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分层改良:将表土的块径调整为小于1cm,农家肥使用量大于20吨/亩;底土块径调整为小于10cm,农家肥使用量大于10吨/亩。S2:垄沟设计:挖中心沟和环沟,在中心沟的两侧聚土起垄形成多条垄带和垄沟,所述的环沟  全部
背景技术:
自1978年在河南信阳召开全国猕猴桃科研座谈会以来,猕猴桃产业在我国迎来了 蓬勃发展的40年。截止2018年,全国猕猴桃总种植面积超过24万公顷,结果面积约16万公 顷,年产量约255万吨,一跃成为我国种植面积第七的水果。在猕猴桃实际生产中,由于建园 后没有采取土壤修复,可能会导致猕猴桃树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感染根腐病、溃疡 病等,轻则死树,重则毁园;另外,生产出果品,也容易出现即食性差、不耐储存、风味口感不 稳定等品质问题,从而影响着市场价格。因此,提供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来改善猕 猴桃种植的土壤性能,进而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对于猕猴桃种植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分层改良 将表土的块径调整为小于1cm,农家肥使用量大于20吨/亩;底土块径调整为小于 10cm,农家肥使用量大于10吨/亩; 其中,表土是深度为0-30cm的土壤,底土是深度为30-80cm的土壤。 S2:垄沟设计 挖中心沟和环沟,在中心沟的两侧聚土起垄形成多条垄带和垄沟,所述的环沟的 处设置环道,所述的垄带的高度大于环道的高度,所述的环道的高度与垄沟的高度相同,所 述的环道的高度高于环沟的高度,所述的环沟的高度与中心沟的高度相同; S3:逐年修复 每年追施农家肥、种植绿肥、投放蚯蚓。 优选地,步骤S1中分层改良的具体过程如下: (1)表土剥离:使用挖掘机将表土剥离,并集中堆放到一处; (2)调整地势:使用挖掘机将底土的地势走向调整为同一个放向,即全园坡降方向 一致,坡度1-10度,以不易积水和拖拉机能上坡为原则; (3)放肥:在全园均匀地铺放农家肥; (4)深翻:使用挖掘机将全园深翻,使底土破碎至土块直径小于10cm为止,翻挖的 同时将农家肥拌匀于底土中; (5)放肥:在全园实施第二次铺放农家肥; (6)回填:使用挖掘机将表土均匀回填,并覆盖于农家肥上; (7)旋耕:使用旋耕机对全园旋耕,使表土块径小于1cm,同时使表土下的农家肥与 4 CN 111567177 A 说 明 书 2/4 页 表土充分混匀。 优选地,步骤S2中,以垄沟和环道的高度为零点,环沟的高度为-50cm,宽度为 50cm;中心沟的高度为-50cm,宽度为50cm;垄带的最大高度为40cm,垄带的宽度为2m。 优选地,步骤S2中垄沟设计的具体过程如下: (1)放线:将园地上游的积水点作为基点,顺着坡降方向,放一条中心线,然后以中 心线为基线,向两侧平移作均匀设置定植线,直至园地边界,所述的定植线为垄带的水平中 心线; (2)挖中心沟和环沟:沿着中心线挖一条中心沟,沿着园地外围,挖一条环沟; (3)起垄:以每条定植线为基线,在两侧取表土,加盖在定植线位置处,形成垄带, 垄沟和环道,所述的垄沟、中心沟和环沟形成排水系统,垄沟和环道形成作业道系统。 优选地,所述的垄带两端设计为半径90-110cm的圆弧形,供机械掉头。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3中种植的绿肥为黄豆,载苗前一个月收割后,粉碎均匀后翻 入表土中。 优选地,蚯蚓的投放量为20-30kg/亩。 优选地,每年用覆盖法追施农家肥5-10吨/亩。 优选地,栽苗后,行间种植适于弋割的绿肥,既能直接培土,为益虫和益生菌提供 生存栖息地,在园地外围种植显花植物招引昆虫,丰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使之参与土壤养 分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分层改良,可将表土的有机质含量快速提升2个百分点,进一步聚土起垄,可 使垄带的表土厚度增至40-50cm,可为猕猴桃的大部分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同时,底 土经过分层改良后,有机质含量能快速提升0.5%个百分点,且土块直径降到10cm以下,透 气性增强,既能满足部分深根系生长,还能作为表土氧气对流提供缓冲空间。分层改良适应 了猕猴桃根系生长的垂直分布特点,将农家肥的投入效力发挥到了最大价值。引入表土剥 离使分层改良成为了可能。垄沟两用的设计方案既可保障排水畅通,又可适应轻简化栽培。 通过逐年修复,每年追施农家肥、种植绿肥、投放蚯蚓、招引益虫、培养益生菌,构 建食物链,使土壤变成土壤生物种群丰富、活跃,养分可循环的“活土”,使猕猴桃园的各项 土壤指标能够逐年稳定提升。同时,采用覆盖法追施农家肥、利用蚯蚓松土可以大幅减少用 工;构建食物链,可实现以草治草、以虫治虫、以菌治菌,既能减少农家肥的投入,又能降低 病虫害风险。 采用本发明的修复方法,对土壤性能和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的具体影响如下: 1、修复前后土壤的性能指标的改变:土壤修复后,土壤经自然沉降,垄面相对于垄 沟的高度降到40cm以下,垄带逐渐形成瓦背形,与垄沟平缓相连。垄带50cm深度范围内的土 壤和垄沟20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迅速提升2%,土壤结构逐渐演化为粒径2-3mm 的团粒结构,土壤孔隙演化为有利于排斥水的毛管空隙类型,土壤的排水性、持水性和透气 性较好,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垄带50-100cm深度范围 内的土壤和垄沟20-50cm范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5%,其它理化性质也显著提高。 2、修复前后种植的猕猴桃的产量的改变:土壤修复后,在同等疏花疏果的条件下, 猕猴桃的平均单果重提升12-18%。 5 CN 111567177 A 说 明 书 3/4 页 3、修复前后种植的猕猴桃的品质的改变:土壤修复后,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果实干 物质含量提升15-20%,果实质地更加密实,风味更加独特,散发果香。 4、土壤修复后,可在实现同样栽培目标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化肥、农药和膨大剂的 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猕猴桃园的垄沟布置图; 图2中(a)、(b)分别为猕猴桃园起垄前、后土壤分层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垄带、2-环道、3-垄沟、4-环沟、5-中心沟。 具体实施例 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分层改良 (1)表土剥离:使用挖掘机将表土(30cm深度范围的土壤)剥离,并集中堆放到一 处; (2)调整地势:使用挖掘机将底土的地势走向调整为同一个放向,即全园坡降方向 一致,坡度-10度,以不易积水和拖拉机能上坡为原则; (3)放肥:在全园均匀地铺放农家肥10吨/亩,其中植物源农家肥和动物源农家肥 各5吨/亩,所含有机质总量约5吨/亩,约占底土(30-80cm深度范围的土壤)重量的0.5%; (4)深翻:使用挖掘机将全园深翻,使底土破碎至土块直径小于10cm为止,翻挖的 同时将农家肥拌匀于底土中; (5)放肥:在全园实施第二次铺放农家肥,总用量20吨/亩,其中植物源和动物源农 家肥各10吨/亩,所含有机质总量约10吨/亩,约占表土重量的2%; (6)回填:使用挖掘机将表土均匀回填,并覆盖于农家肥上; (7)旋耕:使用旋耕机对全园旋耕,使表土块径小于1cm,同时使表土下的农家肥与 表土充分混匀。 垄沟设计 (1)放线:将园地上游的积水点作为基点,顺着坡降方向,放一条中心线,然后以中 心线为基线,向两侧平移200cm,分别作为两侧的第一条定植线,继续向两侧平移,每隔 400cm放一条定植线,直至园地边界; (2)挖中心沟和环沟:沿着中心线挖一条宽度50cm的中心沟,沿着园地外围,挖一 条宽度50cm的环沟; (3)起垄:以每条定植线为基线,在两侧距离定植线100-300cm的区域取表土,加盖 在两侧距离定植线0-100cm的区域的表土上,形成宽度200cm、表土厚度40-50cm的垄带,以 及宽度200cm的垄沟和宽度300cm的环道;以垄沟和环道的高度为零点,环沟的高度为- 50cm,中心沟的高度为-50cm,垄带的最大高度为40-50cm,至此,垄沟、中心沟和环沟形成排 水系统,垄沟和环道形成作业道系统。优选地,垄带两端设计为半径90-110cm的圆弧形,供 机械掉头。 逐年修复 6 CN 111567177 A 说 明 书 4/4 页 每年追施农家肥:每年用覆盖法追施农家肥5-10吨/亩。 种植绿肥:全园撒播黄豆等时令绿肥,弋割后就地覆盖还田,栽苗前1个月收割全 部绿肥,粉碎后均匀翻入表土中。 投放蚯蚓:第一次绿肥弋割后,按20-30kg/亩的用量投放蚯蚓,使之参与土壤修 复。 栽后管理:栽苗后,行间种植适于弋割的绿肥,既能直接培土,为益虫和益生菌提 供生存栖息地,在园地外围种植显花植物招引昆虫,丰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使之参与土壤 养分循环。 7 CN 111567177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图1 图2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