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调节稳定的医用升降台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稳定的医用升降台,包括可动台面、连接保护支撑外壳和底座,所述可动台面设置在连接保护支撑外壳上部,所述底座设置在连接保护支撑外壳下部,所述连接保护支撑外壳为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内部设置有承压隔板将空腔结构分割为上部空腔结构和下部空腔  全部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日常医疗工作中,由于患者身体情况、医务人员的需求等不同情况,很多 医疗器械的位置要求也会出现不同,通过人工进行医疗器械位置的调整浪费时间和人力,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一些高精度医疗器械,如果人为进行不停移动会严重影响仪器 的检查精度,给医务人员工作及患者的检查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调节稳定的医用升降台。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调节稳定的医用升降台,包括可动 台面、连接保护支撑外壳和底座,所述可动台面设置在连接保护支撑外壳上部,所述底座设 置在连接保护支撑外壳下部,所述连接保护支撑外壳为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内部设置有承 压隔板将空腔结构分割为上部空腔结构和下部空腔结构,承压隔板上部设置有固定滑轨连 接板,所述承压隔板和固定滑轨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设置有抗冲击螺栓, 固定滑轨连接板通过抗冲击螺栓固定于承压隔板上。 所述固定滑轨连接板上设置有圆形齿轮运行轨道和圆形滑轨槽,所述圆形滑轨槽 内连接有圆形滑轨,圆形滑轨上设置有连接台,连接台上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 设置有高强度支撑架、高强度支撑连接杆、连动举起装置、承重固定底盘,所述高强度支撑 架焊接在支撑底座上,所述高强度支撑架上设置有转动轴连接,转动轴连接处设置有矩形 支撑盘,所述矩形支撑盘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与高强度支撑架连接在一起并可绕转动轴 连接转动一定角度,另一端连接在承重固定底盘上,所述矩形支撑盘中间设置有U型通孔, 所述支撑底座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孔,轴孔内设置有连接短轴,所述高强度支撑连接杆 的一端通过连接短轴连接在支撑底座上,另一端连接在承重固定底盘上与矩形支撑盘配合 一起对承重固定底盘进行拉动并控制拉动角度,所述高强度支撑连接杆中部设置有连接承 重杆。 所述连动举起装置内设置有外壳、电机一、电机二、连动承重升缩杆结构,所述外 壳底部焊接在支撑底座上,两侧分别设置有Z型连接固定条与支撑底座两侧相连接且底部 设置有通孔,所述电机一上设置有电机轴一,电机轴一上连接有齿轮,齿轮穿过所述外壳底 部的通孔与圆形齿轮运行轨道啮合带动支持底座转动从而带动圆形滑轨在圆形滑轨槽内 转动,所述电机二上设置有电机轴二,电机轴二上连接有涡轮,所述连动承重升缩杆结构中 设置有外部保护套、可转动内杆和高强度套管,所述外部保护套设置于可转动内杆和高强 3 CN 111578078 A 说 明 书 2/4 页 度套管外部,所述可转动内杆上端设置有螺纹,下部设置有卡台和涡杆结构,底部设置有推 力调心滚子轴承,所述高强度套管上端连接有横向空心轴套,内部表面设置有内置螺纹,所 述横向空心轴套设置于高强度支撑连接杆中部的连接承重杆外部转动连接,所述内置螺纹 与可转动内杆上端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涡轮和涡杆结构相互啮合传动带动可转动内杆转 动从而使可转动内杆在高强度套管内转动来实现轴向运动。 所述承重固定底盘上和可动台面底部分别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紧定螺 钉,所述承重固定底盘通过紧定螺钉连接在可动台面底部。 所述下部空腔结构中设置有内置可升降移动底座和固定传动装置,内置可升降移 动底座四周分别设置有固定齿条,上部设置有稳定缓冲移动杆,所述固定传动装置上设置 有电机三,电机三上连接有强力齿轮,所述固定齿条与强力齿轮配合传动。 所述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外部设置有轴承固定装置,所述可转动内杆底部连接在推 力调心滚子轴承上通过轴承固定装置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连接保护支撑外壳上部设置有凸起台,所述可动台面底部设置有凹槽,凸起 台和凹槽配合连接。 所述可转动内杆和高强度套管配合连接穿过矩形支撑盘中间的U型通孔与高强度 支撑连接杆中部的连接承重杆转动连接并支撑高强度支撑连接杆上下运动。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设置的齿轮与圆形齿轮运行轨道啮合转动带动可动台面跟随转动可使可动 台面转动角度更为准确且转动更加平稳,滑轨连接板与承压隔板之间用抗冲击螺栓连接增 加了支撑装置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受到外来冲击力的时候有效的保证了支撑的稳定,连动 举起装置里设置的涡轮和涡杆的传动有效的保证了连动举起装置在工作时的精度,对整个 升降平台在工作时的精度起到了稳固的作用,下部设置的可升降移动底座可使医用升降台 移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 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组件立体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可转动内杆和高强度套管连接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支撑底座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齿轮连接处剖面放大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强力齿轮与固定齿条连接处放大示意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