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该探针包括具有第一触点部的第一接触部、弹性部、联结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直线部、弯曲部和第二直线部;所述第一直线部沿所述轴向方向上延伸且一端与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弯 全部
背景技术:
在液晶面板、集成电路等电子部件的制造工序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导通检测和动作 特性检查,具体的检测方法是使用探针将与电子部件模块的主体基板连接的FPC接触电极 或所安装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等电极部和检查装置连接起来,由此进行这些检测。 目前经常用的探针具有能够与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 子分别接触一对触头,以及一对触头之间连接的弹性部。如图1所示,探针通过弹性部确保 触头与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之间的接触压力,提高针对电子 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的接触可靠性。该弹性部的外形多为S形、蛇 形,由直线部和弯曲部交替连接组成;并且为了较好的发挥弹性部的弹簧特性,该弯曲部的 数量至少为两个,因此弹性部的直线距离较长;由于测试过程中信号需要经过弹性部在两 个触头之间传输,弹性部的长度较长将导致信号传输路径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严重, 信号质量变差,因此无法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使用要求;此外,此类探针的导电电阻过大, 会严重限制高速信号的传输速度。基于上述缺陷,目前常用的探针的最大过流能力小于 2.5A,一般只能应用于信号传输速率不大于1.2Gbps的测试环境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 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探针存在的信号传输路径长导致信号衰减 严重,以及导电电阻过大而限制信号传输速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 试的探针,其包括第一接触部、弹性部、联结部和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一端具有可与被测对象物的接触端子相匹配的第一触点部;所 述弹性部包括第一直线部、弯曲部和第二直线部; 所述第一直线部沿所述轴向方向上延伸且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连接, 其另一端通过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第二直线部连接,该第二直线部沿着与所述轴向方向交叉 的方向延伸;在未受力状态下,所述弯曲部对应的圆心角大于0度小于90度; 所述联结部沿轴向方向上延伸,用于连接第二直线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 触部配置于联结部的一端部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触点部; 所述弹性部在第一接触部或第二接触部被施加轴向力时沿着所述轴向方向上变 形以对所述第一触点部和第二接触部施力。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 益效果: 3 CN 111579837 A 说 明 书 2/9 页 (1)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其弹性部包括第一直线部、 弯曲部和第二直线部;第一直线部沿轴向方向上延伸且一端与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连接, 其另一端通过弯曲部与第二直线部连接,该第二直线部沿着与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在未受力状态下,该弯曲部对应的圆心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由此,弹性部呈现为类L形,其 产生弹力所需的路径较短,能够在提供弹力使第一接触部与被检测对象的端子接触良好的 前提下,有效缩短信号的传输路径,避免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衰减严重,提高了信号质 量,可应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使用场景。 (2)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弹性部的有效宽度与探针 沿垂直轴向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比值控制在1:200~1:5的范围内,通过增大弹性部的有效 导通宽度/横截面积来减小探针的电阻以增大其过流能力,提高信号传输速度。 (3)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通过第二接触部中设置的 第一限位部以及在联结部靠近第一接触部的一端设置的第二限位部对收纳于壳体内部的 探针进行固定,防止探针上下活动,并防止第一接触部在弹性部的作用下发生左右倾斜,确 保第一接触部与被测对象物的准确对接。 (4)本发明的高速信号、大电流测试用弹性扁平探针,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利用 各部件的对应设置,能在实现探针两接触部可靠连接的基础上,降低探针的导电电阻,为高 速率信号的传输和大电流测试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拓展了探针的应用范围,降低了 探针的应用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探针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探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不同形状的多个第一接触部的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的细节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探针在未受力状态以及受轴向力状态下的结构变形示 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1 探针 2 第一接触部 21 第一触点部 3 弹性部 31 第一端部 32 第二端部 4 第二接触部 41 第二触点部 42 第二限位部 43 第一限位部 4 CN 111579837 A 说 明 书 3/9 页 9 联结部 33、34、35 带状弹性片 331、341、351 第一端部 332、342、352 第二端部 51、52 间隙 61、71、81 第一直线部 62、72、82 弯曲部 63、73、83 第二直线部 W1、W6、W7 宽度 W2 间隙最小宽度 O1 曲率中心 A 倾斜角度 00 连接器 30 胶框 40 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