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摘要:
本公开的触控面板,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呈网状,所述第二区是由所述第一区围设形成的网格区,所述第二区内设置有色阻层,所述第一区内设置有黑矩阵和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局部位于所述黑矩阵中,所述触控结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迅猛发 展,人们在追求其色域广、颜色艳丽、可以曲面和全面屏化等的同时,对其更加轻薄,可弯折 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区和第 二区,所述第一区呈网状,所述第二区是由所述第一区围设形成的网格区,所述第二区内设 置有色阻层,所述第一区内设置有黑矩阵和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局部位于所述黑矩阵 中,所述触控结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采用所述色阻层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和桥电极,所述黑矩阵中开设有开 口,所述桥电极设置于所述开口中,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电极本体依次叠置于所述桥电极的 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桥电极连接所述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设置且相互间 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阻层、绿色阻层和蓝色阻层,所述色阻层排 布呈阵列,所述阵列的列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阵列的行方向为第二方向;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红色阻层、所述绿色阻层和所述蓝色阻层依次交替排布;沿 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红色阻层、所述绿色阻层和所述蓝色阻层依次交替排布; 所述色阻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黑矩阵的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表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位于任一颜色所述色阻层两 侧且靠近该所述色阻层的所述绝缘层的颜色与该所述色阻层的颜色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 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依次排布,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依次 排布; 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的所述色阻层材料的颜色不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 和所述第二方向,位于任一颜色所述色阻层两侧且靠近该所述色阻层的所述第一子部和所 述第二子部的颜色与该所述色阻层的颜色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和第三子部,沿所述第一方 向,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二子部和所述第三子部依次排布;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 5 CN 111580698 A 说 明 书 2/11 页 子部、所述第二子部和所述第三子部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二子部和所述第三子部的所述色阻层材料的颜色不同,且 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位于任一颜色所述色阻层两侧且靠近该所述色阻层的所 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三子部的颜色与该所述色阻层的颜色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和第三子部,所述第一子 部、所述第二子部和所述第三子部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叠置; 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二子部和所述第三子部的所述色阻层材料的颜色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色阻层、所述黑矩阵和所述绝缘层的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表面为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触控结构和所述色阻层 的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像 素界定区和由所述像素界定区界定形成的像素区,还包括上述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设 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侧,且所述触控面板的第一区对应所述像素界定区,所述触控面 板的第二区对应所述像素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基板和依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像素驱动电 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像素区,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以 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与对应该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区 内的色阻层的颜色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 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封装层用于对所述发光元件进行封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的基底复用作所述显示基板的封装层,所述封装 层用于对所述发光元件进行封装。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基底, 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呈网状,所述第二区是由所述第一区围设形成 的网格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区内形成色阻层,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 第一区内形成黑矩阵和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局部位于所述黑矩阵中,形成所述触控结 构包括形成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 极之间,所述绝缘层采用所述色阻层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形成电极本体和桥电极;形成所述色阻 层包括形成红色阻层、绿色阻层和蓝色阻层;所述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通过一次工艺形成所述黑矩阵的图形,并在所述黑矩阵中形成开口;所述黑矩阵 形成于所述第一区; 形成所述桥电极的图形;所述桥电极位于所述开口中; 依次形成不同颜色的色阻层,同时,依次形成不同颜色的所述绝缘层;其中,所述 色阻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区,所述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相同颜色的所述色阻层与所述 绝缘层通过一次工艺形成; 通过一次工艺形成所述电极本体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图形;所述电极本体连接所述 6 CN 111580698 A 说 明 书 3/11 页 桥电极; 或者,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形成电极本体和桥电极;形成所述色阻层包括形成 红色阻层、绿色阻层和蓝色阻层;形成所述绝缘层包括形成不同颜色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 部;或者,形成所述绝缘层包括形成不同颜色的第一子部、第二子部和第三子部;所述触控 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通过一次工艺形成所述黑矩阵的图形,并在所述黑矩阵中形成开口;所述黑矩阵 形成于所述第一区; 形成所述桥电极的图形;所述桥电极位于所述开口中; 依次形成不同颜色的色阻层,同时,依次形成不同颜色的所述绝缘层的子部;其 中,所述色阻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区,所述绝缘层的子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区;相同颜色的所述 色阻层与所述绝缘层的子部通过一次工艺形成; 通过一次工艺形成所述电极本体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图形;所述电极本体连接所述 桥电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 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通过参考附图对详细示例实施 例进行描述,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为公开技术中OLED显示器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宏观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微观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触控面板沿AA剖切线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制备方法步骤S1完成后触控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制备方法步骤S2完成后触控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制备方法步骤S3完成后触控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制备方法步骤S4完成后触控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制备方法步骤S5完成后触控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图3中触控面板沿AA剖切线的另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11为图3中触控面板沿AA剖切线的又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12为图3中触控面板沿AA剖切线的又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基底;101、第一区;102、第二区;2、色阻层;21、红色阻层;22、绿色阻层;23、蓝色 阻层;3、黑矩阵;30、开口;4、触控结构;41、第一电极;411、电极本体;412、桥电极;42、第二 电极;43、绝缘层;431、第一子部;432、第二子部;433、第三子部;5、保护层;6、显示基板;61、 基板;62、像素驱动电路;63、发光元件;64、封装层;7、触控面板;8、滤光片;9、氮化硅绝缘 层;10、第一触控电极;11、第二触控电极;12、第一平坦层;13、第二平坦层;14、OLED显示基 板;Y、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 7 CN 111580698 A 说 明 书 4/11 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