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城市内湖生态景观护坡施工方法


技术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资源与环境领域,涉及一种城市内湖生态景观护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现状护坡破坏机理分析:通过对城市内湖沿线现状岸线及护坡的损坏情况调查,结合实际坡面、坡前水深、风向水流等因素,进行岸坡破坏机理分析;生态护坡形式选择及施工,根据城市内湖  全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城市内湖护岸多为自然式泥土护坡、简易木桩围栏护坡、直立浆砌石挡 墙护坡、混凝土六方块护坡和硬质平台岸坡等形式。传统的护岸在施工时多需要旱地施工 条件,且施工周期长,临时措施多,在城市内湖护岸施工,易造成扬尘等污染。施工完成后, 在雨水及风浪的淘刷下容易遭到破坏,且外观也不美观,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景观需求。 传统的护岸在施工时多需要旱地施工条件,且施工周期长,临时措施多,在城市内 湖护岸施工,易造成扬尘等污染。施工完成后,在雨水及风浪的淘刷下容易遭到破坏,且外 观也不美观,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景观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内湖生态景观护坡施工方法。本 发明做到在不具备旱地施工的条件下也能正常施工,缩短施工周期,减轻施工对周边环境 的影响。在保证护岸稳定安全的前提下,使护岸集生态、景观和自净功能于一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内湖生态景观护坡施工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现状护坡破坏机理分析: 通过对城市内湖沿线现状岸线及护坡的损坏情况调查,结合实际坡面、坡前水深、 风向水流等因素,进行岸坡破坏机理分析; 2、生态护坡形式选择及施工: ①对于坡度或腹地大的湖岸段,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的种植,当岸坡的坡 度超过自然安息角或土质不稳定时,需要对河岸进行人工防冲蚀和加固处理,适当运用块 石、鹅卵石、木桩等营造一个岸线曲折,岸坡起伏的状态; ②在岸坡陡坎地方砌筑硬质挡墙,水下松木桩不露出水面,在水平面以下5~10厘 米用乱石为材,其以上用景观石为料,优选的景观石为料选用湖石、英石、风化黄石、大型卵 石等, ③在湖面北风、西风等主风向护岸损坏较为严重地区,采用仿木砼桩护坡,施工时 用砼桩专用打桩机进行施工,在岸上缓坡上点缀铺设卵石、景石等,结合水生植物种植; ④对于风浪较大,边坡容易淘刷,湖中堤岸边坡处,在常水位以下铺设预制联锁块 护坡,用于保持岸坡在风浪的冲刷下保持岸坡结构的稳定,然后在预制块空隙间插播或喷 播植物,在常水位以上结合景观栽植植物; ⑤对于高填方路基边坡处,水深较深,不便创造旱地施工条件或者创造旱地施工 条件需要大量费用地段,改用预制混凝土种植箱下沉至一定高程,且嵌固在坡面上; ⑥对于已经修建广场、挡墙等部位,采取在硬质挡墙顶部种植攀援植物、藤本植 3 CN 111608138 A 说 明 书 2/3 页 物,软化挡墙的工程痕迹。 所述步骤2中景观石为料为湖石或英石或风化黄石或卵石。 所述步骤2挡墙呈锁链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工程相结合的 技术手段,在确保护坡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工程的生态效应,达到水体、土体 和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使生态景观护坡集生态、景观和自净功能于 一身; 做到在不具备旱地施工的条件下也能正常施工,缩短施工周期,减轻施工对周边 环境的影响。施工后的生态景观护坡能达到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堤防工程 级别5级(10年≤防洪标准重现期<20年)的要求;抗震烈度能达到6级以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中自然护岸抛石固脚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中仿木桩护岸仿木桩固脚效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中联锁块护岸效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中小挡墙护岸施工效果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