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包括培养座(100)、培养皿(200)、搅拌部(300),驱动机构配置在所述培养座(100)内,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行星齿轮组驱动配置在培养皿(200)内的至少三个弯折杆(309)的上下移动、横向移动、周向移动而搅拌培养皿(200)内的液体。本发明通过上述搅拌部(300 全部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中包括细菌实验,而细菌实验中需要以培养液培养细菌。为了保证培养 液能够均匀地供给至细菌,也为了避免细菌过多结块而导致结块内部的细菌无法吸收到营 养液,那么,在培养细菌时需要持续搅拌营养液。 传统的搅拌方式是利用人工搅拌或电动螺旋扇叶搅拌。但是在高温、高压、高辐射 等情况下,无法人工搅拌。而电动螺旋扇叶搅拌通常仅仅会形成一个规律的螺旋,而无法形 成像自然湖泊、大海那种较为凌乱的湍流,并且,无法在X轴、Y轴的方向上提供搅拌和冲击 力使结块的细菌能够分开,并形成湍流使营养液能够更加均匀地配置在培养皿中。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更加高效地搅拌细菌的化学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加高效地搅拌细菌的化学实验装置。 本发明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包括 培养座,其与机架固定; 培养皿,其与所述培养座的上部固定; 搅拌部,驱动机构配置在所述培养座内,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行星齿轮组驱动配置 在培养皿内的至少三个弯折杆的上下移动、横向移动、周向移动而搅拌培养皿内的液体。 本发明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在与培 养皿的连通处配置用于防水且能够使其旋转的密封圈。 本发明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其中所述搅拌部包括电机、输出轴、齿圈、第一齿轮、第 二齿轮、第一支撑柱、第一转盘、弯折杆、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第二转盘、第二支撑柱、 连接环、第一环形导轨、第一导孔、第二导孔; 所述电机与所述培养座的内部的底部固定,所述培养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 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同轴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外圆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圆周 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齿圈的内圆周面的齿啮合,所述 齿圈的下端面与所述培养座的上表面固定,所述齿圈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配置,所述第二 齿轮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转盘固 定,所述第一转盘沿开设有其周向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第一导孔,所述弯折杆的下部沿所 述第一导孔移动,所述弯折杆的上部沿所述第二转盘开设的第二导孔移动,所述弯折杆的 下端、上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固 定,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环上,所述连接环沿所述第一环形 导轨移动,所述第一环形导轨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导轨与所述培养皿 4 CN 111575158 A 说 明 书 2/5 页 的上表面固定。 本发明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的下部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滑块、 第二弧形导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下表面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连接 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同轴固定,所述第二弧形导轨的上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形 状相配合的环形开口,所述第二弧形导轨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形状相配合的环形 凹槽。 本发明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第一支撑柱、第一转盘、至少三个 弯折杆、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第二转盘、第二支撑柱可沿所述第一齿轮的周向均匀分 布至少三组。 本发明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表面形状均为圆形或 矩形或三角形。 本发明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圈由丁晴橡胶制成。 本发明一种化学实验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化学实验装置通 过上述搅拌部的驱动机构驱动至少三个弯折杆的上下移动、横向移动、周向移动而搅拌培 养皿内的液体,不仅可以在X轴、Y轴的方向上对于培养皿内的液体行程冲击力而打散附着 在培养皿的底部或侧壁上的结块的细菌,同时还可通过其周向的旋转使培养皿内的液体的 营养液的浓度较为均匀,有利于细菌的培养、特别是有利于易结块的细菌的培养。此外,本 发明可随意在高温高压、高辐射等情况下培养细菌,使用户得到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化学实验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化学实验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1的局部的轴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