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耐火制品生产的废气焚烧及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一体化设备、干燥窑体、排气系统、直接循环系统、间接循环系统和控制器;所述一体化设备内设置有反应室和余热换热室,所述反应室内设有加热装置和催化焚烧装置,所述余热换热室内依次设有第一换热腔和多 全部
背景技术:
在耐火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其成型的坯体常常需要经过干燥处理,干燥的目的是 排除砖坯体中的水分,硬化有机结合剂或无机结合剂,可以有效提高坯体的结合强度,但是 在干燥处理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脱模剂及结合剂挥发出来形成烟气且伴有刺激性的气 味。 为应对此问题,诸多耐火制品生产厂在干燥系统中会配置有废气吸附、脱硫脱硝、 废气焚烧炉等多种装置。其中采用废气焚烧的方式的处理流程简单,处理废气也更加彻底,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一些问题,比如:第一、能源消耗问题,废气焚烧需较高的热量,无 论采用天然气、燃油或电能作为加热源都会消耗较高的能源;第二、焚烧炉通常会采用天然 气作为热源以实现更低的能源消耗,废气进入焚烧炉为了避免直接接触高温火焰产生氮氧 化物,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对于焚烧炉的结构设计也有较高的要求;第三,废气处理系统的 控制相对于干燥窑的控温系统相对复杂;第四、废气焚烧系统通常作为坯体干燥辅助系统 存在,配置焚烧处理预热系统会大大增加整个设备的占用面积及占用空间,也制作成本相 对较高。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急需一种用于耐火制品生产的废气焚烧及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耐火制品生产的废气焚烧及 余热利用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耐火制品生产的废气焚烧及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一体化设备、干燥窑体、 排气系统、直接循环系统、间接循环系统和控制器; 所述一体化设备内设置有反应室和余热换热室,所述反应室内产生的废气会进入 到所述余热换热室内,所述反应室内设有加热装置和催化焚烧装置,所述余热换热室内依 次设有第一换热腔和多个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和所述第二换热腔内设有换热器; 所述干燥窑体内部设有多个温度检测传感器和多个压力变送器; 所述排气系统包括废气风机和排废气烟囱,所述废气风机的进口通过第一排气管 与所述余热换热室相连,所述排气风机的出口通过第二排气管与所述排废气烟囱相连; 所述直接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直接循环管、第二直接循环管和气体连接管,所述干 燥窑体通过多个气体支管与气体总管相连,所述气体总管通过所述气体连接管与所述第一 换热腔的冷源进口相连,所述气体连接管上设有浓度监测传感器,所述第一直接循环管的 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腔的冷源出口相连,所述第一直接循环管的出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相 3 CN 111578685 A 说 明 书 2/5 页 连,所述第二直接循环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相连,所述第二直接循环管的出口与所 述第一直接循环管相连,所述第一直接循环管上设有第一直接循环风机,所述第二直接循 环管上设有第二直接循环风机; 所述间接循环系统包括多个配套的间接循环进管和间接循环出管,所述间接循环 进管上设有间接循环风机,所述间接循环进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换热腔的冷源出口相连, 所述间接循环进管的出口与所述干燥窑体相连,所述间接循环出管的进口与所述干燥窑体 相连,所述间接循环出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腔的冷源进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腔的热源进口与所述反应室相连,所述第一换热腔的热源 出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热源进口相连,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换热器 的热源出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间接循环进管还通过循环支管与所述第二直接循环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间接循环进管靠近所述第二换热腔处还设有间接循环风控制阀,所 述循环支管上设有直接循环风控制阀,所述第一排气管上设有风量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接循环风机进口处的所述第二直接循环管上设有第一中间自 动调节阀,所述第二直接循环管上还设有第二中间自动调节阀,所述第二中间自动调节阀 靠近与所述第一直接循环管的连接处,所述气体连接管上设有第三中间自动调节阀,所述 气体支管上设有中间手动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接循环管还连接有新风补入管,所述新风补入管上设有新风 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干燥窑体上设有窑门,且所述干燥窑体上设有外围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一体化设备的所述反应室内设有内保温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有一体化设备,该设备集成了加热、废气处理和余热换热等多种功 能,占地面积更小,且相对于分体设备,该一体化设备自身热损失温度更低,更大化地降低 了能源的消耗; (2)本发明设有直接循环系统和间接循环系统,且一体化设备上设有余热换热室, 能够对余热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在第一换热腔内,反应室内焚烧后产生的废气能够对经 气体连接管从干燥窑体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废气再经第一直接循环管进入反应 室,从而有助于降低焚烧废气的能源消耗,此外,本发明的间接循环系统还通过间接循环风 机将干燥窑体内的气体抽入到第二换热腔内,利用反应室内焚烧后产生的废气的热量进行 加热,然后经间接循环出管返回到干燥窑体,不仅较大程度地回收了反应室内焚烧后产生 的废气中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浪费,也有助于降低干燥窑体的能源消耗; (3)本发明设有多个控制阀和调节阀,还设有温度检测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和浓度 检测传感器等检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各类阀门和传感器,能对整个干燥和焚烧过程 进行系统的控温,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4 CN 111578685 A 说 明 书 3/5 页 图1是系统原理总配置图; 图2是本发明升温段循环风配置图; 图3是本发明干燥段循环风配置图; 图4是本发明降温段风路配置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00、一体化设备;101、加热装置;102、催化焚烧装置;103、第一换热腔;104、第二 换热腔; 200、干燥窑体;201、温度检测传感器;202、压力变送器;203、窑门; 300、排气系统;301、废气风机;302、第一排气管;303、第二排气管;304、风量控制 阀; 400、直接循环系统;401、第一直接循环管;402、第二直接循环管;403、气体连接 管;404、气体支管;405、气体总管;406、浓度监测传感器;407、第一直接循环风机;408、第二 直接循环风机;409、循环支管;410、直接循环风控制阀;411、第一中间自动调节阀;412、第 二中间自动调节阀;413、第三中间自动调节阀;414、中间手动调节阀;415、新风补入管; 416、新风控制阀; 500、间接循环系统;501、间接循环进管;502、间接循环出管;503、间接循环风机; 504、间接循环风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