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压缩装置。本发明是鉴于与压缩空气的冷却相关的课题而做成的,其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能够高效地冷却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后的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空气压缩装置(100)包括:压缩机(10),其生成压缩空气;马达(12),其驱动压缩机(10); 全部
背景技术:
公知有生成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具有被电 动马达驱动的压缩机主体的封装型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其进行空气的压 缩;马达,其驱动压缩机主体;变换器,其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以及冷却风扇,其用于冷却 压缩机主体。在该压缩机的背面配置有冷却在涡旋压缩机主体中被压缩后的空气的后冷却 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751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人们关于空气压缩装置得到了以下的认识。 在压缩机主体内被压缩后的空气为200℃以上的高温,在使用时期望冷却到室温 程度。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压缩机中,后冷却器被对涡旋压缩机主体进行了冷却后的冷 却风扇的冷却风冷却。也就是说,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兼用于压缩机主体的冷却和后冷却器 的冷却。若充分地冷却压缩机主体,则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温度升高,而后冷却器的冷却变得 不充分。相反,若想要充分冷却后冷却器,则压缩机主体的冷却变得不充分。 为了充分地冷却压缩机主体和后冷却器,还考虑使冷却风扇大型化。但是,该情况 下,违反搭载冷却风扇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小型化的要求。也就是说,充分冷却后冷却器与装 置的小型化处于二律背反的关系。 由此,本发明人们意识到,空气压缩装置中在高效地冷却压缩空气的观点上存在 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即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做成的,其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 且能够高效地冷却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后的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空气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机,其生成压缩 空气;马达,其驱动压缩机;风扇,其被马达驱动而生成空气流;第1冷却器,其冷却压缩空 气;以及第2冷却器,其利用空气流冷却在第1冷却器中被冷却后的压缩空气。第1冷却器利 用冷却了第2冷却器的空气流冷却压缩空气。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上的任意的组合、将本发明的结构要素、表达在 方法、装置、程序、存储有程序的临时或非临时的存储介质、系统等之间相互置换而成的方 式也是有效的。 3 CN 111550408 A 说 明 书 2/10 页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能够高效地冷却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后 的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压缩装置的结构的系统 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空气压缩装置设于铁道车辆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压缩机驱动部与多翼风扇的周边的侧剖 视图。 图4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冷却器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图4的冷却器的空气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6是放大表示图3的压缩机驱动部的迷宫部的周边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多翼风扇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3的压缩机驱动部的平衡配重的周边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图3的压缩机驱动部的平衡配重的周边的后视图。 图10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压缩机和鼓风扇的主视图。 图11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压缩机和鼓风扇的另一主视图。 图12是概略地表示自图10的鼓风扇的空气的流动的图。 图13是概略地表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压缩机的周边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缩机;12、马达;12c、外壳;12n、旋转体部;12p、静止体部;12r、迷宫;14、压缩 机驱动部;15、平衡配重;15b、平衡调整部;16、多翼风扇;18、第1冷却器;20、第2冷却器;22、 冷却器;24、除湿器;26、空气导入部;26d、阀机构;28、鼓风扇;32、空气吸入部;34、压缩空气 送出部;38、轴承保持件;40、变换器控制装置;42、收纳箱;90、铁道车辆;100、空气压缩装 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