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采矿用的步行式矿顶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支架。液压支架包括底座、顶梁、立柱以及导向柱,立柱包括左右成对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前、后立柱均为可伸缩立柱,前、后立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底座和顶梁上,而在伸缩时带动顶梁升降,导向柱左右成对布置,且上下两 全部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是采矿工程作业中较为重要和关键的支护设备,随着矿藏开采技术的不 断成熟,各种针对不同需求的液压支架也不断出现。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38519U的中国 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薄煤层固体填充支架,这种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前后立 柱支撑有顶梁,前后立柱均为可伸缩立柱,而实现顶梁相对底座的升降。顶梁和底座之间连 接有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位于前后立柱之间,在顶梁升降过程中起到对顶梁的稳定支 撑作用。此外,底座的后端还有夯实机构和运输机,夯实机构包括摆梁,摆梁能够绕铰接点 上下摆动,摆梁后端的压实板在压实千斤顶的带动作用下能够伸出和缩回,以对支架后侧 的矸石进行夯实。 这种液压支架主要适用于薄煤层,支护高度在1.4m-2.6m之间,顶梁升起后,其支 架下侧空间较为有限,而四连杆机构处于前后立柱之间且占据支架中部空间,在工作人员 在支架的前端操作而调整后端的摆梁进行摆动时,由于四连杆机构的遮挡,不能方便的观 察液压支架后部摆梁的摆动状态运输机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很容易操作不当导致摆梁与顶 梁上的输送机以及其他相关结构发生碰撞或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支架,用以解决现有的支架在使用时不便观察后 端情况,容易造成摆梁与支架后端其他结构发生碰撞和干涉的问题。 本发明的液压支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液压支架包括:底座;顶梁;立柱,包括左右 成对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前、后立柱均为可伸缩立柱;前、后立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底座和 顶梁上,而在伸缩时带动顶梁升降;还包括:导向柱,左右成对布置,且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底 座和顶梁,在顶梁升降时,导向柱在上下方向上导向伸缩;左右两个导向柱间隔设置,而在 两者之间预留出前后通透的视线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液压支架中,导向柱对顶梁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 导向柱左右成对布置,在左右两个导向柱之间预留前后通透的视线通道,这样在操作人员 在液压支架的前端进行操作时,能够通过视线通道方便的观察液压支架后部摆梁的摆动状 态,以避免操作不当而导致摆梁与后顶梁上的刮板输送机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发生碰撞或干 涉。 进一步地,左右两个导向柱在前后方向上与前后立柱照应。 其有益效果是:左右两个导向柱在前后方向上与前后立柱照应,以在两个导向柱 之间预留出较大范围的视线通道,扩大能通过上述视线通道所观察到的摆梁的摆动范围以 及摆梁的摆动范围。 进一步地,左右两个导向柱分别处于对应侧的前、后立柱之间的位置处。 3 CN 111577349 A 说 明 书 2/6 页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导向柱的位置设置有助于使顶梁整体平衡,使顶梁不易在前 后和左右方向偏移。 进一步地,顶梁包括通过水平轴线铰接的前、后顶梁,前立柱的上端连接前顶梁, 后立柱的上端连接后顶梁,导向柱的上端连接在前后顶梁的铰接轴上。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前、后顶梁的设置以及导向柱的位置设置可使前后顶梁与水 平面之间形成夹角,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顶部岩层,提高液压支架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为活塞结构,包括活塞缸以及导向滑动安装在活塞缸中的 活塞杆,活塞缸和活塞杆的其中一个与底座连接,另一个与顶梁连接。 其有益效果是:活塞结构的导向柱结构简单,便于导向柱的高度随顶梁高度自由 调节,便于在本发明中实现。 进一步地,活塞缸的下端插装在固定槽中,且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固定的装配在一 起,活塞杆与顶梁连接。 其有益效果是:底座上固定槽的设置可使导向柱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使导向柱在 顶梁升降时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而且上述活动装配的形式便于整个液压支架的加工和装 配。 进一步地,固定槽的槽沿上设有连接座,活塞缸的外侧设置有连接耳,连接耳和连 接座上对应开设有水平穿孔,且连接耳和连接座通过穿装在水平穿孔中的销栓实现在上下 方向上的固定装配。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连接耳与栓销结构简单,便于活塞缸与底座之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和活塞杆中,一个与底座固定连 接,另一个与顶梁连接,所述液压支架还包括与液压缸配套的液压控制油路系统,液压控制 油路系统在需要液压缸提供支撑时,向液压缸内充油打压,在需要液压缸提供导向时,液压 缸连接常压并在顶梁升降时缸体和活塞杆随动伸缩。 其有益效果是:在特殊的使用情况下,上述液压缸可在液压控制油路系统的控制 下在整个液压支架中对顶梁起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液压支架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地,顶梁包括通过水平轴线铰接的前、后顶梁,前立柱的上端连接前顶梁, 后立柱的上端连接后顶梁,前、后顶梁上分别设有前、后连接支座,前、后连接支座之间连接 有可调平衡件。 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可调平衡件可适应顶梁倾角的调节,有助于顶梁在调节过程 保持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平衡件为平衡千斤顶。 其有益效果是:平衡千斤顶结构简单,便于在本发明中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连接支座分别左右成对布置,可调平衡件有两个,且在左右方 向上间隔布置。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连接支座的布置形式和可调平衡件的数量设置有助于增大视 线通道的可视空间,避免可调平衡件或连接支座阻挡操作人员对摆梁位置和动作的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压支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液压支架的主视图; 4 CN 111577349 A 说 明 书 3/6 页 图2为本发明的液压支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液压支架的左视图(隐藏摆梁和压实板); 图3为本发明的液压支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液压支架的右视图(隐藏摆梁和压实板); 图4为本发明的液压支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液压支架的立体图(隐藏摆梁和压实板); 图5为本发明的液压支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前立柱,3-后立柱,4-摆梁,5-压实板,6-摆梁千斤顶,7-前顶梁,8-后 顶梁,9-铰接轴,10-导向柱,11-刮板输送机,12-活塞缸,13-活塞杆,14-连接座,15-连接 耳,16-套筒,17-前连接支座,18-后连接支座,19-平衡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