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转速修正的锅炉给水泵的再循环阀控制方法,其由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关阀二元函数模块F1(n,q)、大选模块、小选模块、速率控制模块以及再循环阀流量曲线函数模块组成的控制方法构成;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间隙设定、再循环阀流量特性修正、再循环阀 全部
背景技术:
现代大型火电机组锅炉给水泵为多级离心泵,锅炉给水泵具有压 力高、流量大的 特点。锅炉给水泵入口为来自前置泵出口的中压给水, 前置泵入口连接至除氧器下水管 道;给水泵出口管道连接至高压加热 器水侧入口管道,为锅炉提供给水;给水泵本身轴功 率大,当锅炉给 水泵流量低于最小流量时,泵体摩擦的发热量不能被及时带走,使泵 内温 度升高,最终造成锅炉给水泵的汽蚀。为此,在给水泵出口管道 与高压加热器水侧入口管 道之间引出管道,连接至再循环阀门组,并 最终接回除氧器,此管道及再循环阀门组为锅 炉给水泵的在循环系统, 用于保护给水泵流量不低于给水泵最小流量;当给水泵低于最小 流量 运行时,通过再循环系统增加给水泵的入口给水流量,保证给水泵的 安全运行;当给 水泵流量大于最小流量并有一定余量时,关闭再循环 阀,以提高经济性。常规锅炉给水泵 再循环系统布置见附图1。 电站锅炉给水泵再循环阀安装在给水泵出口,高压水经逐级减压 并排放至与阀 门相连接的除氧器。在系统开启和关闭时,阀门应具有 良好的密封性,并且没有气蚀和噪 声现象,但是在超临界机组中,由 于介质压力、温度高、流速高、压差大,使再循环阀经常出 现冲蚀、 振动噪音等问题,降低了再循环阀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再循环阀处于 小开度、大 压差、频繁调整的运行工况时问题尤为突出。 常规的再循环阀控制方法主要有PID调节控制和单函数控制、 间隙函数控制。 PID调节方法能够连续控制再循环阀开度,保证给水泵大于最 小流量运行,但再 循环阀的频繁调整,增加了再循环阀故障率,降低 了再循环阀使用寿命;同时,再循环阀的 频繁调整,会影响锅炉给水 流量,从而影响锅炉给水自动的调整,严重时可能造成给水自 动控制 发散,影响机组运行安全。 单函数控制方法为设一个单一曲线函数F(x),由F(x)直 接给出给水泵入口流量 和再循环阀开度指令的关系。采用该控制方法 在机组运行过程中阀门动作频繁,幅度较 大,在阀门的开关瞬间会引 起给水流量的大幅波动,而流量的波动又影响阀门的动作,既 不利于 给水泵的安全经济运行,也会使整个给水系统振荡。 间隙函数控制方法基于间隙函数控制再循环阀门开度,相当于给 再循环阀的控 制特性增加了具有非线性的间隙环节,间隙特性可消除 流量测量误差以及给水流量波动 对再循环阀控制的影响,避免再循环 阀的频繁调整,影响锅炉给水流量,提高了给水系统 的稳定性,有利 于给水自动控制稳定运行;再循环阀调整次数减少,使阀门的故障率 降 低。但间隙函数未考虑给水泵转速对给水泵最小流量的影响,在给 水泵低转速区域,再循 环可能保持比较大的开度,严重影响机组经济 性;间隙函数的特征点始终没有一致的计算 方法,使间隙函数控制方 法实施、参数设置并不理想;未考虑再循环阀流量特性修正及再 6 CN 111594825 A 说 明 书 2/10 页 循环 阀最小开度限制,使间隙函数控制方法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 出一种根据给 水泵入口流量、给水泵转速,确定给水泵最小流量及再 循环阀开度,保持给水泵流量大于 最小流量;通过合理的间隙设定、 再循环阀流量特性修正、再循环阀最小开度修正、阀门流 量系数限速 保证再循环阀控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避免再循环阀频繁调整及低于 最小开 度运行,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降低再循环阀故障率的 基于转速修正的锅炉给水泵 的再循环阀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由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关阀二元函数模块F1(n,q)、 大选模块、小选 模块、速率控制模块以及再循环阀流量曲线函数模块 f3(xq)组成的控制方法构成。 本发明所述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和关阀二元函数模块 F1(n,q)采用以锅炉 给水泵入口流量q及给水泵转速n为参数的二元 函数,其输出为对应的开阀、关阀再循环阀 流量系数。 本发明所述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的参数确定方法采用如下 步骤: 步骤一、根据锅炉给水泵厂家性能曲线确定额定转速n0下给水泵 最小流量 qmin,n0,并确定F2(n,q)顶点An0为F2(n0,qmin,n0)=90; 步骤二、选取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的开阀斜率为无穷大, 确定F2(n,q)的零 点Bn0为F2(n0,qmin,n0 1/∞)=0,其中1/∞表示控制 系统支持的最小浮点数; 步骤三、根据公式 确定锅炉给水泵最低可用转 速nmin下的给 水泵最小流量qmin,nmin,并确定F2(n,q)顶点Anmin为 F2(nmin,qmin,nmin)=90: nmin锅炉给水泵最低可用转速 qmin,nmin给水泵最低可用转速nmin下的给水泵最小流量; 步骤四、选取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的开阀斜率为无穷大, 确定F2(n,q)的零 点Bnmin为F2(nmin,qmin,nmin 1/∞)=0; 步骤五、根据An0、Bn0、Anmin、Bnmin确定用于设置F2(n,q)函数模 块的二维函数表。 本发明所述F2(n,q)函数模块的二维函数表如下: 7 CN 111594825 A 说 明 书 3/10 页 本发明所述关阀二元函数模块F1(n,q)的参数确定方法采用如下 步骤: 步骤一、根据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7-2006,A5.3.1负 荷变动试验方法,进行机组负荷变动试验, 测取试验过程中给水流量超调量,以此作为对 应转速的给水扰动顶部 间隙△gsn0; 步骤二、采用稳定流量试验确定给水稳定转速下的流量波动量: 试验在锅炉给水 泵额定转速、额定流量工况下,锅炉给水泵在MEH转 速自动控制方式,试验过程中保持给水 泵转速目标值为额定转速,采 用机组DCS记录的给水泵入口流量qn0,采样频率为200ms,采 样持续 时间为1min;试验结束后计算试验数据进行标准差,并以计算结果 作为稳定顶部 间隙△wdn0; 步骤三、根据机组典型运行方式、额定给水流量确定间隙迟缓流 量△chn0 △chn0=qn0×α qn0:额定给水流量 α:迟缓系数 迟滞系数的选取取决于机组的典型运行方式,选取范围通常为0.1~ 0.2,带基本 负荷机组可选小值,调峰机组应选取大值; 步骤四、根据再循环阀流量特性试验确定再循环流量特性及额 定工况再循环流 量qzxhn0,根据再循环流量qzxhn0确定再循环底部间隙 △zxhn0; △zxhn0=qn0×0.1; 步骤五、根据△gsn0、△wdn0、△chn0确定顶点间隙△ukn0 △ukn0=△gsn0 △wdn0 △chn0; 步骤六、根据△ukn0及qmin,n0确定顶点流量qukmin,n0 qukmin,n0=qmin,n0 △ukn0; 步骤七、根据qukmin,n0确定F1(n,q)顶点Cn0 F1(n0,qukmin,n0)=90; 步骤八、根据qukmin,n0、△zxhn0及确定零点流量qdkmin,n0 qdkmin,n0=qukmin,n0 △zxhn0; 步骤九、根据qdkmin,n0确定F1(n,q)的零点Dn0 F1(n0,qdkmin,n0)=0; 步骤十、根据公式 确定锅炉给水泵最低可用 转速nmin下的 给水泵定点最小流量qukmin,nmin,并确定F1(n,q)顶点Cnmin为F1(nmin,qukmin,nmin)=90; 步骤十一、根据公式 确定锅炉给水泵最低可 用转速nmin下 的给水泵零点最小流量qdkmin,nmin,并确定F1(n,q)零点 Dnmin为F1(nmin,qdkmin,nmin)=0, 步骤十二、根据Cn0、Dn0、Cnmin、Dnmin确定用于设置F1(n,q)函数模 块的二维函数表。 本发明所述F1(n,q)函数模块的二维函数表如下: 8 CN 111594825 A 说 明 书 4/10 页 本发明所述再循环阀流量曲线函数模块f3(xq)的确定方法采用如 下步骤: 步骤一、再循环阀实际流量曲线的试验,通过试验获得额定给水 压力下再循环阀 流量q与再循环阀开度x的对应关系,再循环流量q 采用以下公式确定: q=qin-qgs-qjw q:再循环阀流量; qin:给水泵进口流量; qgs:最终给水流量; qjw;过热器减温水流量; 步骤二、计算再循环阀流量系数xq: xq:再循环阀流量系数(0~100); qzxhn0:额定工况再循环全开流量; 步骤三、根据试验数据做函数拟合,得到函数f3(xq),并计算再 循环阀流量系数xq 从0~100,阶跃量为10的f3(xq)一组数据,[(0, f3(xq)1) ,(10,f3(xq)2) ,.....(100,f3 (xq)11)]; 步骤四、对数据组进行优化,以实现保证再循环最小开度为 f3(xq)2及对应的xq为 10: 并以此数 据建立再循环阀流量曲线函数模块f3(xq)的函数表。 本发明所述再循环阀流量曲线函数模块f3(xq)的函数表如下: 9 CN 111594825 A 说 明 书 5/10 页 本发明所述速率控制模块V≯的参数确定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再循环调门的开度阶跃试验确定调门调整至流量波 动最大值时时 间延迟,依次确定再循环阀流量延迟时间tdel; 步骤二、通过公式确定流量系数限速率a,其确定原则为保证再 循环阀调整延迟 造成的流量影响等于顶点间隙△ukn0流量的50%; △ukn0为顶点间隙; tdel为再循环阀流量延迟时间; a为流量系数限速率; qzxhn0为额定工况再循环全开流量; β为再循环流量系数范围(9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 算机程序,所述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基于转速修正的锅炉 给水泵的再循环阀控制方法。 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 使用以锅炉给水泵入口流量q及给水泵转速n为参数输入的二元 间隙函数,本发 明方法能够反映给水泵转速变化对最小流量的影响, 保持给水泵大于最下流量运行的同 时避免再循环阀开度过大,兼顾给 水泵组的安全可靠及经济性。 采用基于无穷大斜率的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可以有效的 减小F2(n,q)对应 的零点流量Bnmin,挺高再循环控制的经济性。 (1)采用基于给水扰动顶部间隙△gsn0、稳定顶部间隙△wdn0、迟 缓流量间隙△chn0、 10 CN 111594825 A 说 明 书 6/10 页 再循环底部间隙△zxhn0等确定关阀二元函数模块 F1(n,q)参数的设置,根据机组特性数据 确定F1(n,q)参数的设置,增 加控制本控制方案的适应性,提升控制方案的稳定性及经济 性。 (2)采用再循环阀流量延迟时间tdel、顶点间隙△ukn0、额定工况 再循环全开流量 qzxhn0、再循环流量系数范围β,依据保证再循环阀调 整延迟造成的流量影响等于顶点间隙 △ukn0流量的50%原则,确定流量 系数限速率a,使再循环阀流量延迟时间造成的流量扰动 稳定在间隙 函数的间隙中心部位,增加再循环调节的稳定性,减少系统流量波动 及小幅 调整对再循环开度的调整,提升控制方案的稳定性,降低再循 环阀故障率。 (3)采用再循环阀实际流量曲线试验、再循环最小开度优化确 保再循环阀流量控 制的稳定性,避免再循环阀小于最小开度运行,提 高控制稳定性的同时,延长再循环阀的 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锅炉给水泵再循环系统布置图; 附图2为本发明基于转速修正的锅炉给水泵的再循环阀控制方 法SAMA图。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转速修正的锅炉给水泵的再循环阀控制方法,其由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关阀二元函数模块F1(n,q)、大选模块、小选模块、速率控制模块以及再循环阀流量曲线函数模块组成的控制方法构成;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间隙设定、再循环阀流量特性修正、再循环阀 全部
背景技术:
现代大型火电机组锅炉给水泵为多级离心泵,锅炉给水泵具有压 力高、流量大的 特点。锅炉给水泵入口为来自前置泵出口的中压给水, 前置泵入口连接至除氧器下水管 道;给水泵出口管道连接至高压加热 器水侧入口管道,为锅炉提供给水;给水泵本身轴功 率大,当锅炉给 水泵流量低于最小流量时,泵体摩擦的发热量不能被及时带走,使泵 内温 度升高,最终造成锅炉给水泵的汽蚀。为此,在给水泵出口管道 与高压加热器水侧入口管 道之间引出管道,连接至再循环阀门组,并 最终接回除氧器,此管道及再循环阀门组为锅 炉给水泵的在循环系统, 用于保护给水泵流量不低于给水泵最小流量;当给水泵低于最小 流量 运行时,通过再循环系统增加给水泵的入口给水流量,保证给水泵的 安全运行;当给 水泵流量大于最小流量并有一定余量时,关闭再循环 阀,以提高经济性。常规锅炉给水泵 再循环系统布置见附图1。 电站锅炉给水泵再循环阀安装在给水泵出口,高压水经逐级减压 并排放至与阀 门相连接的除氧器。在系统开启和关闭时,阀门应具有 良好的密封性,并且没有气蚀和噪 声现象,但是在超临界机组中,由 于介质压力、温度高、流速高、压差大,使再循环阀经常出 现冲蚀、 振动噪音等问题,降低了再循环阀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再循环阀处于 小开度、大 压差、频繁调整的运行工况时问题尤为突出。 常规的再循环阀控制方法主要有PID调节控制和单函数控制、 间隙函数控制。 PID调节方法能够连续控制再循环阀开度,保证给水泵大于最 小流量运行,但再 循环阀的频繁调整,增加了再循环阀故障率,降低 了再循环阀使用寿命;同时,再循环阀的 频繁调整,会影响锅炉给水 流量,从而影响锅炉给水自动的调整,严重时可能造成给水自 动控制 发散,影响机组运行安全。 单函数控制方法为设一个单一曲线函数F(x),由F(x)直 接给出给水泵入口流量 和再循环阀开度指令的关系。采用该控制方法 在机组运行过程中阀门动作频繁,幅度较 大,在阀门的开关瞬间会引 起给水流量的大幅波动,而流量的波动又影响阀门的动作,既 不利于 给水泵的安全经济运行,也会使整个给水系统振荡。 间隙函数控制方法基于间隙函数控制再循环阀门开度,相当于给 再循环阀的控 制特性增加了具有非线性的间隙环节,间隙特性可消除 流量测量误差以及给水流量波动 对再循环阀控制的影响,避免再循环 阀的频繁调整,影响锅炉给水流量,提高了给水系统 的稳定性,有利 于给水自动控制稳定运行;再循环阀调整次数减少,使阀门的故障率 降 低。但间隙函数未考虑给水泵转速对给水泵最小流量的影响,在给 水泵低转速区域,再循 环可能保持比较大的开度,严重影响机组经济 性;间隙函数的特征点始终没有一致的计算 方法,使间隙函数控制方 法实施、参数设置并不理想;未考虑再循环阀流量特性修正及再 6 CN 111594825 A 说 明 书 2/10 页 循环 阀最小开度限制,使间隙函数控制方法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 出一种根据给 水泵入口流量、给水泵转速,确定给水泵最小流量及再 循环阀开度,保持给水泵流量大于 最小流量;通过合理的间隙设定、 再循环阀流量特性修正、再循环阀最小开度修正、阀门流 量系数限速 保证再循环阀控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避免再循环阀频繁调整及低于 最小开 度运行,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降低再循环阀故障率的 基于转速修正的锅炉给水泵 的再循环阀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由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关阀二元函数模块F1(n,q)、 大选模块、小选 模块、速率控制模块以及再循环阀流量曲线函数模块 f3(xq)组成的控制方法构成。 本发明所述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和关阀二元函数模块 F1(n,q)采用以锅炉 给水泵入口流量q及给水泵转速n为参数的二元 函数,其输出为对应的开阀、关阀再循环阀 流量系数。 本发明所述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的参数确定方法采用如下 步骤: 步骤一、根据锅炉给水泵厂家性能曲线确定额定转速n0下给水泵 最小流量 qmin,n0,并确定F2(n,q)顶点An0为F2(n0,qmin,n0)=90; 步骤二、选取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的开阀斜率为无穷大, 确定F2(n,q)的零 点Bn0为F2(n0,qmin,n0 1/∞)=0,其中1/∞表示控制 系统支持的最小浮点数; 步骤三、根据公式 确定锅炉给水泵最低可用转 速nmin下的给 水泵最小流量qmin,nmin,并确定F2(n,q)顶点Anmin为 F2(nmin,qmin,nmin)=90: nmin锅炉给水泵最低可用转速 qmin,nmin给水泵最低可用转速nmin下的给水泵最小流量; 步骤四、选取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的开阀斜率为无穷大, 确定F2(n,q)的零 点Bnmin为F2(nmin,qmin,nmin 1/∞)=0; 步骤五、根据An0、Bn0、Anmin、Bnmin确定用于设置F2(n,q)函数模 块的二维函数表。 本发明所述F2(n,q)函数模块的二维函数表如下: 7 CN 111594825 A 说 明 书 3/10 页 本发明所述关阀二元函数模块F1(n,q)的参数确定方法采用如下 步骤: 步骤一、根据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7-2006,A5.3.1负 荷变动试验方法,进行机组负荷变动试验, 测取试验过程中给水流量超调量,以此作为对 应转速的给水扰动顶部 间隙△gsn0; 步骤二、采用稳定流量试验确定给水稳定转速下的流量波动量: 试验在锅炉给水 泵额定转速、额定流量工况下,锅炉给水泵在MEH转 速自动控制方式,试验过程中保持给水 泵转速目标值为额定转速,采 用机组DCS记录的给水泵入口流量qn0,采样频率为200ms,采 样持续 时间为1min;试验结束后计算试验数据进行标准差,并以计算结果 作为稳定顶部 间隙△wdn0; 步骤三、根据机组典型运行方式、额定给水流量确定间隙迟缓流 量△chn0 △chn0=qn0×α qn0:额定给水流量 α:迟缓系数 迟滞系数的选取取决于机组的典型运行方式,选取范围通常为0.1~ 0.2,带基本 负荷机组可选小值,调峰机组应选取大值; 步骤四、根据再循环阀流量特性试验确定再循环流量特性及额 定工况再循环流 量qzxhn0,根据再循环流量qzxhn0确定再循环底部间隙 △zxhn0; △zxhn0=qn0×0.1; 步骤五、根据△gsn0、△wdn0、△chn0确定顶点间隙△ukn0 △ukn0=△gsn0 △wdn0 △chn0; 步骤六、根据△ukn0及qmin,n0确定顶点流量qukmin,n0 qukmin,n0=qmin,n0 △ukn0; 步骤七、根据qukmin,n0确定F1(n,q)顶点Cn0 F1(n0,qukmin,n0)=90; 步骤八、根据qukmin,n0、△zxhn0及确定零点流量qdkmin,n0 qdkmin,n0=qukmin,n0 △zxhn0; 步骤九、根据qdkmin,n0确定F1(n,q)的零点Dn0 F1(n0,qdkmin,n0)=0; 步骤十、根据公式 确定锅炉给水泵最低可用 转速nmin下的 给水泵定点最小流量qukmin,nmin,并确定F1(n,q)顶点Cnmin为F1(nmin,qukmin,nmin)=90; 步骤十一、根据公式 确定锅炉给水泵最低可 用转速nmin下 的给水泵零点最小流量qdkmin,nmin,并确定F1(n,q)零点 Dnmin为F1(nmin,qdkmin,nmin)=0, 步骤十二、根据Cn0、Dn0、Cnmin、Dnmin确定用于设置F1(n,q)函数模 块的二维函数表。 本发明所述F1(n,q)函数模块的二维函数表如下: 8 CN 111594825 A 说 明 书 4/10 页 本发明所述再循环阀流量曲线函数模块f3(xq)的确定方法采用如 下步骤: 步骤一、再循环阀实际流量曲线的试验,通过试验获得额定给水 压力下再循环阀 流量q与再循环阀开度x的对应关系,再循环流量q 采用以下公式确定: q=qin-qgs-qjw q:再循环阀流量; qin:给水泵进口流量; qgs:最终给水流量; qjw;过热器减温水流量; 步骤二、计算再循环阀流量系数xq: xq:再循环阀流量系数(0~100); qzxhn0:额定工况再循环全开流量; 步骤三、根据试验数据做函数拟合,得到函数f3(xq),并计算再 循环阀流量系数xq 从0~100,阶跃量为10的f3(xq)一组数据,[(0, f3(xq)1) ,(10,f3(xq)2) ,.....(100,f3 (xq)11)]; 步骤四、对数据组进行优化,以实现保证再循环最小开度为 f3(xq)2及对应的xq为 10: 并以此数 据建立再循环阀流量曲线函数模块f3(xq)的函数表。 本发明所述再循环阀流量曲线函数模块f3(xq)的函数表如下: 9 CN 111594825 A 说 明 书 5/10 页 本发明所述速率控制模块V≯的参数确定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再循环调门的开度阶跃试验确定调门调整至流量波 动最大值时时 间延迟,依次确定再循环阀流量延迟时间tdel; 步骤二、通过公式确定流量系数限速率a,其确定原则为保证再 循环阀调整延迟 造成的流量影响等于顶点间隙△ukn0流量的50%; △ukn0为顶点间隙; tdel为再循环阀流量延迟时间; a为流量系数限速率; qzxhn0为额定工况再循环全开流量; β为再循环流量系数范围(9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 算机程序,所述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基于转速修正的锅炉 给水泵的再循环阀控制方法。 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 使用以锅炉给水泵入口流量q及给水泵转速n为参数输入的二元 间隙函数,本发 明方法能够反映给水泵转速变化对最小流量的影响, 保持给水泵大于最下流量运行的同 时避免再循环阀开度过大,兼顾给 水泵组的安全可靠及经济性。 采用基于无穷大斜率的开阀二元函数模块F2(n,q),可以有效的 减小F2(n,q)对应 的零点流量Bnmin,挺高再循环控制的经济性。 (1)采用基于给水扰动顶部间隙△gsn0、稳定顶部间隙△wdn0、迟 缓流量间隙△chn0、 10 CN 111594825 A 说 明 书 6/10 页 再循环底部间隙△zxhn0等确定关阀二元函数模块 F1(n,q)参数的设置,根据机组特性数据 确定F1(n,q)参数的设置,增 加控制本控制方案的适应性,提升控制方案的稳定性及经济 性。 (2)采用再循环阀流量延迟时间tdel、顶点间隙△ukn0、额定工况 再循环全开流量 qzxhn0、再循环流量系数范围β,依据保证再循环阀调 整延迟造成的流量影响等于顶点间隙 △ukn0流量的50%原则,确定流量 系数限速率a,使再循环阀流量延迟时间造成的流量扰动 稳定在间隙 函数的间隙中心部位,增加再循环调节的稳定性,减少系统流量波动 及小幅 调整对再循环开度的调整,提升控制方案的稳定性,降低再循 环阀故障率。 (3)采用再循环阀实际流量曲线试验、再循环最小开度优化确 保再循环阀流量控 制的稳定性,避免再循环阀小于最小开度运行,提 高控制稳定性的同时,延长再循环阀的 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锅炉给水泵再循环系统布置图; 附图2为本发明基于转速修正的锅炉给水泵的再循环阀控制方 法SAMA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