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开发板Type-C接口连接电路


技术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开发板Type‑C接口连接电路,其包括开发板、高速开关芯片、CC逻辑控制芯片以及Type‑C接口;所述开发板设有通讯模块;所述Type‑C接口包括A连接面以及B连接面,所述A连接面设有CC1引脚,所述B连接面设有CC2引脚;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高速开关芯片  全部
背景技术:
Type-C的连接方式由于正反面插自动识别,以及支持大功率供电,接口扩展等优 点,导致被很多电子设备迅速应用。例如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这类设备通常是整机类 型,他们内部通常使用专门的芯片负责检查Type-C的CC逻辑检测,即正反面检测。 以上检测的过程需要用到终端的处理器的I2C接口和一些GPIO接口以及中断处理 资源,需要软件对高速开关芯片的控制。这对于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硬件管脚资源充足 的设备是不存在问题的。但对于开发板上标准接口的通讯模块而言,其固定的硬件管脚资 源都是针对项目立项而定或需要符合某些规范标准的。若将开发板上的硬件管脚资源分配 给Type-C正反面检测,将造成对其硬件管脚资源的浪费。同时,对高速开关芯片的控制还将 浪费开发板的软件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开发板Type-C接口连接电路,旨在解决现有Type-C正反面 检测方法浪费开发板的硬件管脚资源以及软件资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开发板Type-C接口连接电路,所述开 发板Type-C接口连接电路包括开发板、高速开关芯片、CC逻辑控制芯片以及Type-C接口;所 述开发板设有通讯模块;所述Type-C接口包括A连接面以及B连接面,所述A连接面设有CC1 引脚,所述B连接面设有CC2引脚;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高速开关芯片连接,所述高速开关芯 片分别与所述A连接面以及所述B连接面连接,所述CC逻辑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CC1引脚、所 述CC2引脚以及所述高速开关芯片连接;其中,若检测到所述CC1引脚存在电信号,所述CC逻 辑控制芯片向所述高速开关芯片发送预设的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高速开关芯片切换连 接至所述A连接面;若检测到所述CC2引脚存在电信号,所述CC逻辑控制芯片向所述高速开 关芯片发送预设的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高速开关芯片切换连接至所述B连接面。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A连接面包括信号发射引脚,所述A连接面的信号发 射引脚与所述高速开关芯片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A连接面包括信号接收引脚,所述A连接面的信号接 收引脚与所述高速开关芯片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B连接面包括信号发射引脚,所述B连接面的信号发 射引脚与所述高速开关芯片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B连接面包括信号接收引脚,所述B连接面的信号接 收引脚与所述高速开关芯片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A连接面包括通讯数据引脚,所述A连接面的通讯数 据引脚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 3 CN 111552656 A 说 明 书 2/4 页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B连接面包括通讯数据引脚,所述B连接面的通讯数 据引脚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A连接面包括供电引脚,所述A连接面的供电引脚与 所述通讯模块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B连接面包括供电引脚,所述B连接面的供电引脚与 所述通讯模块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A连接面以及所述B连接面均包括接地引脚;所述A连 接面的接地引脚以及所述B连接面的接地引脚均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开发板外的CC逻辑控制芯片负责检测Type-C接口的接入面(A 连接面/B连接面),并控制高速开关芯片切换至对应的接入面。Type-C接口的接入面检测以 及高速开关芯片的控制均由CC逻辑控制芯片完成,从而无需浪费开发板的硬件管脚资源以 及软件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开发板Type-C接口连接电路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开发板Type-C接口连接电路的Type-C接口的引脚 示意图。 附图标记 开发板10、高速开关芯片20、CC逻辑控制芯片30、Type-C接口40以及通讯模块1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