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输水池、过滤池、沉淀池、絮凝剂储槽和蓄水池,输水池包括用于安装在房屋建筑顶部四个角处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输水壳体、可拆连接在输水壳体底部的过滤网;过滤池包括过滤容器和设置在过 全部
背景技术:
雨水作为 “天赐之水”,其有效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具有丰富的雨水 资源,年平均降水量在6.2*104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巨大,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一方面 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宝贵的雨水资源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由于城市化的迅速 发展,道路、建筑群等不透面积的扩大。一方面雨水不能再入渗地下补充地下水,加上地下 水的严重超采,使的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造 成地面积水和城市局部洪灾。城市水紧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和城市暴雨洪水等问 题日益突出。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把原来被排走雨水留下来 利用,既增加了水资源,也是节约自来水的好措施。同时,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的广泛开展,由 于雨水被留住或回渗地下,减少了排水量,减轻了城市洪水灾害威胁,地下水得以回补,水 环境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可以说,雨水收集利用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 措施之一。 因此,如何有效对雨水进行收集并综合利用成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急需要 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以有效对雨水 进行收集、净化和综合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 输水池,包括用于安装在房屋建筑顶部四个角处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输水壳 体、可拆连接在输水壳体底部的过滤网,输水壳体具有供雨水流动的通道,其中一个支撑板 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连接有用于将房屋建筑顶部收集的雨水输送至地下的输水管,输 水管通过支撑件固定在房主建筑外侧; 过滤池,与所述输水管连通以接收并过滤输水管输送的雨水,包括过滤容器和设置在 过滤容器中的过滤板,过滤板通过接力驱动机构可拆装配在过滤容器中; 沉淀池,通过排水管与所述过滤池连通,排水管上设有电动截止阀; 絮凝剂储槽,用于储存絮凝剂颗粒,絮凝剂储槽的出料口通过出料管与所述沉淀池连 通,絮凝剂储槽的出料口处设有挡板,挡板沿垂直于絮凝剂颗粒的出料方向移动装配在絮 凝剂储槽上以实现对所述出料口的封堵和解封; 蓄水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蓄水池与沉淀池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抽水泵,以将过滤 并沉淀后的雨水抽至蓄水池内进行储存,蓄水池内设有抽水管,抽水管的端部伸出地面外 以用于与用水设备连接。 4 CN 111549855 A 说 明 书 2/6 页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在对雨水的回 收和处理并经过三道流程,首先利用设置在房屋顶部的输水池将雨水进行第一步收集并过 滤掉雨水中含有的较大颗粒物,然后将初步过滤后的雨水通过输水管输送到过滤池中进行 二次过滤以进一步净化雨水,在过滤板使用时间较长而需要更换时,通过接力驱动机构便 能将过滤板拆除;经二次过滤后的雨水进入到沉淀池中,通过移动挡板可将絮凝剂储槽中 的絮凝剂颗粒落入到沉淀池中,将二次过滤后的雨水中悬浮的小颗粒聚合形成易沉淀的大 颗粒并沉淀在沉淀池的底部,并通过抽水泵即可将净化后的雨水抽至蓄水池中进行储存。 储存的雨水经过多次过滤以及沉淀,净化程度较高,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同时蓄水池中的雨水也可以用于园林浇水、洒水车等需要用水的设备中,为居民的生活提 供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通过钩挂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输水壳体上。 有益效果:通过钩挂的方式实现过滤网与输水壳体的可拆连接,操作方便,同时便 于过滤网的安装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壳体包括弧形锅体状的聚水壳和连接在聚水壳底部的聚水 管,聚水管形成供雨水流动的通道,聚水管的周向上固定连接有挂板,挂板上设有挂钩,所 述过滤网上设有与挂钩钩挂配合的钩挂部。 有益效果:采用弧形锅体状的聚水壳有利于将雨水汇聚,避免雨水过多的外流,并 且弧形面便于雨水的流动,整个输水壳体的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接力驱动机构为齿轮驱动机构,包括沿过滤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 置的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过滤板上设有与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啮合传 动的过滤板齿条,第一驱动齿轮的中心与第二驱动齿轮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过滤板的 长度,第一驱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手柄,第二驱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手 柄,第一驱动齿轮设置在过滤容器内,第二驱动齿轮设置在过滤容器外。 有益效果:接力驱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便于人员操作,能够实现过滤板的快 速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容器的其中一对相互平行的侧壁中,一个上设有导向块,另一 个上设有间隔布置的两块隔板,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槽,过滤板的设有齿条的一侧伸入两隔 板之间的空间内而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第一转动手柄转动装配在隔板上,过滤板的与齿 条相背的一侧设有滑块,滑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有益效果:设置导向块有助于在安装和拆卸过滤板时,保证过滤板移动的稳定性, 导向块与隔板能够将过滤板的两侧包围起来,避免过滤板与过滤容器的侧壁上之间留有空 隙而降低雨水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包括沿房屋建筑高度方向延伸的竖直管段和连接在竖直管 段底端的水平管段,竖直管段与水平管段的交接处设有缓冲板。 有益效果:缓冲板能够缓冲雨水从高处落下时对竖直管段与水平管段交接处的冲 击力,从而降低输水管道的破损率。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自上至下向下 倾斜,所述出料管的倾斜度大于第一排水管的倾斜度,第二排水管包括竖直段和与竖直段 连通的上水平段、下水平段,竖直段与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挡板伸入到上水平段内,上水 5 CN 111549855 A 说 明 书 3/6 页 平段内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的轴线与上水平段的轴线垂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旋转轮和 挡板驱动齿轮,旋转轮和挡板驱动齿轮沿转轴的轴线间隔布置,旋转轮的周向上设有转动 叶片,挡板上设有与挡板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挡板齿条,转动叶片伸入到竖直段内并且在 从竖直段落下的雨水的冲击下带动转轴转动,使挡板驱动齿轮驱动挡板移动以打开出料 口。 有益效果:完全利用雨水从高处落下时对旋转轮上叶片的冲击来带动转轴转动, 进而使挡板驱动齿轮驱动挡板移动,打开出料口,又由于出料管的倾斜度大于第一排水管 的倾斜度,絮凝剂颗粒从出料口处落下时能够快速落入到沉淀池中,保证对水中悬浮物的 媳妇沉淀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容器内设有液位计,液位计设置在过滤板的上方,过滤容器在 过滤板与液位计之间设有过滤容器溢流口,过滤容器溢流口通过过滤容器溢流管与市政管 网连通,过滤容器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门,所述蓄水池的靠近地面的位置处设有蓄水池溢 流口,蓄水池溢流口通过蓄水池溢流管与市政管网连通。 有益效果:通过液位计能够检测过滤容器中的液位,当检测到的液位高于过滤容 器溢流口的高度时,说明过滤板处于堵塞状态,此时可以打开溢流阀门,使多余的水排进市 政管网中,进而即可更换过滤板;同样,蓄水池中的水过多时通过蓄水池溢流口排进市政管 网中,避免雨水过多聚集而影响收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图; 图2是本发明的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中过滤容器与过滤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中接力驱动机构、过滤板和过滤容器之间 的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接力驱动机构与过滤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6中转轴、旋转轮、挡板驱动齿轮和挡板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中输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房屋建筑,2-支撑板,3-聚水壳,4-聚水管,5-挂板,6-挂钩,7-过 滤网,8-钩挂部,9-排水口,10-输水管,11-竖直管段,12-水平管段,13-缓冲板,14-过滤容 器,15-隔板,16-导向块,17-导向槽,18-过滤板,19-过滤板齿条,20-滑块,21-第一驱动齿 轮,22-第二驱动齿轮,23-第一转动手柄,24-第二转动手柄,25-第一排水管,26-上水平段, 27-下水平段,28-竖直段,29-旋转轮,30-转动叶片,31-挡板驱动齿轮,32-挡板,33-挡板齿 条,34-絮凝剂储槽,35-出料管,36-沉淀池,37-蓄水池,38-抽水泵,39-过滤容器溢流口, 40-电动截止阀,41-液位计,42-蓄水池溢流口,43-蓄水池溢流管,44-过滤容器溢流管,45- 市政管网,46-溢流阀门,47-支撑件,48-转轴,49-抽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