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综合能源需求响应量计算方法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需求响应量计算方法,步骤如下:(1)根据用户所用负荷的运行特性,构建各类负荷的用能模型;(2)建立综合能源需求响应量化模型;(3)利用混合整数优化算法求解步骤(2)中的量化模型。本发明可以实现综合能源需求响应容量的精确计算,提升  全部
背景技术:
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是适应“新负荷”多元需求、提 升电网柔性和弹性、增加综合能源网络灵活性的重要方式之一。综合能源用能场景下,用户 画像是洞察用户需求、用能优化、能源交易、需求响应互动等精准服务的重要依据,通常包 括用电特性特征、消费习惯特征等标签。用户响应作为用户画像的重要标签之一,客观地表 征了用户是否存在调控可能性、可调控容量、持续时间及响应速率,如何更科学地计算响 应、更精确地描述用户特性,成为综合需求响应用户画像的重点课题之一。 目前需求响应计算方法有三种:一、直接使用居民负荷特性表示;二、将用户负荷 特性采用特征映射的方式表示响应;三、对居民负荷建模。 现阶段对于综合能源需求响应容量模型的研究仍然较少,主要表现在:对居民用 户负荷模型的建模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到家庭人口、出行时间等因素,不能精模拟用户用能 行为;没有计及用户的综合用能行为,响应挖掘不够,造成响应不精确;用户响应后舒适度 及价格敏感度都将影响用户响应意愿,用户响应意愿和客观响应共同影响用户真实响应 量,所以响应模型中掺杂用户舒适度将造成标签不独立,使得计算不准确。 由此可见,现有的综合能源需求响应容量计算方式,无法实现精确的量化计算,严 重制约了系统的运行优化调度水平和对用户负荷的精准管理,难以达到动态改变用电模 式、提升用电经济性、提升负荷柔性调节能力、实现系统用电负荷的削峰填谷以及降低基础 建设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综合能源需求响应量计算方法,其目的是:实现综合能源需求 响应容量的精确计算,提升系统优化调度水平和对用户负荷的精准管理,动态改变用电模 式,提升用电经济性和负荷柔性调节能力,为进一步实现系统用电负荷的削峰填谷和降低 基础建设成本奠定基础。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综合能源需求响应量计算方法,步骤为: (1)根据用户所用负荷的运行特性,构建各类负荷的用能模型; (2)建立综合能源需求响应量化模型; (3)利用混合整数优化算法求解步骤(2)中的量化模型。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荷包括可调节负荷、综合能源负荷、可转移负荷 和可中断负荷。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节负荷包括电动汽车,所述综合能源负荷包 括采暖装置、炊事装置和热水器;所述可转移负荷包括洗衣机和洗碗机;可中断负荷包括照 3 CN 111598478 A 说 明 书 2/11 页 明装置和娱乐用电装置。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综合能源需求响应量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Tstart和Tend分别表示需求响应事件 的开始和停止时间,P′i(t)为第i个负荷终端t时刻原始功率,Pi(t)指第i个负荷终端t时刻 响应后功率;选择各终端响的应后功率Pi(t)为决策变量; 同时,根据用户负荷设备及用能需求构建约束条件; 计算出的最优决策变量对应的max(Ppot)即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量结算结果。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电功率平衡约束条件、电动汽车充 电约束条件、用能需求约束条件和设备功率约束条件。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的混合整数优化算法为:先将负荷分为两 类,第一类为使用功率可以用整数序列表达的用能终端,第二类为使用功率为受自变量影 响的因变量的用电终端;针对第一类负荷,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针对第二类负荷,采用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的步骤为: GA-1:设算法的控制参数; GA-2:编码生成初始种群; GA-3:计算适应度值; GA-4:选择交叉变异操作,生成新种群,与已有整数解进行比较适应度; GA-5:判断终止条件是否满足,满足则输出最优解,否则反馈步骤GA-3。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的步骤为: SQP-1:设定参数条件;初始化变量矩阵和迭代次数; SQP-2:输入目标函数,根据要求设定约束; SQP-3:修正得到新的参数条件,变更得到新的变量矩阵,构成新约束求解子问题; SQP-4:存储求解结果; SQP-5:判断是否满足最优条件,满足则退出计算,不满足转到步骤SQP-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量化模型,针对用户 负荷可调控性、可调控容量、持续时间及响应速率进行精确计算,从而提升系统运行优化调 度水平,在满足用户舒适度的同时,对用户负荷进行精准管理;(2)用户根据量化模型计算 出的可调容量,配合分时电价参与需求响应,可以动态改变用电模式,提升用电经济性;(3) 通过量化模型参与需求响应,提升负荷柔性调节能力,实现系统用电负荷的削峰填谷,减小 为满足少部分尖峰负荷需求而进行的高昂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本发明使用混合整 数优化算法进行计算,将遗传算法与二次规划算法相结合,将启发式算法和确定型算法各 自的特点互补,计算速度快,求解效果优于单纯的启发式算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混合整数优化算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场景一中基础用户优化前后耗能曲线。 图3为场景一中对照用户1优化前后耗能曲线。 4 CN 111598478 A 说 明 书 3/11 页 图4为场景一中对照用户2优化前后耗能曲线。 图5为场景二中基础用户夏季负荷优化前的曲线。 图6为场景二中基础用户夏季负荷优化后的曲线。 图7为场景二中基础用户冬季负荷优化前的曲线。 图8为场景二中基础用户冬季负荷优化后的曲线。 图9为场景三中家庭人口与响应变化关系图。 图10为场景三中家庭人口与响应比重变化关系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