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冬季供能的具有除雪功能的光伏设备,包括设于地面上的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光伏板、设于所述光伏板上的除雪装置;所述除雪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光伏板上方的玻璃块、设于所述玻璃块两侧的翻转结构、用于将翻转后的玻璃板恢复原位的复位结构、设于所 全部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站的主要部件为光电转换电池板,电池板受光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系统发 电效率,电池板表面积雪后对光电转换模块形成遮挡,直接影响电池板的受光率,使发电量 明显降低,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就要对电池板表面的积雪及时进行清除。目前电池板积雪清 除的方式为传统人工用刮雪板将积雪从电池板表面刮下的方式,这种清雪方式效率太低, 电池板方阵面积较大时由于刮雪板手柄长度受限制,工作人员还要踩踏电池板到电池板方 阵内侧进行清除,有人员滑倒的危险,还会造成电池板内部硅片的隐裂,形成不可逆的损 失。同时清理无法及时完成在雪不断地堆积过程中,重量不断加厚,从而对支架形成较大的 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冬季供能的具有除雪功能,及时 稳定、节约成本的光伏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冬季供能的具有除雪功 能的光伏设备,包括设于地面上的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光伏板、设于所述光伏板上的除 雪装置;所述除雪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光伏板上方的玻璃块、设于所述玻璃块两侧的翻转结 构、用于将翻转后的玻璃板恢复原位的复位结构、设于所述玻璃块上的刮除结构及设于所 述光伏板和所述玻璃块之间的封闭结构;本发明通过玻璃块、翻转结构及复位结构的设置, 通过在光伏板上方设置一块玻璃板的方式,使落雪在玻璃板上进行堆积,当玻璃板上方的 积雪超过一定的重量的时候,玻璃板将在翻转结构的带动下进行翻转,从而对阻挡光源的 积雪进行清除,通过翻转玻璃块的形式,将落在玻璃块上的积雪进行及时的清理,及时清理 避免积雪过厚,有效对进行光伏板进行了保护,保证了光伏板在雪天的发电效率,避免了积 雪积累过多重量过大增加了支架的负担,同时通过自动清雪的方式,大大减缓了人工清雪 的压力,节约人工成本,减少了人员在清理积雪时候滑倒发生危险的可能。 所述翻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光伏板两侧的第一滑动轨道、设于所述第一滑动轨道 上端的承重轨道、设于所述玻璃块两侧的连接柱、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一旋转件、设于 所述第一滑动轨道上的第一滑槽、设于所述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第一旋 转件上的第一腔体、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柱套、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与所述柱套相对应 的导柱、套设于所述柱套上用于复位所述第一旋转件的第一弹性件及设于所述光伏板下端 的支撑结构;当积雪的重量位于临界值以下的时候,第一旋转件将被第一弹性件顶起,从而 卡接在承重轨道内卡接,随着积雪的不断累积,重量不断增加,第一旋转件将挤压第一弹性 件不断向下移动,当积雪的重量超过一定额度的时候,第一旋转件将贴合于第一滑块,第一 4 CN 111570349 A 说 明 书 2/7 页 旋转件与第一滑块一起沿着第一滑槽向下滑动,在支撑辊的作用下,沿着第一滑动轨道向 下滑动,直至第一旋转件的位置越过支撑辊,支撑辊将失去对于玻璃块的支撑作用,玻璃块 将在重力作用下绕着第一旋转件向下偏转,从而将玻璃上的雪向下甩出,最终玻璃块将处 于竖直状态,从而雪无法在玻璃板上附着,将全部落下,通过旋转的方式将最大限度,且最 快的将积雪清除,避免了积雪的持续积累导致后期积雪的重量过大导致支架的损坏等,有 效提高了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同时通过利用积雪的重量的方式,节约了能源,减少了能 源消耗,将积雪及时处理将有效保证光伏板的发电效率。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光伏板下端的延伸块、设于所述延伸块上的第二腔 体、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第二滑块、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方的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架内部 的支撑辊、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延伸块内 的锁定结构及及设于所述延伸块一侧的保护结构;在玻璃块上积累了一定的积雪之后,玻 璃块将不断挤压支撑辊从而支撑辊将在玻璃块的重力作用下使第二滑块向第二腔体内移 动,从而支撑辊的存在将保证了玻璃块与光伏板之间的平行状态,从而有效减少了玻璃板 存在的折射,使光源利用更加充分,同时支撑辊的存在将有效导向玻璃块,防止玻璃块与光 伏板之间的硬摩擦出现,从而导致光伏板被刮伤,从而保证了玻璃的通透性,从而保证了对 于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冬日光伏板的工作效率。 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延伸块内的第三腔体、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的第三滑 块、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一卡接口、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一端的第一倒角、设于所述第一 滑动轨道下端的第四腔体、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的挤压块、设于所述第三滑块另一端的第 二倒角、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中段的第五腔体、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中段可在第五腔体内来回 移动的凸台及设于所述第五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三滑块的第三弹性件,当第一旋转件与 第一滑块相互贴合从而沿着第一滑槽向下移动的时候,此时支撑辊在玻璃块上积雪的重力 作用下将位于最低端,当第一滑块滑至第一滑槽底端的位置,第一滑块将挤压第一滑槽内 的挤压块,从而控制挤压块向下移动,挤压块将挤压第三滑块上的第二倒角,从而第三滑块 在压力作用下另一端卡接进入第一卡接口内,同时第一倒角与第一卡接口之间相互配合将 进一步将真快第三滑块向下挤压,进一步使整个第三滑块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从而保证 了当玻璃块在倾倒完积雪时,支撑块失去了玻璃块的挤压从而向上弹起,从而导致在复位 结构的牵引下复位时,支撑块阻碍了玻璃块的翻转,从而导致复位的不顺畅乃至复位不了 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了玻璃块与支撑块之间的硬接触,通过锁定的方式避免了支撑块的 弹起,并且在第一倒角与第一卡接口之前的作用下将第三滑块进一步向下挤压,从而让出 更多的复位空间,保证了设备的流畅度。 所述保护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光伏板底端的第四弹性件及设于所述弹性件上的第 一滚动件,第四弹性件设置在光伏板底部位置,当玻璃块失去支撑块的支撑作用,绕着第一 旋转件向下翻转的时候,玻璃块将挤压第四弹性件,第四弹性件在此时起到了缓冲作用,防 止玻璃由于过快的旋转从而触碰到支架从而导致玻璃的破损或者划伤,从而减少了设备维 护成本,另一方玻璃在第四弹性件的作用下,在翻转之后将会反方向再次弹起,使玻璃块进 行抖动,形成一个甩的动作,从而增强除雪效果,当玻璃块由于第四弹性件向上弹起的时 候,复位结构将更容易的将玻璃块复位,故进一步方便了玻璃块的复位,增加了结构之间的 稳定性,同时减少了各个零件之间的排斥,增加了零件的流畅度,增加流畅度的同时将大大 5 CN 111570349 A 说 明 书 3/7 页 提高除雪的效果,使除雪更加干净。 所述复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滑动轨道、设于所述光伏板上端的第一 支撑块、设于所述支撑块上的导向轮、设于所述导向轮上的凹痕、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支 撑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上的导向辊、设于所述第二滑动轨道上的第二滑槽、设于所述支 架上可在第二滑槽内上下移动的配重块、连接于所述配重块及所述玻璃块的绳索、设于所 述配重块下方的推板、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一端与所述推板相连接的第五弹性件;当积雪 积累到一定程度,玻璃块向下滑动的力将超过配重块的重量,故玻璃块将顺着第一滑槽向 下移动,从而拉动与之相连的配重块向上移动,当玻璃块完成翻转,将上方的积雪全部倾倒 完以后,此时玻璃块的重量将小于配重块提供的拉力,从而配重块将顺着第二滑槽向下移 动,绳索将通过导向轮与导向辊调整方向,从而将玻璃块沿着第一移动轨道向上移动复位, 同时第五弹性件的存在将减缓配重块的移动速度,从而防止拉动玻璃块过快导致的玻璃块 与零件之间碰触导致的玻璃破裂的情况发生,通过玻璃块上方清理积雪前后重量的差距完 成复位,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节约了能源。 所述刮除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玻璃板上的第三滑动轨道、设于所述第三滑动轨道上 的第三滑槽、设于所述第三滑槽内的第四滑块、设于所述第四滑块上的连接块、设于所述连 接块上的刮除刀片及设于所述第三滑动轨道底部的限位轨道;所述刮除刀片为一个底面贴 合于所述玻璃块表面两边均可起到刮除作用的结构。当玻璃块顺着第一滑动轨道向下滑动 的时候,第四滑块将抵于限位轨道,从而带动整个刮除刀片贴合着玻璃表面进行移动,从而 将雪与玻璃表面进行初步的分离,避免部分雪水化后再次凝结成冰,从而贴合于玻璃块表 面难以通过倾倒的方式去除,后期由于冰的不规则形状导致光线的偏移,影响玻璃块的透 光效果,进而影响了光伏板的吸收效果,当玻璃块在复位结构的拉动下复位的时候,第四滑 块再次抵于限位轨道的一侧,从而限制了刮除刀片的位置,当玻璃块复位向上移动的时候, 刮除刀片将对玻璃表面再次刮除,此次刮除将对玻璃表面的残留进行刮除,保证了玻璃的 通透性,从而保证了光伏板的吸收效果。 所述封闭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光伏板上绕光伏板一周的第六腔体、设于所述第六腔 体内的第五滑块、设于所述第五滑块顶端的第二滚动件、设于所述第六腔体内用于复位所 述第五滑块的第六弹性件;当玻璃块位于光伏板正上方时,第五滑块在第六弹性件的作用 下向上弹起,第二滚动件贴合于所述玻璃块下方,从而阻挡了雪从空中飘落落入光伏板表 面,通过第二滚动件的形式贴合于玻璃块从而使玻璃块的移动更加顺畅,通过封闭结构的 设置,有效防止了飘雪落入其中导致内部有飘雪块遮挡光伏板。 本发明通过玻璃块、翻转结构及复位结构的设置,通过翻转玻璃块的形式,将落在 玻璃块上的积雪进行及时的清理,及时清理避免积雪过厚,有效对进行光伏板进行了保护, 保证了光伏板在雪天的发电效率,同时通过自动清雪的方式,大大减缓了人工清雪的压力, 节约人工成本,减少了人员滑倒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6 CN 111570349 A 说 明 书 4/7 页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沿着A-A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2沿着B-B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G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3沿着C-C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H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