择100~200D消光涤纶DTY或消光扁平涤纶FDY、50~100D半光涤纶DTY、 50~100D半光涤纶FDY或阳离子可染涤纶FDY; 2)整经:将普通涤纶或阳离子涤纶,按门幅和横密要求在电脑拷贝整经机上按一 定头份数进行整经; 3)织造:采用6梳双针床槽针经编机进行织造,经过织造后获得一面呈平布效应、 一面脱圈后呈毛圈效应的经编间隔织物坯布; 4)后整理:①拉毛:在专门的拉毛机上进行,使脱圈后形成的毛圈被充分拉出布面 且毛圈被拉断形成毛绒;②定形:用定形机定形,烘箱温度为100-160℃,同时控制布匹要求 宽度及克重;③染色:普通涤纶用分散染料,阳离子涤纶用阳离子染料;④烘干;⑤烫光:对 毛绒面进行烫光,清除杂质,改善绒面的手感和光泽;⑥梳毛;⑦剪毛; 5)检测,包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整经和织造时的单梳组织结构选配及穿纱方式为: GB1:1-0-0-0/4-4-4-4//,1穿1空; GB2:5-5-5-5/0-0-0-0//,1穿1空; GB3:0-1-1-1/1-0-0-0//,1空1穿; GB4:0-1-0-1/1-0-1-0//,1空1穿; GB5:1-1-1-2/1-1-1-0//,满穿; GB6:1-1-1-0/1-1-1-2//,满穿; 或 GB1:2-3-3-3/0-0-0-0/2-3-3-3/5-5-5-5//,1穿1空 GB2:5-5-5-5/0-0-0-0//,1穿1空 GB3:0-1-1-1/1-0-0-0//,1空1穿; GB4:0-1-0-1/1-0-1-0//,1空1穿; GB5:0-0-0-1/1-1-1-0//,满穿; GB6:3-3-3-3/0-0-0-0//,满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GB1梳穿高F数的较粗涤纶长丝,脱圈后形成毛圈, GB2、GB3和GB4梳穿涤纶长丝DTY,GB5、6梳穿涤纶长丝FDY;GB1编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单数 横列成圈、双数横列衬纬,且GB1成圈时在第一横列垫在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 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圈时脱落下来形成毛圈;GB2、GB3、GB5、GB6走编链、衬纬和 经平组织,在织物底面形成“硬底板”或“软底板”效应;GB4梳用双针床成圈组织连接前后针 床,形成经编间隔织物,对毛圈面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 的经编间隔织物,平布面或毛绒面均可作为使用正面,平布面或毛绒面使用普通涤纶和阳 6 CN 111593474 A 说 明 书 4/9 页 离子可染涤纶时可形成双面异色效应。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浮雕效应的双针 床提花法兰绒织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面料手感丰满,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由连接丝连接形成经编间隔织物, 克重在240~420g/m2之间,可应用于家纺、服装等多个领域。 2)本发明利用双针床槽针经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圈,梳栉GB1、GB2和 GB3只对前针床垫纱,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以便GB1编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第一横列 垫在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圈时脱落下来形成 毛圈;梳栉GB5、GB6满穿只在后针床成圈,走经平组织形成平布结构;梳栉GB4采用1穿1空的 穿纱方式连接前后针床,形成经编间隔织物,毛圈面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成一 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 3)平布面或毛绒面使用普通涤纶和阳离子可染涤纶时可形成双面异色效应,解决 了涂胶复合的工序增加及化学气味甚至毒性,拉毛和剪毛后也不影响另一面的布面效果和 手感。该面料更加立体丰满,手感柔软,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 4)织物绒面毛高在2mm-20mm之间可调,相较于拉毛处理的间隔单面绒织物,该面 料毛高更长,且长度可调,保暖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各把单梳的组织垫纱运动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各把单梳的组织垫纱运动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实物图正面。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实物图反面。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实物图截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