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折页机收页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页机收页装置,其包括包括设置于折页机纸张输出端的传输机构以及设置于折页机纸张输出端和传输机构输入端的导引机构,传输机构包括支架和传输皮带,传输皮带安装于支架,传输皮带的上方设置有压紧件,导引机构包括多个导引板和连接架,导引板整体呈S状  全部
背景技术:
折页机主要用于设计范围内各种不同尺寸和厚度纸张的折叠,适用于快速印刷中 心、生产企业、公函文件、商务信函的大批量的折页。其主要由给纸、折页、收纸三部分组成; 而国内现有技术的收纸部分仍然是许多印后加工企业忽略的装置,折页机在印后加工企业 中现在大多基本上仍是属于手工部门,其劳动强度仍然很高。 国内目前收纸装置基本只有连续收纸装置和压平收纸装置,其大多是使用连续收 纸装置,其采用多个传输皮带对折页后的纸张做传输,并在传输皮带的上方设置压紧件对 纸张做压紧;而在连续收纸时,刚刚折页完成的纸张即传入至连续收纸装置内,由于在彩印 企业或折页纸张的量相对较大时,很多企业采用的都是高速折页机,其折页的速度相对较 快,专业和商务用高速折页机的速度甚至达到每分钟15000张标准纸以上,线速度在每分钟 180到220米,会使得纸张自折页机传出时,特别是柔性较佳的纸张,在重力作用下,会使得 纸张倾斜朝下导致其与传输皮带存在一定角度,容易导致纸张撞击到传输皮带时产生弯 折,对折页后的纸张产生损伤。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在折页机的纸张输出端设置两个传输辊,两 个传输辊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且两个中心轴线所在平面呈倾斜设置,以使得纸张被夹持于 两个传输辊之间并沿两个垂直于两个传输辊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朝向传出,以减小纸张传 出时冲击到传输皮带产生弯折的可能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于纸张传出时是 倾斜朝上的,在高速运行时,会使得纸张传出时,会有朝上弯折的趋势,会使得纸张先传出 的边沿与水平角度变大,从而会导致传出的纸张撞击到压紧件或产生翻转,以至于对折页 后的纸张产生一定的损伤,严重影响作业效率以及纸张的折页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折页机收页装置,其能 够有效的对折页后的纸做导引,减小出现折页后的纸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折页机收页装置,包括设置于折页机纸张输出端的传输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折页 机纸张输出端和传输机构输入端的导引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支架和至少一个用于传输 纸张的传输皮带,所述传输皮带安装于支架,所述传输皮带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紧件, 所述导引机构包括多个导引板和连接于导引板上侧板面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连接于支 架,所述导引板整体呈S状结构且其S的一端朝向压紧件和传输皮带之间,所述导引板S的另 一端位于折页机的两个传输辊之间,所述导引板朝向两个传输辊的端部的切向与两个传输 辊的中心轴线连线呈锐角且其锐角开口朝上,所述导引板朝向两个传输辊的端部中间部位 4 CN 111591823 A 说 明 书 2/7 页 的上方,所述导引板朝向压紧件的端部的切向朝向压紧件与传输皮带之间,所述导引板的S 的横截面呈弧状且其弧状开口朝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折页机折页后的纸张自两个传输辊之间传出, 此时纸张的传出方向为倾斜朝上,纸张在多个导引板呈S状板面的导引作用下,平缓朝向压 紧件与传输皮带之间的位置导引,并限制纸张朝上飞出或朝上翻转,以减小纸张异常传出 的可能性,减小对纸张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同时导引板的S的朝向两个传输辊之间的端部的 切向与两个传输辊中心轴线连线呈锐角设置,该锐角开口倾斜朝上,能够使得纸张在自两 个传输辊传出时,纸张先传出的边沿因其柔软并在重力作用下,会使得纸张先传出的边沿 会微低于两个传输辊相接处边沿的切线,从而能够使得传出纸张能够始终位于导引板的下 侧,能够充分保证对纸张的导引作用,优化使用的导引效果;同时由于纸张质软,而导引板 的横截面呈弧状且其弧状开口朝上,能够有效的减小高速传出与导引板接触时,纸张部分 弯曲与导引板的棱边接触,从而对纸张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增强导引板本身的强 度,进一步优化使用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轮和连接臂,所 述支架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传输皮带传输方向的固定轴,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 轴,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压紧轮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纸张在导引机构的作用下导引至压紧轮与传 输皮带之间,由于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压紧轮和固定轴,压紧轮在重力作用下能 够始终将纸张压住,减小传输过程中,纸张飞出传输皮带的可能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于固定轴的端部 设置有使得连接臂朝向传输皮带转动的扭簧,所述扭簧连接于固定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臂在扭簧的作用下,能够始终保持朝向传输皮带转 动的趋势,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小因高速传输使得连接臂跳动的可能性,优化压紧件对纸张 的压紧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引板为弹性板,所述连接架上 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多个导引板的S的弯折弧度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于高速折页作业时,特别是用于柔韧度不同的纸张 时,由于纸张的传出速度相对较快,导引板的弧度会影响对纸张的导引效果;当纸张较为柔 软时,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导引板的弯折弧度变小,以减小因导引板的弯折弧度过大导致 纸张自身产生弯折的可能,从而减小对传输效果的影响,当纸张的柔韧度较差时,则需要通 过调节机构使得导引板的弯折弧度变大,以减小因纸张柔韧度较差,使得纸张与导引板撞 击产生的冲击力导致纸张产生翻折等影响导引效果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进一步优化使用 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引板的S的中部转动连接于连 接架,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分别铰接于同一导引板的S的不同弯折部的伸缩件一,所 述伸缩件一远离导引板的一端均铰接于连接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需要改变导引板的S的弯折弧度时,只需使得 两个伸缩件一分别同时收缩或伸长即可改变导引板的弯折弧度,以用于适应不同柔韧度的 纸张;同时导引板的中部铰接于连接架,使得两个伸缩件一分别伸缩和伸长,能够使得导引 5 CN 111591823 A 说 明 书 3/7 页 板整体相对连接架转动,从而改变导引板相对传输皮带和两个传输辊的角度,以减小因导 引板的弯折弧度变化导致其两端相对传输皮带和两个传输辊的位置变化,以进一步优化对 纸张的导引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伸缩件一包括螺管一和两个螺纹 连接于螺管一两端的螺杆一,两个所述螺杆一螺纹连接于螺管一的端部的螺纹旋向相反, 两个所述螺杆一相背离的一端分别铰接于连接架和导引板的上板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伸缩件一伸缩时,由于同一伸缩件一的两个螺杆 一相背离的端部分别铰接于导引板的上板面和连接架,使得螺杆一不能围绕其中心轴线转 动,此时只需转动螺管一,即可使得两个螺杆一分别相对螺管一轴向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从 而使得伸缩件一的两端能够伸缩,以改变导引板的弯折弧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管一内设置有对螺杆一做限制 的限制件,所述限制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螺杆一穿入至螺管一一端的限制块和多个环绕限制 块设置的限制板,所述限制板设置于限制块朝向螺管一中心一端,所述限制板朝向螺管一 中心一端的端部朝向背离其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折形成限制凸块,限制凸块通过朝向螺管一 中心轴线开口的滑槽滑移连接于螺管一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螺管一调节伸缩件一的长度时,会带动限制块沿 螺管一的轴向滑移,从而能够通过限制板带动限制凸块螺管一内壁的滑槽滑移,在限制凸 块滑移并抵接于滑槽端部的侧壁时,会通过限制板和限制块限制螺杆一相对其所在的螺管 一滑出。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杆一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 述螺管一被夹持于两个螺杆一上的锁紧螺母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通过两个锁紧螺母将螺管一夹持住,增大螺 管一转动受到的阻碍,以减小螺管一因振动而松动的概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有一个,所述导引 板的上部板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导引板的同一弯折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同一 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不同的伸缩件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于使用多个导引板对纸张做导引,分别调节 存在一定的误差,会使得不同导引板对纸张的导引效果不同,导引板通过两个连接件分别 连接于两个伸缩件一,使得伸缩件一做伸缩调节时,能够同时对多个导引板做弧度调节,能 够有效的减小导引板的弧度调节时,不同导引板之间的弧度变化误差,从而减小对纸张的 导引效果的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引板横截面的弧状的弧度小于 π/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导引板保持自身强度的同时以及减小对纸张产 生损伤的可能性的同时,能够减小弧度调节时,因导引板的横截面弧状的弧度过大导致导 引板自身产生结构损坏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使用时,折页机折页后的纸张自两个传输辊之间传出,此时纸张的传出方向为倾 斜朝上,纸张在多个导引板呈S状板面的导引作用下,平缓朝向压紧件与传输皮带之间的位 6 CN 111591823 A 说 明 书 4/7 页 置导引,并限制纸张朝上飞出或朝上翻转,以减小纸张异常传出的可能性,减小对纸张造成 损伤的可能性;同时导引板的S的朝向两个传输辊之间的端部的切向与两个传输辊中心轴 线连线呈锐角设置,该锐角开口倾斜朝上,能够使得纸张在自两个传输辊传出时,纸张先传 出的边沿因其柔软并在重力作用下,会使得纸张先传出的边沿会微低于两个传输辊相接处 边沿的切线,从而能够使得传出纸张能够始终位于导引板的下侧,能够充分保证对纸张的 导引作用,优化使用的导引效果;同时由于纸张质软,而导引板的横截面呈弧状且其弧状开 口朝上,能够有效的减小高速传出与导引板接触时,纸张部分弯曲与导引板的棱边接触,从 而对纸张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增强导引板本身的强度,进一步优化使用效果; 2.在用于高速折页作业时,特别是用于柔韧度不同的纸张时,由于纸张的传出速度相 对较快,导引板的弧度会影响对纸张的导引效果;当纸张较为柔软时,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 导引板的弯折弧度变小,以减小因导引板的弯折弧度过大导致纸张自身产生弯折的可能, 从而减小对传输效果的影响,当纸张的柔韧度较差时,则需要通过调节机构使得导引板的 弯折弧度变大,以减小因纸张柔韧度较差,使得纸张与导引板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导致纸张 产生翻折等影响导引效果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进一步优化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压紧件的结构。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调节机构的结构。 图5是本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伸缩件一和限制件的结构。 图中,1、折页机;11、传输辊;2、传输机构;21、支架;211、固定轴;22、传输皮带; 221、支撑板;23、压紧件;231、压紧轮;232、连接臂;233、扭簧;3、导引机构;31、导引板;311、 连接件;32、连接架;33、伸缩件二;4、调节机构;41、伸缩件一;411、螺管一;412、螺杆一; 413、锁紧螺母;42、限制件;421、限制块;422、限制板;423、限制凸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