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汽车鹅颈式铰链总成系统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鹅颈式铰链总成系统,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鹅颈式铰链、用于减小行李箱盖打开阻力的弹簧、固接在后备箱内部上侧的可实现鹅颈式铰链对应端部上下调节的连接机构,所述鹅颈式铰链一端铰接在连接机构上,所述鹅颈式铰链另一端连接在行李箱盖  全部
背景技术:
参见图12,汽车鹅颈式铰链总成系统广泛用于汽车后备箱3,现有技术中,鹅颈式 铰链1一端铰接在后备箱3内部上侧,另一端连接在行李箱盖34上,上行李箱盖34合上的时 候,行李箱盖34盖在后备箱3上,行李箱盖靠近后挡风玻璃一侧与后备箱3之间必须有很好 的配合度,如若不然,雨水会从后备箱3与行李箱盖34的缝隙中渗入。现有的鹅颈式铰链1安 装时,往往不能安装一步到位,安装好了之后需要关上行李箱盖34进行测试,如果行李箱盖 34与后备箱之间有空隙则需要调整鹅颈式铰链1的形状,而鹅颈式铰链1的刚度大,调节起 来很麻烦。现有技术不能通过调节鹅颈式铰链1与后备箱3连接点的上下位置来使得后备箱 3与行李箱盖34之间完美配合,安装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安装麻烦的缺点,提出一种汽车鹅颈式铰链总 成系统,安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鹅颈式铰链总成系统,包括鹅颈式铰链、用于减小行李箱盖打开阻力的弹簧、 固接在后备箱内部上侧的可实现鹅颈式铰链对应端部上下调节的连接机构,所述鹅颈式铰 链一端铰接在连接机构上,所述鹅颈式铰链另一端连接在行李箱盖上,所述弹簧一端连接 在鹅颈式铰链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后备箱内部后侧。通过连接机构实现鹅颈式铰链 端部的上下调节,从而调节好行李箱盖与后备箱之间位置,使得两者配合完好。不再需要改 变鹅颈式铰链的形状,安装大大简化。 作为优选,连接机构包括位于鹅颈式铰链端部相对两侧的支撑板、与支撑板固接 的支架板、位于支撑板上设有竖向长孔,所述鹅颈式铰链端部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 竖向长孔并与之固接,所述螺栓在支撑板之间套设有衬套,所述衬套两端靠在支撑板上,所 述衬套上套设有用于减小鹅颈式铰链转动阻力的第二衬套,所述鹅颈式铰链套设在第二衬 套上。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竖向长孔一侧设有用于感受螺栓位置的刻度线。 作为优选,连接机构包括固接在后备箱内部上侧的连接板、两个滑动连接在连接 板下侧的滑块、固接在连接板下侧的固接块、穿设在滑块与固接块上的螺杆、四个连杆元 件,两个滑块与螺杆的螺纹连接方向相反,所述螺杆与固接块转动连接,每个滑块上铰接有 两个连杆元件,每个滑块上的连杆元件的下端位于鹅颈式铰链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杆元件 下端与鹅颈式铰链端部穿设有转轴。代替竖向长孔的技术方案,即使螺母松动,也不会造成 鹅颈式铰链端部的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连杆元件包括上端铰接在滑块上的缸体、位于缸体内的缸体滑块、位于 3 CN 111577045 A 说 明 书 2/4 页 缸体上端内部的上支撑块、位于缸体下端内部的下支撑块、位于缸体滑块与上支撑块之间 的上弹簧、位于缸体滑块与下支撑块之间的下弹簧、位于上支撑块与下支撑块之间的连杆、 固接在缸体内的限位块、位于下支撑块与缸体下端之间的支撑弹簧、连接在下支撑块上的 拉线、上端插设在缸体下端内并与缸体滑块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下支撑块,所述 活塞杆下端与转轴连接,所述拉线远离下支撑块的一端缠绕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鹅颈式 铰链固接,所述缸体滑块靠在限位块靠近下支撑块的一侧,所述连杆穿过缸体滑块。每次行 李箱盖关上之后,转轴转动,带动下支撑块与上支撑块向下移动,上弹簧和下弹簧对缸体滑 块施加向下的合力,从而下压行李箱盖,使得行李箱盖与后备箱之间始终紧密配合。 作为优选,转轴两端套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位于连杆元件与转轴之间,所述转 动套内侧设有呈环形的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设有滚珠,所述转轴两端均设有两个呈环形 的限位槽,所述拉线的下端穿出缸体后穿过转动套的侧壁并缠绕在限位槽上,每个限位槽 对应一个拉线,所述转动套与连杆元件固接,所述转轴一端固接有防拔凸块,所述转轴另一 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连杆元件的下端位于防拔凸块与螺母之间,所述鹅颈式铰链上穿 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转轴螺纹连接。滚珠减小转动套与转轴之间转动阻力,减小 噪音的产生。 作为优选,固接块位于滑块之间,所述螺杆在滑块对应位置设有圆环状的定位凸 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固定块内。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弹簧内穿设有用于减小弹簧伸缩时噪音的海绵。弹簧在伸缩的时候会 发生噪音,增加海绵可以吸收噪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鹅颈式铰链总成系统,安装方便;性能 稳定,行李箱盖与后备箱之间配合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 图5为图4隐藏螺栓的螺母后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连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2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连接机构的侧视图; 图9为图7的C处放大图; 图10为图7的D-D剖视图; 图11为图9在拉线被缠绕后的示意图; 图12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