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处理用净水装置及净水设备,一种水处理用净水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有支架和阀体,所述阀体包括立管和与立管底端连通的三通管,立管通过套箍与支架固定,立管内设有横截面为扇形的阀芯,该阀芯的转轴穿过立管顶端设有的密封阀头后与从动 全部
背景技术: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 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 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 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 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 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 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 去除。 水处理是指为使水质达到一定使用标准而采取的物理、化学措施。饮用水的最低 标准由环保部门制定。工业用水有自己的要求。水的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等物理 特性是判断水质好坏的基本标准。水的化学特性,如其酸碱度、所溶解的固体物浓度和氧气 含量等,也是判断水质的重要标准。如有些草原自然水中全溶固体物浓度高达1000毫克/ 升,而加拿大规定饮用水中全溶固体物浓度不得超过500毫克/升,许多工业用水还要求浓 度不得高于200毫克/升。这种水,即便其物理性质符合要求,也不能随便使用。 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TDS)是重要指标,市场常见用反渗透、纳滤膜或EDI进行处 理,虽然处理的水中各种杂质引起的溶解性总固体,同时也将水中的一些有益人体的所需 的微量元素去除,不利于长期饮用,且运维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用净水装置及一种净水设备,解 决了目前水处理后的溶解性总固体多采用反渗透滤除的方式对原水调节,该中方式对设备 的要求较高,造价昂贵,处理过于复杂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处理用净水装置,包 括底座安装有支架和阀体,所述阀体包括立管和与立管底端连通的三通管,立管通过套箍 与支架固定,立管内设有横截面为扇形的阀芯,该阀芯的转轴穿过立管顶端设有的密封阀 头后与从动齿轮连接。 所述支架的顶部安装有舵机,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从动 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限定,所述三通管包括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管二和管三以及与管二垂直的管 一。 4 CN 111569774 A 说 明 书 2/4 页 进一步限定,所述舵机与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底座的侧板上开设有供管一、管二和管三通过的缺口。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其中,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处理用 净水装置,还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管二(11)的进水口,用以采集所述管二(11)进水口当 前的原水状态,并形成第一采集数据输出; 第二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管三(12)的进水口,用以采集所述管三(12)进水口当 前的原水状态,并形成第二采集数据输出; 计算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用以根据所述第一采 集数据、第二采集数据、净水设置当前的第一控制数据、第二控制数据形成第三计算数据; 比较单元,获取所述第三计算数据、第三标准数据,判断所述第三计算数据是否匹 配所述第三标准数据; 控制单元,于所述第三计算数据不匹配第三标准数据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三计 算数据、第三标准数据、所述第一控制数据、所述第二控制数据形成控制参数。 优选地,上所述的一种净水设备,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采集单 元、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用以根据所述第一采集数据、第二采集数据、净水设置当前的第一 控制数据形成第三计算数据具体包括: 其中,Y为所述第三计算数据; V1为所述第一控制数据; T1为所述第一采集数据; V2为所述第二控制数据; T2为所述第二采集数据; r为所述管一的半径。 优选地,上所述的一种净水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于所述第三计算 数据不匹配第三标准数据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三计算数据、第三标准数据、所述第一控制 数据、所述第二控制数据形成控制参数; 其中, 为所述第三标准数据; V为所述控制参数。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水处理用净水装置,适用于对水处理后的溶解性总 固体调节,其具体操作为将处理后的高溶解性总固体的原水和低溶解性总固体的原水分别 通入管二和管三,然后通过舵机带动主动齿轮的旋转可带动阀芯旋转,进而实现对管二和 管三的通入比例调节,高溶解性总固体的原水和低溶解性总固体的原水在混合后即可从管 一处得到位于二者之间数值溶解性总固体的水,该种方式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实现了对原 水溶解性总固体的调节。 5 CN 111569774 A 说 明 书 3/4 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立管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管一、3立管、4套箍、5阀芯、6密封阀头、7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9舵 机、10支架、11管二、12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