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数控机床的四面自适应定心卡盘,其包括卡盘体、安装于卡盘体上并用于对工件进行自定心夹持的夹持机构、用于辅助工人扳动夹持机构并使夹持机构完成对工件夹持的卡盘扳手,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驱动构件、夹持构件,夹持驱动构件用于驱使夹持构件对工件进 全部
背景技术:
卡盘是一种机械加工工具,用于夹持工件,有工件定位的作用,卡盘结构中,起夹 持定位作用的为卡爪,通常,卡盘包括多个卡爪,多个卡爪围成圆周形,且形成一个圆形或 卡爪延长线为圆形的夹持区域,卡爪种类很多,包括圆爪、阶梯爪、正反爪等,而一个卡盘可 适应多种卡爪的安装,卡爪是通过卡爪座与卡盘的主体安装为一体的,为适应不同尺寸、不 同形状的工件的夹持,通常需要更换卡爪,因此,卡爪通常涉及为可拆卸更换的结构,但为 了使用不同形状尺寸的工件而对卡爪进行频繁性更换会对卡盘的整体定位夹持造成偏差, 进而使工件的加工误差变大,严重影响工件的质量,为此,本发明有必要提出一种自适应定 心夹持卡盘,其可对工件进行自定心稳定夹持;由于本卡盘采用方形夹持区对工件进行夹 持,不仅能够增加工件被夹持的稳定性能,还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类型的工件,适用性更为广 泛;设置于转盘外圆面的插孔沿转盘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能够使工作人员根据 自身的发力习惯选择适合自身发力的插孔位置,侧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 工作效率;设置于卡块上的摩擦纹路能够更好的使卡块对工件进行夹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定心夹持卡盘,其可对 工件进行自定心稳定夹持,并且还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类型的工件,适用性更为广泛,同时工 作人员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力习惯选择适合自身发力的插孔位置,侧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 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设置于卡块上的摩擦纹路能够更好的使卡块对工件进行夹 持。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数控机床的四面自适应定心卡盘,其包括卡盘体、安装于卡盘体上并且用 于对工件进行自定心夹持的夹持机构、用于辅助工人扳动夹持机构并使夹持机构完成对工 件夹持的卡盘扳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卡盘体包括固定轴、转盘、卡盘,固定轴为两端开口的圆环轴结构,固定轴 的一端为与机床等设备安装连接的固定端、另一端为安装端; 所述的转盘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转盘通过轴承同轴安装于固定轴 的外部,并且转盘的封闭端朝向固定轴的固定端,转盘的开口端匹配固定安装有固定端盖, 并且固定端盖背离转盘封闭端的端面与固定轴的安装端端面之间位于同一平面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转盘封闭端与固定轴外圆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对两者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的密封垫圈。 4 CN 111570835 A 说 明 书 2/5 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卡盘为圆环形盘体结构,卡盘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卡接端,卡盘的卡 接端设置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与卡盘的内环面之间接通; 所述的卡盘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卡盘一、卡盘二,卡盘一的连接端与设置于转盘开口 端的固定端盖之间同轴固定连接,并且设置于卡盘一卡接端的安装槽为安装槽一,卡盘二 的卡接端与卡盘一的卡接端之间同轴固定连接,并且设置于卡盘二卡接端的安装槽为安装 槽二,安装槽一与安装槽二之间的区域构成卡盘的安装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驱动构件、夹持构件,夹持驱动构件用于驱使夹持构件 对工件进行夹持或者撤销对工件的夹持; 所述的夹持驱动构件包括输入齿圈、驱动组件,输入齿圈同轴固定安装于转盘内,转盘 绕自身轴向转动并可牵引输入齿圈同步转动,所述的转盘的外圆面设置有与其内腔连接接 通的插孔,并且插孔沿转盘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的卡盘扳手为与插孔相匹 配的圆形杆状扳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传递轴、输出直齿轮、丝杆,所述的设置于转盘开口端的固定 端盖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穿设孔一,所述的卡盘一的端面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且与 穿设孔一同轴布置的穿设孔二,所述的传递轴的轴向平行于固定轴的轴向,传递轴的一端 位于转盘内、另一端穿过穿设孔一以及穿设孔二并位于卡盘的安装区内,传递轴可绕自身 轴向转动; 所述的输出直齿轮同轴固定安装于传递轴位于转盘内的端部外部,并且输出直齿轮还 与输入齿圈之间相互啮合; 所述的丝杆的轴向平行于固定轴的端面,丝杆活动安装于卡盘的安装区内,并且丝杆 可绕自身轴向转动,丝杆与传递轴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组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组件 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并且动力连接组件接收传递轴转动产生的动力并将该动力单向传递给 丝杆; 所述的驱动组件设置有四组,四组驱动组件呈四点式分布并且四组驱动组件的丝杆之 间的区域构成呈方形结构的连接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动力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丝杆外部的涡轮、设置于传递轴外部的蜗杆,涡 轮与蜗杆之间相互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夹持构件设置于夹持驱动构件的连接区内,夹持构件包括夹持组件,夹持 组件与驱动组件的丝杆之间连接,并且夹持组件对应设置有四组; 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卡块,卡块与对应驱动组件的丝杆之间呈四十五度夹角布置,卡 块朝向对应驱动组件的丝杆的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凸耳,连接凸耳通过丝母与对应驱动组件 的丝杆之间连接,并且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并可牵引卡块沿丝杆的轴向发生位移; 所述的四组夹持组件的卡块之间的区域为呈方形的夹持区,并且四组驱动组件的丝杆 绕自身轴向转动并可牵引夹持构件的夹持区面积发生改变。 5 CN 111570835 A 说 明 书 3/5 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卡盘二的连接端设置有密封盘,密封盘为外圆内方的盘体结构并且密封盘 与卡盘二的连接端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卡块朝向夹持构件夹持区的侧面上设置有摩擦纹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对工件进行自定心稳定夹持;由于 本卡盘采用方形夹持区对工件进行夹持,不仅能够增加工件被夹持的稳定性能,还能够适 应不同形状类型的工件,适用性更为广泛;设置于转盘外圆面的插孔沿转盘的圆周方向阵 列设置有若干组,能够使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发力习惯选择适合自身发力的插孔位置,侧 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设置于卡块上的摩擦纹路能够更好的使 卡块对工件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件夹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件夹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件夹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工件夹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卡盘体的内部零部件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卡盘体的内部零部件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卡盘一、卡盘二、密封盘三者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卡盘一、卡盘二、密封盘三者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夹持驱动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夹持组件与丝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夹持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