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一种踏雪鞋的抬高装置,所述抬高装置包括一支撑杆,该支撑杆为左右两侧向下弯折的U形的金属杆,鞋面上设有后跟踏板,支撑杆围绕后跟踏板可上下转动地设置在鞋面上,其特征在于:后跟踏板的左右两侧鞋面上开设有供支撑杆的两端穿置并抬高定位的定位槽孔,支撑杆的两端向 全部
背景技术:
踏雪鞋(Snowshoes),也译作雪掌,熊掌鞋,踏雪板,雪套,是用于在雪地上行走的 鞋具。踏雪鞋通过将人体的重量分散在更大的区域,能够避免脚完全陷入雪中。传统的踏雪 鞋是以硬木为框架,用生皮带子编织成的,行走比较笨重、且易脱落,传统的踏雪鞋大多是 由鞋框、鞋面、鞋齿和鞋帮四大部分组成,为了行走舒服往往会在鞋面的后部设置后跟垫或 后跟踏板,没有抬高装置,这样在登山时就比较费力。 经查,目前也出现了具有抬高装置的踏雪鞋,如专利号为200480003338.7的中国 专利《用于雪鞋的构架和扣拴以及相关系统和方法》,这种雪鞋包括提升器,以帮助人们登 山,提升器包括杆,该杆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在周边部件(即鞋框)上并且保持在延伸的位 置,杆悬于底板之上,提升器包括枢转地保持该杆的提升器安装件,当杆如此设置并用铆钉 固定在周边部件上时,该杆保持在延伸位置,在该延伸位置,该杆可以将人们靴子的后跟支 撑在该底板上方,使杆可以相对底板形成一角度。该结构的雪鞋没有后跟垫,仅具有提升 器,可以将脚后跟抬高,但是没有具体的抬高定位结构,而且如附图中该杆转动的角度定位 是在向前转动约120°,此时杆对脚底的支撑点并不是落在后跟处,而且靠前的位置,会造成 脚底疲劳、不舒服,并且杆的两侧与周边部件固定,杆两侧很宽,仅靠杆的横杆对脚后跟进 行支撑,容易造成滑脱的发生,而且在这种状态下,杆容易变形折断。因此在结构上需要进 一步改进。 另查专利号为201320724866.8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高山雪鞋,其具有框架和绷 紧在框架上的覆盖蒙面,其中框架具有带状的、环绕的并且横向于水平线取向的侧壁。该实 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爬坡辅助弓(类似抬高装置),所述爬坡辅助弓能在两个固定在所述侧壁 上的支架中摆动地安置在所述框架上,虽然它的锯齿都是横向连接在框架上,但是爬坡辅 助弓的锁定机构是设置在另外钣金件支架上,而支架再固定在框架内侧,所以造成支架复 杂化,不利于制造生产,而仅仅锯齿横向连接在框架上,略显强度不足,可以做进一步改进。 并且,上述两个专利框架都是采用板材做成,相对就会比较重,不便于携带和使 用,造成原料成本高,同等重量的框架强度和支撑力度较弱,侧壁破冰雪能力不够强,由于 其框架截面基本不变,所以不能随着冰雪层厚度而变化,所以其稳定性不能自我适当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支 撑强度好且能方便定位的踏雪鞋的抬高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踏雪鞋的抬高装置,所述抬 高装置包括一支撑杆,该支撑杆为左右两侧向下弯折的U形的金属杆,鞋面上设有后跟踏 板,支撑杆围绕后跟踏板可上下转动地设置在鞋面上,其特征在于:后跟踏板的左右两侧鞋 4 CN 111567982 A 说 明 书 2/5 页 面上开设有供支撑杆的两端穿置并抬高定位的定位槽孔,支撑杆的两端向下穿过定位槽孔 与固定在鞋框上、开有后齿的横向金属板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横向金属板固定在鞋框的下端对应于后跟踏板的下方,支撑杆的两 侧弯折端向下穿过定位槽孔与固定在横向金属板上的连接板转动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为U形金属板,连接板通过铆接连接、螺钉连接或者焊接连 接固定在横向金属板的后侧,连接板的左右两侧设有轴孔,支撑杆的左右两侧的弯折端的 端部向内弯折形成与轴孔配合连接并转动的连接短轴,支撑杆通过两侧的连接短轴穿过轴 孔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跟踏板呈等腰梯形结构,后跟踏板左右两侧的定位槽孔具有前 后二个限位槽口,当支撑杆落在前面的限位槽口时,支撑杆处于抬高状态,与后跟踏板形成 一夹角,当支撑杆落在后面的限位槽口时,支撑杆设置在鞋面上、与后跟踏板基本齐平。 进一步,所述后跟踏板为塑料件,后跟踏板与鞋面做成一体件,或者后跟踏板通过 铆接连接或螺钉连接固定在鞋面上,后跟踏板的上端面成型有多个便于脚踏的凸条。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后部横杆为波纹状横杆。 再进一步,所述鞋框结构包括鞋框和尾部连接件,其中鞋框是由主体截面为三角 形截面的金属管材制作而成的后端开口、中部基本水平、两端上翘的结构,尾部连接件固定 连接在鞋框的后端开口位置,鞋框的上端面为供所述鞋面安装的安装面,鞋框的下端基本 呈三角尖形状,在鞋框的下端三角尖结构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防滑效果的侧齿 件。 优选,所述尾部连接件呈圆弧过渡状的V形结构或者U形结构,尾部连接件通过插 接、螺钉连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设置在鞋框的后端开口位置,构成封闭环形。 进一步,所述尾部连接件的两端凸设有与鞋框开口处的三角形截面的金属管材的 三角孔配合插接的插接部,尾部连接件通过尺寸配合与鞋框的后端插接固定,尾部连接件 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与鞋面的后端相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的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三角形截面的金属管材其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当截 面为等腰三角形时,底边作为鞋框的上端面,顶角作为鞋框的下端,侧齿件设置在顶角端 上,当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时,其中一直角边作为鞋框的上端面,另一直角边的锐角作为鞋框 的下端,该直角边作为鞋框的内侧面,侧齿件设置在鞋框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所述横向金属板的底部成型有底刺作为后齿,横向金属板的左右两侧延 伸有侧面翻边,侧面翻边通过螺钉连接、铆接连接或者焊接连接固定在鞋框的内壁上。 最后,所述鞋面通过铆接连接或者螺钉连接固定在鞋框的上端,鞋面采用硬塑料 底板和软塑料面板,或者,其他材料如皮划艇蒙面等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鞋面上设置可抬高的支撑杆,支撑杆可抬 高、放下,并且鞋面上开设定位槽孔,当支撑杆在抬高状态下可以快速定位,而且定位槽孔 容易制作;后跟踏板可以与鞋面一体件,或者铆接、螺钉连接固定在鞋面上,后跟踏板在平 地行走时,作为后跟垫,在登山时,又作为支撑杆的定位架使用;鞋框采用主体为三角形截 面的金属管材制成,重量轻、强度好,鞋框上端面为平面,鞋面可以通过铆钉、螺钉或者焊接 固定在鞋框的上端面上,而齿件容易安装固定在鞋框侧面,安装方便且牢固稳定,鞋框的下 端呈三角尖,与地面接触面积小、拖动摩擦力小,并且在软硬不同的冰雪层,鞋框切入冰雪 5 CN 111567982 A 说 明 书 3/5 页 层深度会不同,从而能一定程度上自我调节切入深度,提高了滑雪稳定性;鞋框底部横向设 置后齿件,U形连接板固定在后齿件上,增加了在雪地行走的防滑效果,不易摔跤,而且后齿 件和连接板的合理安装可以大大提高鞋框的强度,连接牢固稳定。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不 但重量轻、携带方便,而且强度高、安装牢固稳定,在雪地上行走轻便、安全、防滑,适合喜爱 雪地运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鞋框结构的踏雪鞋立体图之一; 图2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鞋框结构的踏雪鞋立体图之二; 图3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鞋框结构的踏雪鞋立体分解图; 图4为实施例鞋框结构的分解图之一; 图5为实施例鞋框结构的分解图之二; 图6为实施例鞋框的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鞋框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实施例鞋框的截面图; 图9为实施例前齿件和鞋帮连接结构立体图之一; 图10为实施例前齿件和鞋帮连接结构立体图之二; 图11为实施例前齿件和鞋帮连接结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12为实施例前齿件和鞋帮连接结构立体分解图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