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多功能车厢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车厢,其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内设置有分隔立架,分隔立架包括固定立柱、转动立柱以及与固定立柱和转动立柱连接的隔板,固定立柱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杆,转动立柱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上均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  全部
背景技术:
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与之相配套的物流运输业也逐 渐发展壮大,其特点是货物运输数量的急剧增加,对传统的厢式货车运输提出了挑战。在货 物运输过程中,如果将将其杂乱堆放,一方面货物不能完全填满车厢,厢体空间得不到充分 利用,另一方面运输过程中货物之间受挤压、碰撞,容易损坏。如果能将货物在车厢内分层 摆放,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856102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基于物流网的物流运 输车用装载机构,包括机构框架,机构框架中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支撑壁,机构框架预固定 在车厢中,两个支撑壁上可拆卸的固定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第二支撑板 穿过支撑壁与设置在调节腔中的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支撑板可沿设置在支撑壁上的 第一导轨上下移动,第一支撑板穿过支撑壁与设置在调节腔中的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物料的分层码放,并且能够对分隔板的高度进行调 节,但是在运输较高的货物时,分隔板的设置就无法装载较高的货物,虽然可以对分隔板进 行拆卸,但是每次装载货物的时候都需要根据货物的高度重复的拆装,因此在装载货物的 时候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车厢,能够较为便利 的对隔板进行调节,以适应货物的不同高度,并且实施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车厢,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内设置有分隔立架,所述分隔立架包括 固定立柱、转动立柱以及与固定立柱和转动立柱连接的隔板,所述固定立柱包括两个相互 平行的第一支撑杆,所述转动立柱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 上均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隔板的两侧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车厢本体的内 壁拆卸连接,另一端与隔板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卡接隔板的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装载两层货物的时候,使固定立柱以及转动立柱对 隔板进行支撑,隔板下方可以放置一层货物,隔板上方可以放置一层货物,因此可以在车厢 本体内放置两层货物。当货物高度较高的时候,抬起隔板,并且使转动立柱转动收纳起来, 使隔板转动至竖直状态之后,再利用定位件对隔板进行卡接固定,隔板竖直状态下不会占 用车厢本体内的较大空间,因此能够将较高的货物放置在车厢本体内,只需要简单的调节 隔板的角度就可以实现适应不同高度货物的装载,实施较为便利并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 CN 111591204 A 说 明 书 2/5 页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均开 设有竖直方向上的滑槽,所述连接块与滑槽滑动卡接配合,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的一 侧均设置有承放隔板的台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隔板至竖直状态的时候,可以使连接块在滑槽内 进行滑移,从而隔板能够在滑槽内滑移,能够使竖直状态下的隔板收纳至两个第一支撑杆 之间,隔板能够对相邻的货物起到分隔的作用。在隔板呈水平状态的时候,台阶槽的设置能 够对隔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在隔板支撑货物的时候,保证隔板的支撑强度以及平稳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与两个第一支撑杆相 背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同轴固定连 接有蜗杆,所述定位块中转动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涡轮内圈同轴固定 连接有内螺纹环板,所述内螺纹环板中螺纹穿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朝向滑槽的一端固 定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定位块中设置有供移动杆和卡接杆 移动的移动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开设有供卡接杆穿设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隔板进行卡接限位的时候,转动转动杆,转动杆在转 动的时候能够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可以啮合涡轮,涡轮在转动的时候带动内螺纹环板 转动,内螺纹环板会联动移动杆,移动杆在受到卡接杆的限位作用下会在移动槽内滑移,从 而卡接杆会穿过通孔并且与隔板的侧壁相抵接,能够对隔板起到卡接限位的作用,防止隔 板出现晃动的现象,能够保证隔板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的平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收纳转动立柱 的容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板处于竖直状态时,使转动立柱收纳在容置槽中,避 免转动立柱占用车厢本体内部的空间。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两个滑移槽,两个 所述滑移槽之间滑动连接有用于卡接转动立柱的限位板,所述滑移槽延伸至容置槽的两 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设置能够对转动立柱起到卡接限位的作用,在 隔板呈竖直状态的时候可以防止转动立柱与容置槽相脱离。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本体的内壁上铰接有第一伸 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与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 二伸缩杆关于车厢本体宽度方向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同轴转动连 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端部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和 第二连接头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完货物之后,可以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转动 至水平状态,并且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调整为延长状态,再使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 缩杆端部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螺纹配合,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能够对货物起到 限位的作用,防止在惯性的作用下货物发生相互碰撞的现象。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 腔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与容置腔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气管,所 述气管穿过容置腔并延伸至隔板的外侧。 4 CN 111591204 A 说 明 书 3/5 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板竖直状态的时候,可以向气管内充气,使气囊打 开,气囊打开之后会延伸至容置腔外侧,能够对隔板两侧的货物起到防护的作用,在车辆行 驶过程中能够防止货物发生碰撞。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置腔的开口端铰接有盖板,所 述盖板与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气囊的时候,气囊会抵接盖板,盖板在压力的作用 下会打开,对货物起到防护的作用,在气囊收缩回容置腔内的时候,盖板在扭簧的作用下会 回复原位,可以自动对气囊起到防护的作用,也能够顺利的对货物起到支撑的作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 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与气管对应的密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板呈竖直状态的时候,延伸至隔板外侧的气管能够 与密封管相配合,因此在对气囊充气的时候不需要人工对准气管,从而能够较为便利的对 气囊进行充气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货物高度较高的时候,使隔板转动至竖直状态之后,再利用定位件对隔板进行卡接 固定,隔板竖直状态下不会占用车厢本体内的较大空间,因此能够将较高的货物放置在车 厢本体内,只需要简单的调节隔板的角度就可以实现适应不同高度货物的装载; 在装完货物之后,可以将使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端部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 螺纹配合,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能够对货物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在惯性的作用下货 物发生相互碰撞的现象; 在隔板竖直状态的时候,可以向气管内充气,使气囊打开,气囊打开之后会延伸至容置 腔外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防止货物发生碰撞,能够对隔板两侧的货物起到防护的作 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物流运输车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物流运输车飞翼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厢本体内分隔立架水平状态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分隔立架底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定位块内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隔板竖直状态时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显示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车厢本体;2、分隔立架;21、固定立柱;22、转动立柱;23、隔板;3、第一支撑 杆;4、连接底板;5、第二支撑杆;6、连接块;7、滑槽;8、台阶板;9、连接杆;10、容置槽;11、支 撑座;12、滑移槽;13、限位板;14、拉环;15、定位件;151、定位块;152、转动杆;153、蜗杆; 5 CN 111591204 A 说 明 书 4/5 页 154、涡轮;155、内螺纹环板;156、移动杆;157、卡接杆;16、容置腔;17、气囊;18、气管;19、密 封管;20、盖板;21、第一伸缩杆;22、第二伸缩杆;23、第一连接头;24、第二连接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