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制备亲水玻璃微珠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摘要:
本文提供了一种制备亲水玻璃微珠的方法,其包括让所述玻璃微珠依次与氢氟酸溶液和尿素溶液接触。本文还提供了经该方法处理的玻璃微珠及其用于免疫检测的用途。本文提供的玻璃微珠处理方法可以在玻璃微珠灌装前随时进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解决玻璃微珠柱凝集卡  全部
背景技术:
玻璃微珠作为一种硅酸盐材料,具有大小均匀、圆整度高、透光性高、耐化学腐蚀、 耐冲击等特点。玻璃微珠在生物医药领域有众多应用,其中包括在柱凝集法(CAT)检测中用 于制备微柱或制备具有多个微柱的柱凝集卡。玻璃微珠可用于灌装微柱,在其中作为分离 介质。但是,例如在柱凝集卡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在狭小空间内投放大量细小的玻璃微珠, 会出现空气随投放一同浸入液体试剂中而产生微小气泡的现象。一定量的微小气泡存留于 填充柱内,可能对产品的功能产生严重质量影响。 通常,增加玻璃表面的亲水性可改善其对空气以及其他杂质的吸附。目前制备超 亲水润湿性玻璃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纳米技术、光刻蚀技术、原位气相沉积等在玻璃表面形成微纳米结构。通过 该工艺处理的玻璃微珠,具有微纳米结构可控,超亲水能力强的特点,但是形成的微纳米结 构脆弱,不能有轻微触碰,并且仪器成本高; 2.通过分子膜、表面官能化等方法修饰玻璃微珠表面基团。这些方法制备的超亲 水玻璃微珠合成温度低,化学组分均一,但也存在薄膜也不耐摩擦,超亲水效果维持时间不 够长的问题; 3.通过涂敷纳米材料涂层,在玻璃微珠表面获得超亲水能力。该类方法制备的超 亲水玻璃微珠亲水性强,并且使用范围广,但多数用于涂敷的纳米材料,不具备普通玻璃的 透明性和透光性。 因此,仍有必要对玻璃微珠亲水处理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方面,本文提供了一种制备亲水玻璃微珠的方法,其包括让所述玻璃微珠依次 与氢氟酸溶液和尿素溶液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氢氟酸溶液的浓度为5%-15%(wt)。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尿素溶液的浓度为1mol/L。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70-110μm。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 1)将所述玻璃微珠以不高于1:5的体积比与所述氢氟酸溶液混合,并在40-50℃条 件下反应至少5分钟; 2)用水清洗步骤1)反应后的所述玻璃微珠; 3)将步骤2)清洗后的所述玻璃微珠以不高于1:2.5的体积比与所述尿素溶液混 合,并在80-105℃条件下反应至少1小时;以及 3 CN 111574069 A 说 明 书 2/5 页 4)任选地用水洗涤步骤3)反应后的所述玻璃微珠,并进行干燥。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包括将所述玻璃微珠以1:10的体积比与5%(wt)氢 氟酸溶液混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包括将所述玻璃微珠以3:10的体积比与所述尿素溶 液混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在80℃或90℃条件下反应。 另一方面,本文提供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亲水玻璃微珠。 另一方面,本文提供了上述玻璃微珠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检测为在柱凝集卡中进行血型检测。 本文提供的玻璃微珠处理方法可以在玻璃微珠灌装前随时进行,操作简单,成本 低廉,能够解决玻璃微珠柱凝集卡生产过程中产生微小气泡的问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