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计算机网络互连器


技术摘要:
本发明属于网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计算机网络互连器,包括网络互连器本体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放置有网络互连器本体,所述网络互连器本体的外部四周套合连接有套框,所述套框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有包垫,所述壳体包括上壳板、下壳板和背板,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通过  全部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互连是指将多个局域网(LAN)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大的网络,每一个LAN 成为这个网络中的一个部件,这样的一个网络称为互连网,在互连网中,一个LAN的服务和 资源可以被另一个LAN上的用户访问,互连网中的通信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因此,用户把 互连网看成是一个大的网络系统,网络互连的目的是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实现信 息的高速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通信、分布式处理和资源共享,为促进人 类文明和繁荣的发展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和支撑环境。 计算机的网络互连通常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连器来完成,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器 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网络互联器外部缺乏较好的防护结构,网络互联器在搬运拿 取过程中,网络互联器易于摔落,造成外部壳体以及内部器件损坏,影响网络互连器的使 用;网络互连器在非接线状态下,网络互连器的接线端口处容易沾灰进尘,造成接线端口导 电元件接触不良,影响网络互连器的使用;网络互连器多为独立设置,通常固定安装于室内 墙体外壁,网络互连器相对墙体安拆不便,影响网络互连器日后的检修更换,因此,需要一 种计算机网络互连器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计算机网络互连器,具有放置 稳固和安拆便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计算机网络互连器,包括网络互连器 本体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放置有网络互连器本体,所述网络互连器本体的外部四周套 合连接有套框,所述套框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有包垫,所述壳体包括上壳板、下壳板和背 板,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通过背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壳板的一侧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 透明盖板,所述下壳板的底端面一侧左右两端均通过若干个固定栓固定连接有三角撑,所 述下壳板的底端面另一侧左右两端均旋合连接有限位旋钮,所述壳体的底端面一侧左右两 端均固定有限位旋筒。 作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框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二 号主散热通槽,所述套框的两侧表面和包垫的表面均开设有侧散热通槽,所述限位旋钮与 限位旋筒垂直旋合。 作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的两端均为 弧形结构且相互平行,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的表面均开设有一号主散热通槽。 作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明盖板的一侧表面左右两 3 CN 111586496 A 说 明 书 2/4 页 端均固定有卡块,所述下壳板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卡合。 作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均与背板相 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垫为弧形结构且为橡胶构 件。 作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器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板的上端面和下壳板的 底端面一侧左右两端均一体成型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部旋合连接有固定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网络互连器本体的外部四周套合连接有套框,套框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包垫,通过 套框和包垫便于网络互连器本体边侧部分的防摔保护,同时,套框和包垫相对网络互连器 本体安拆更换方便快捷; 2、翻转转动上壳体的前端面的透明盖板,通过透明盖板对壳体内部非使用状态下的网 络互连器本体的接线端口处进行封挡,接线端口不易沾灰进尘,同时,透明盖板收放方便快 捷; 3、通过壳体便于网络互连器本体的放置,同时,网络互连器本体相对壳体取放简单方 便,同时,通过限位旋钮和限位旋筒的设置,使得壳体内部的网络互连器本体相对壳体固定 稳固,不易自行脱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壳体正视开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壳体正视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上壳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下壳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网络互连器本体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套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络互连器本体;2、套框;3、包垫;4、壳体;5、三角撑;6、透明盖板;7、上壳板; 8、下壳板;9、背板;10、卡块;11、卡槽;12、限位旋钮;13、一号主散热通槽;14、限位旋筒;15、 侧散热通槽;16、二号主散热通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