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线性压缩机包括:缸筒、活塞以及排出阀,所述活塞包括:第一部分,在轴向上延伸;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与所述排出阀相对的一端部;以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 全部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机(Compressor)是接收从电动马达或涡轮等的动力发生装置传递的动 力,将空气或制冷剂或除此之外的各种工作气体进行压缩来提高压力的机械装置,广泛应 用于家用电器或整个工业领域中。 这样的压缩机可大致分为:往复式压缩机(reciprocating compressor)、旋转式 压缩机(rotary compressor)以及涡旋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 所述往复式压缩机在活塞(Piston)和缸筒(Cylinder)之间形成用于压缩工作气 体的压缩空间,使活塞在缸筒内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压缩流入所述压缩空间内的制冷 剂。 最近,在所述往复式压缩机中,对于活塞直接连接于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马达,以 在不发生因运动转换引起的机械损失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压缩效率并由简单的结构构成的 线性压缩机的开发趋于增多。 现有文献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7-0075430号(2017年7月3日)中公开了一种缸筒 组件及包括所述缸筒组件的线性压缩机。 在所述现有文献公开了形成制冷剂的压缩空间的缸筒和在所述缸筒的内部往复 运动的活塞。具体而言,所述活塞包括前面部、活塞主体以及活塞凸缘,所述前面部形成所 述活塞的前端部并设置有吸入阀,所述活塞本体从所述前面部向后延伸,所述活塞凸缘从 所述活塞本体的后端部沿径向延伸。 所述活塞可以在所述缸筒的内部往复直线运动,此时,在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和所 述缸筒的内周面之间提供有油,以减少所述活塞和所述缸筒之间的摩擦。尤其,在所述活塞 的外周面形成有锯齿形状的凹凸部,并且油集中(压缩)在所述凹凸部,从而能够增加压力, 因此,可以增加活塞在缸筒内浮起的悬浮力。 但是,在所述现有文献公开的线性压缩机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现有技术的线性压缩机中,当活塞与缸筒进行相对运动时,油通过存在于 活塞和缸筒之间的间隙而泄漏,其结果,存在压缩机的效率因泄漏损失而降低的问题。 第二,为了减少这样的泄漏损失,可以减小活塞和缸筒之间的间隙,但是在这种情 况下,会增加活塞和缸筒之间的摩擦,结果,存在压缩机的效率因摩擦损失而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改善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当 活塞在缸筒内往复运动时,其能够保持均等的间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其能够通过将活塞与缸筒之间的间 隙保持较小,来防止轴承制冷剂穿过间隙而泄漏。 4 CN 111577572 A 说 明 书 2/18 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其能够通过减小活塞与缸筒之间的 间隙来使制冷剂泄漏得最少,同时能够减小活塞和缸筒之间的摩擦损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其通过简单的活塞加工来提高活塞 的悬浮力,由此,能够提高压缩机效率。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包括:缸筒,形成有 制冷剂的压缩空间;以及活塞,在缸筒的内部往复移动。所述活塞包括:第一部分,在轴向上 延伸;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一 端部;以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 的另一端部。 尤其,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外周面,从所述活塞的前面部向后方延伸;以及第 二外周面,与第一外周面隔开,所述第一外周面与所述缸筒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可以形成 为小于所述第二外周面与所述缸筒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 因此,所述活塞在所述缸筒内往复运动时,能够使流入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侧的轴 承制冷剂经由所述活塞的前面而泄漏到所述缸筒的压缩空间一侧的可能性最小。另外,可 以通过将所述第二外周面与所述缸筒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保持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的 水平,使所述缸筒和活塞之间的摩擦损失最小。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周面的直径D1形成为大于所述第二外周面的直径D2。 另外,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轴向长度L1形成为长于所述第二外周面的轴向长度L2,从而可以 减少轴承制冷剂沿着所述活塞的外周面泄漏到所述压缩空间一侧的量。 另外,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第三外周面,所述第三外周面连接所述第一外周面和 所述第二外周面,所述第三外周面的直径D3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二外周面的直径D2。 所述活塞的前端部的直径D4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一外周面的直径D1。 另外,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第四外周面,所述第四外周面从所述活塞的前面部延 伸至所述第一外周面,所述第四外周面可以倾斜,使得所述第四外周面的截面积从所述活 塞的前面部向后方逐渐增大。 另外,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第五外周面,所述第五外周面从所述第一外周面延伸 至所述第三外周面,所述第五外周面可以倾斜,使得所述第五外周面的截面积从所述第一 外周面向后方逐渐减小。 另外,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第六外周面,所述第六外周面从所述第三外周面延伸 至所述第二外周面,所述第六外周面可以倾斜,使得所述第六外周面的截面积从所述第三 外周面向后方逐渐增大。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并连 接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此时,所述连接部的直径D5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三外 周面的直径D3。 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从所述第二外周面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第七外周面,所述第 七外周面可以倾斜,使得所述第七外周面的截面积从所述第二外周面向后方逐渐减小。 另外,所述第三部分包括从所述连接部向后方延伸的轴承外周面,所述轴承外周 面的直径D6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直径D5。所述轴承外周面的直径D6可以形成为小 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外周面的直径D2。 5 CN 111577572 A 说 明 书 3/18 页 在所述缸筒形成有轴承流入流路,以供从所述压缩空间排出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 从所述缸筒的外侧流入到内侧,经由所述轴承流入流路流入的制冷剂可以沿着所述活塞的 外周面流动。 此时,所述活塞在所述缸筒的内部进行前进到上止点P1、后退到下止点P2的直线 往复运动,当所述活塞移动至所述下止点P2时,所述第一外周面的一部分可以在径向上与 所述轴承流入流路重叠。 另外,所述活塞包括形成为圆筒形状的活塞本体和从所述活塞本体向径向外侧延 伸的活塞凸缘,所述第一外周面和所述第二外周面形成在所述活塞本体。 所述活塞本体倾斜,使得所述活塞本体的截面积从前面向后面逐渐减小,所述活 塞本体的前端部的直径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活塞本体的后端部的直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活塞和缸筒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活塞的第一轴承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活塞的第二轴承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活塞前进至缸筒的上止点时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活塞后退至缸筒的下止点时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活塞的结构的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9是容纳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机壳内部的压缩机本体的 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沿着图1的IV-IV'线剖开的剖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