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及汽车,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包括制动阀;制动气室,其包括分别位于汽车两侧的第一制动气室和第二制动气室,所述第一制动气室和所述第二制动气室与所述制动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模块,所述压力调节模块被 全部
背景技术:
汽车在实际的制动过程中,有时会因为制动跑偏而使汽车失去控制离开原来的行 驶方向,甚至发生撞入对方车辆行驶轨道或者滑下山坡的危险情况;在紧急刹车时,一旦出 现制动跑偏的情况,驾驶员容易惊慌失措,这就极大地增加了驾驶的危险性,使得制动跑偏 成为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汽车制动跑偏往往是由于同一车桥左、右两侧的车 轮的制动力差别太大而造成的。 目前,在汽车中采用前后独立双回路制动系统,由于左轮和右轮共用同一制动回 路,在理想情况下,汽车的左、右车轮的制动力大小应完全一致,从而能够避免制动跑偏;但 在实际的制动系统的加工中,由于加工精度、误差的因素存在,往往会导致左右轮实际的制 动力不同;且由于左轮和右轮共用同一制动回路,当出现左右轮制动力不均,导致制动方向 不稳时,无法快速调节左轮或右轮制动力,只能对制动系统中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测排查, 其效率低,耗时耗力;且由于无法分别调节左轮或右轮制动力,即无法验证左右轮制动力差 值与制动方向稳定性的相关程度。制动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 按预定弯道行驶、不会出现制动跑偏的能力。 为了解决由于加工精度、误差的因素而导致左右轮实际的制动力不同的问题,部 分汽车在制动系统中增加了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及电 子控制线路,虽然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制动时的载荷情况、制动气压及地面附着力,再通过 ECU控制器计算处理,从而自动调节各个车轮的制动力;但增加的零件繁多,使得整个制动 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增加的零件价格较高,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亟需设计一种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及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能够调节第一制动气室 与第二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且具有结构简单及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所述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包括: 制动阀; 制动气室,其包括分别位于汽车两侧的第一制动气室和第二制动气室,所述第一 制动气室和所述第二制动气室与所述制动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模块,所述压力调节模块 被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制动阀的第一出气口的气压分别调节所述第一制动气室和所述第 二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 优选地,所述压力调节模块与所述第一制动气室之间、所述压力调节模块与所述 第二制动气室之间均设置有ABS电磁阀。 4 CN 111547027 A 说 明 书 2/6 页 优选地,所述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还包括贮气器,所述贮气器分别与所述制动 阀及所述压力调节模块连接,用于分别为所述制动阀及所述压力调节模块提供气源。 优选地,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和第二压力调节装置,所述第 一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动气室与所述制动阀之间,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用于 调节所述第一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动气室与所 述制动阀之间,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口、第一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 所述第一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贮气器连通,所述第二出 气口与所述第一制动气室连通,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口的气压调 节所述第二出气口的气压值,以调节所述第一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口、第二进气口及第三出气口, 所述第二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贮气器连通,所述第三出 气口与所述第二制动气室连通,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口的气压调 节所述第三出气口的气压值,以调节所述第二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及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内均设置有第一调节螺 栓,通过手动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以分别调节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口之间 的气压比值,以及所述第三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口之间的气压比值。 优选地,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包括复合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复合压力调节装置设置 在所述第一制动气室和所述第二制动气室与所述制动阀之间,所述复合压力调节装置用于 分别调节所述第一制动气室和所述第二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 优选地,所述复合压力调节装置上设置有第三控制口、第三进气口、第四出气口及 第五出气口,所述第三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贮气器连通, 所述第四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制动气室连通,所述第五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制动气室连通,所 述复合压力调节装置能够根据所述第三控制口的气压分别调节所述第四出气口和所述第 五出气口的气压值,以分别调节所述第一制动气室和所述第二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其包括的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能够调 节第一制动气室与第二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且具有结构简单及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的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第一制动气室和第二制动气室与制动阀之间设置压力调节模块,压力调节 模块能够根据制动阀的第一出气口的气压分别调节传输至第一制动气室和第二制动气室 的气压值,使第一制动气室与第二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以使 左车轮和右车轮的制动力相同,实现汽车的平稳制动;能够消除在实际的制动系统的加工 中,由于加工精度、误差的因素存在,往往会导致左右车轮实际的制动力不同的问题;且当 出现左右车轮制动力不均,能够通过快速调节压力调节模块而实现调节左轮或右轮的制动 力,防止制动跑偏;不再需要对制动系统中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测排查,其效率较高,省时 省力。同时,通过分别调节第一制动气室和第二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值,能够将左右轮制动力 差值调整为需要的任意数值,从而能够验证左右车轮制动力差值与制动方向稳定性的相关 5 CN 111547027 A 说 明 书 3/6 页 程度;仅增加了压力调节模块即可实现车轮制动力的调节,增加的零件较少,结构简单,成 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车轮制动力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制动阀;11-第一出气口;2-第一压力调节装置;21-第一控制口;22-第一进气 口;23-第二出气口;3-第二压力调节装置;31-第二控制口;32-第二进气口;33-第三出气 口;4-贮气器;5-ABS电磁阀;6-第一制动气室;7-第二制动气室;8-复合压力调节装置;81- 第三控制口;82-第三进气口;83-第四出气口;84-第五出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