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智慧能源多主体参与的结算体系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能源多主体参与的结算体系,包括多主体的分类设计,多主体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多主体之间的结算方式;所述多主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的主体。本结算体系以分布式能源、储能、充电桩、电网以及用电单位等为参与主体,以保障信任为核心促进交易、认证  全部
背景技术: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电动汽车等快速应用,能源生产将 变为集中化生产模式和分布式生产模式相互和谐存在,改变了传统电网结构。传统的结算 体系已经满足不了或者阻碍了智慧能源的发展。 由于各主体分散、网络信任机制缺失,有效解决电力系统各参与主体的计量、交 互、控制及决策存在困难,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 “互联网 ”智慧能源试图建立“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 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实现“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 统扁平、交易开放”。 区块链技术本身就在革新传统的互联网格局与模式,以保障信任为核心促进交 易、认证等多方面高效运行。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 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 “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 “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 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 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 “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 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 应用模式。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 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区块链技术具有以下特性: 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 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 理。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开放性。区块链技术基础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 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 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独立性。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类似比特币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种数学算 法),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 据,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预。 3 CN 111598278 A 说 明 书 2/6 页 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数据节点的51%,就无法肆意操控修改网络数据,这使 区块链本身变得相对安全,避免了主观人为的数据变更。 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规范要求,单从技术上来讲,各区块节点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 开或验证,信息传递可以匿名进行。 基于上述区块链技术特性,为解决尤其分布式微电网系统中的交易结算等提供重 要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算体系,以分布式能源、储能、充电桩、电网以及用 电单位等为参与主体,以保障信任为核心促进交易、认证等多方面高效运行,基于区块链技 术特性,为解决尤其分布式微电网系统中的交易结算等提供重要技术手段,促进多形式能 源、各参与主体的协同,促进信息与物理系统的进一步融合,实现交易的多元化和低成本 化,实现智慧能源开放共享及安全高效的能源互联网交易体系和商业运营平台,适应新形 势下智慧能源的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慧能源多主体参与的结算体系,包括多主体的分类设计,多主体之间的通信方 式,以及多主体之间的结算方式; 所述多主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的主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多主体分类为发电厂、光伏发电用户、风能发电用户、国家电网公司、储能公司、供电网 络和用电单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多主体之间的通信方式为电力线通信和4G/5G或光纤通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多主体之间的结算方式为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结算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发电厂、光伏发电用户、风能发电用户、国家电网公司和储能公司为收费单位,储能公 司和用电单位为付费单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储能公司在用电低谷期进行储能,并向发电方支付费用;在用电高峰期项电网供电,收 取费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用电单位向多个光伏发电用户、风能发电用户或储能公司预订某一时段的用电需求, 用电完成后,直接向供电方支付费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用电单位预订的电量如果满足不了本身需求,使用国家电网提供的电能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有用电信息以区块方式存储,所有区块信息形成区块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4 CN 111598278 A 说 明 书 3/6 页 区块链存储在所有主体的计算机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对多个参与主体进行合理分类,功能明确,角色清晰,适应智慧能源的发展。 2、采用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方式,不用中心参与结算,大大简化了中心的功能 设计。 3、采用区块链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互联网格局与模式,交易双方的信用通过技术 进行保障,降低了交易成本。 4、由于结算没有中心参与,交易双方自行商定价格,促进竞争,降低用电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 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 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结算体系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用电单位以时间为计算单位向微电网用户预约用电的流程原理图; 图3是用电单位以用电量为计算单位向微电网用户预约用电的流程原理图; 图4是用电单位与国家电网结算的流程原理图; 图5是微电网用户与国家电网结算的流程原理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