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容量控制阀及容量控制阀的控制方法


技术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吸入室的压力无关地能够高效排出液体制冷剂,并且在液体制冷剂排出运行中能够降低压缩机的驱动力的容量控制阀。容量控制阀(1)具备:阀主体(10),具有第1连通路(11)、第2连通路(12)、第3连通路(13)及主阀座(15a);阀体(20),具有中间连通路(2  全部
背景技术:
作为可变容量型压缩机,例如汽车等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 机具备:通过引擎的旋转力旋转驱动的旋转轴;以能够改变倾斜角度的方式与旋转轴连结 的斜板;及与斜板连结的压缩用活塞等,通过改变斜板的倾斜角度,改变活塞的行程,从而 对制冷剂的吐出量进行控制。 该斜板的倾斜角度能够以如下方式连续改变,即,利用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室的吸 入压力、吐出通过活塞进行加压的制冷剂的吐出室的吐出压力及容纳有斜板的控制室(曲 柄室)的控制室压力,并且使用通过电磁力驱动开闭的容量控制阀,适当控制控制室内的压 力,调整作用于活塞两面的压力的平衡状态。 将这种容量控制阀的例子示于图5中。容量控制阀160具备:阀部170,具有经由第2 连通路173与压缩机的吐出室连通的第2阀室182、经由第1连通路171与吸入室连通的第1阀 室183及经由第3连通路174与控制室连通的第3阀室184;感压体178,配置于第3阀室内并通 过周围的压力进行伸缩,并且具有设置于伸缩方向的自由端的阀座体180;阀体181,具有开 闭连通第2阀室182与第3阀室184的阀孔177的第2阀部176、开闭第1连通路171与流通槽172 的第1阀部175及在第3阀室184中通过与阀座体180的卡合及脱离而开闭第3阀室184与流通 槽172的第3阀部179;及螺线管部190,向阀体181施加电磁驱动力。 而且,在该容量控制阀160中,即便在可变容量型压缩机中不设置离合器机构,当 出现需要变更控制室压力时,也能够连通吐出室与控制室而控制控制室内的压力(控制室 压力)Pc、吸入压力Ps(吸入压力)。(以下,称为“以往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671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以往技术中,当长时间停止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时,在控制室(曲柄室)中 蓄存液体制冷剂(放置中被冷却而液化的制冷剂),因此即便在该状态下启动压缩机,也无 法确保所设定的吐出量。因此,为了在启动后立即进行所期望的容量控制,需要尽可能迅速 地排出控制室(曲柄室)的液体制冷剂。 因此,如图6所示,在以往的容量控制阀160中,为了在进行启动时尽可能迅速地排 出控制室(曲柄室)的液体制冷剂而具备液体制冷剂排出功能。即,当停止可变容量型压缩 机而长时间放置之后欲进行启动时,蓄存于控制室(曲柄室)的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第3连通 3 CN 111601970 A 说 明 书 2/9 页 路174流入第3阀室184。于是,感压体178收缩而第3阀部179与阀座体180之间开阀,从而能 够从第3阀室184通过辅助连通路185、连通路186及流通槽172,将液体制冷剂从控制室(曲 柄室)经由吸入室排出至吐出室并使其快速气化而在短时间内设为制冷运行状态。 然而,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在液体制冷剂排出过程的初期,控制室的压力也高,因 此第3阀部179的开度也大,从而能够高效排出液体制冷剂。但是,随着液体制冷剂的排出推 进并且控制室的压力降低而第3阀部的开度变小,因此存在导致排出液体制冷剂需要时间 的问题。 并且,以往,在进行液体制冷剂排出运行时,仅关注于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液体制 冷剂的排出的方面,因此在进行液体制冷剂排出运行时,未进行减少引擎负荷的控制。但 是,若引擎负荷较高时进行液体制冷剂排出运行,则引擎负荷进一步提高,从而还存在导致 降低汽车整体的能量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在根据阀部的阀开度控制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流量或压力的容量控制阀中,在进行控制 时稳定地控制主阀部的开度,并且与吸入室的压力无关地能够高效排出液体制冷剂而在短 时间内转移为制冷运行,进而在液体制冷剂排出运行中能够降低压缩机的驱动力的容量控 制阀及容量控制阀的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容量控制阀根据阀部的阀开度控制可变容量型压缩 机的流量或压力,所述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具备: 阀主体,具有使第1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1连通路、与所述第1连通路相邻配置且使 第2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2连通路、使第3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3连通路及配设于连通所述第 2连通路与所述第3连通路的阀孔的主阀座; 阀体,具有连通所述第1连通路与所述第3连通路的中间连通路、与所述主阀座分 离/接触且开闭所述阀孔的主阀部及配设于所述中间连通路的辅助阀部;及 螺线管,具有驱动第1连杆及第2连杆的柱塞, 所述第1连杆开闭所述主阀部,所述第2连杆开闭所述辅助阀部。 根据该特征,在控制状态下,第1连杆开闭主阀部而控制容量控制阀,在排出液体 制冷剂时,第2连杆将辅助阀部的开度维持为全开启状态,能够与吸入室的压力无关地高效 排出液体制冷剂。 本发明的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杆的一端由所述柱塞经由第1施力部件驱动,另一端与所述阀体连接。 根据该特征,第1连杆能够将螺线管的驱动力传递至阀体而可靠地驱动阀体。 本发明的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2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柱塞连接,另一端连接于与所述辅助阀部分离/接触的 辅助阀座。 根据该特征,第2连杆能够与吸入室的压力无关地开闭辅助阀部,从而能够高效排 出液体制冷剂。 本发明的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所述螺线管还具备与所述连杆连接的柱塞、配置于所述柱塞与所述阀主体之间的 4 CN 111601970 A 说 明 书 3/9 页 磁芯、电磁线圈及配设于所述柱塞与所述磁芯之间的第2施力部件。 根据该特征,通过配设于柱塞与磁芯之间的第2施力部件,能够向主阀部的开阀方 向可靠地对阀体进行施力。 本发明的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吸入压力,所述第2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 型压缩机的吐出压力,所述第3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曲柄室的压力。 所述第1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曲柄室的压力,所述第2压力为所述可变 容量型压缩机的吐出压力,所述第3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吸入压力。 根据该特征,能够应对各种可变容量型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容量控制阀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所述辅助阀部为开启状态时,将所述主阀部从关闭状态设为开启状态。 根据该特征,在进行液体制冷剂排出时,在感压体的作用力不作用于阀体的状态 下,开启主阀部,增加从吐出室向控制室的流量,从而能够减少压缩机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容量控制阀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阀主体、阀体及螺线管的局部放大图,表示螺线管“关闭”时的容量控 制阀。 图3是图1的阀主体、阀体及螺线管的局部放大图,表示容量控制阀的控制状态。 图4是图1的阀主体、阀体及螺线管的局部放大图,表示容量控制阀的液体制冷剂 排出时的状态。 图5是表示以往的容量控制阀的主视剖视图。 图6是以往的容量控制阀,表示液体制冷剂排出时的容量控制阀的状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