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制药工程合成实验室中专用的实验滴管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药工程合成实验室中专用的实验滴管装置,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箱体通过多根支撑杆固定设于底座上方,箱体内通过隔板分为加热仓和冷却仓,箱体上固定设有控温箱,控温箱内固定设有反应烧杯;反应烧杯顶部密封设有盖板,盖板上固定插设有Y型滴管、进气管  全部
背景技术:
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生物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 从事药品研发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医药产业已成 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医药品工业视为国家强盛的一个象 征,新药的不断发现和治疗方法的巨大进步促使医药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无论 是药品,还是过程技术都需要新型制药工程师,这类人才掌握最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具 备制药过程和产品双向定位的知识及能力,同时了解密集的工业信息并熟悉全球和本国政 策法规。 研发新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而做实验又需要用到多种精准的滴定滴管和实验 容器以配合完成各类化学反应,需要来来回回反复拿取,非常的麻烦,因此,本发明提出一 种制药工程合成实验室中专用的实验滴管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工程合成实验室中专用的实验滴管装置, 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药工程合成实验室中专用的实验滴管装置,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箱体通过多 根支撑杆固定设于底座上方,箱体内通过隔板分为加热仓和冷却仓,箱体上固定设有控温 箱,控温箱内固定设有反应烧杯;反应烧杯顶部密封设有盖板,盖板上固定插设有Y型滴管、 进气管和排气管,Y型滴管顶部分别为开放式的漏斗结构以及带有封盖的杯状结构。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控温箱侧壁上固定设有储水箱,储水箱上设有第二加水 口,内腔底部固定设有加压泵,加压泵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软管,软管远离加压泵的一端延伸 至储水箱外,盖板上设有冲洗口,反应烧杯侧壁下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规格为特定值,其 内部容积纳入反应烧杯总容积中,所述冲洗口和排水管上均塞有橡胶密封塞。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多根所述支撑杆与底座之间设有减震垫板。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加热仓内由前到后等距设有多根电热棒,加热仓侧壁上 设有用于设置加热温度的设置面板,底座上固定设有制冷器,制冷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冷 气导管,冷气导管远离制冷器的一端延伸至冷却仓内,反应烧杯与控温箱之间形成一个密 闭环形空腔结构,控温箱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返水管和进水管,返水管和进水管远离 控温箱的一端均延伸至箱体侧方,加热仓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分管和第三分管,冷却仓侧 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分管和第四分管,所述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远离箱体的一端均延伸至返 水管内,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远离箱体的一端均延伸至进水管内,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 4 CN 111545264 A 说 明 书 2/4 页 三分管和第四分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止水阀、第二止水阀、第三止水阀和第四止水阀,进水管 上设有抽水泵。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盖板底部转动安装有搅拌杆组件,搅拌杆组件下端延伸 至控温箱内腔底部,盖板上固定设有第一电动马达,第一电动马达下端延伸至盖板内并与 搅拌杆组件的上端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控温箱侧壁上固定设有气体净化箱,气体净化箱内由上 到下依次设有活性炭过滤层、矿物质过滤层和微生物过滤层,排气管远离盖板的一端延伸 至气体净化箱内,气体净化箱底部设有出气口。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座侧壁上对称设有提手,提手上均匀设有防滑纹,底座 底部对称设有滚轮,滚轮为自锁使滚轮,底座内腔顶部对称设有两根螺纹杆,两根螺纹杆与 底座内腔底部均为转动连接,两根螺纹杆上均螺纹套设有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下端均 延伸至底座下方并固定设有吸盘,所述内螺纹套筒与底座底部均为滑动连接,底座内固定 设有第二电动马达,第二电动马达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两根螺纹杆其中一根相连 接,两根螺纹杆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相连接,底座内设有电源,底座侧壁上设有用于电源 充电的充电接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有滚轮、底座、控温箱、Y型滴管、反应烧杯、加热仓和冷却仓,该装置将多种实验器 材融合为一体,在做实验时,无需反复拿取多种实验器材,省时省力,操作简单,大大提高实 验效率,非常具有实用性; 2、设有储水箱、加压泵和软管,实验做完过后可以方便快捷地对装置进行清洗,结构简 单,便捷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气体净化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滚轮、2-提手、3-底座、4-减震垫板、5-第一分管、6-第一止水阀、 7-第二分管、8-第二止水阀、9-电热棒、10-箱体、11-返水管、12-控温箱、13-反应烧杯、14-Y 型滴管、15-第一电动马达、16-搅拌杆组件、17-进气管、18-盖板、19-排气管、20-出气口、 21-进水管、22-加热仓、23-抽水泵、24-第三分管、25-第三止水阀、26-第四分管、27-第四止 水阀、28-冷却仓、29-隔板、30-制冷器、31-吸盘、32-皮带传动机构、33-电源、34-内螺纹套 筒、35-螺纹杆、36-齿轮传动组件、37-第二电动马达、38-气体净化箱、39-活性炭过滤层、 40-矿物质过滤层、41-微生物过滤层、42-加压泵、43-软管、44-储水箱、45-冲洗口、46-排水 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