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胶铁一体化的背光源、显示屏及移动设备


技术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胶铁一体化的背光源、显示屏及移动设备,包括金属框;设置在金属框内,与金属框连接的橡胶层;设置在橡胶层上,从下往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膜、导光板、第一增光膜、扩散膜、第二增光膜和遮光膜;金属框包括底面以及与底面垂直的侧面;底面和侧面  全部
背景技术:
显示屏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为其提供光线。背光源主要包括导光板和设于导 光板侧面外的线光源(如LED灯条),导光板、线光源等结构通常要被由金属构成的“铁框”支 撑固定,铁框内侧还需设置由橡胶等软质材料构成的“胶框”,用于与导光板、线光源等接 触。为简化背光源结构,现有的“胶铁一体”技术中直接将铁框和胶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 部件(背光源胶铁组件)。但是现有的胶铁一体化的背光源存在“胶框”与“铁框”之间连接稳 定性较差、散热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铁一体化的背光源、显示屏及移动设备,用以实现 在提高“胶框”与“铁框”之间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提升背光源散热效果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铁一体化的背光源,包括金属框;设置在所 述金属框内,与所述金属框连接的橡胶层;设置在所述橡胶层上,从下往上依次层叠设置的 反射膜、导光板、第一增光膜、扩散膜、第二增光膜和遮光膜;所述金属框包括底面以及与所 述底面垂直的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均设有“Y”型通孔;所述橡胶层注塑于所述金属框 和所述“Y”型通孔;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有软性线路板和遮光片;所述软性线路板面向所述 导光板的一侧设有LED灯;所述软性线路板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有导热金属薄片;所述 导热金属薄片上设有散热双面胶;所述散热双面胶与所述金属框连接。 可选地,所述金属框为矩形,所述橡胶层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框的各个角以及各 个边的中心位置;所述金属框在所述橡胶层所设位置的底面和侧面均设有所述“Y”型通孔。 可选地,所述金属框为矩形,所述橡胶层围绕所述金属框的内部设置一周,所述 “Y”型通孔均匀设置在所述金属框的底面和侧面。 可选地,所述金属框的底面远离所述橡胶层的一侧设有围绕所述“Y”型通孔设置 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LED灯的数量为一颗或者多颗。 可选地,所述遮光膜包括黑白遮光双面胶,所述黑白遮光双面胶中间区域开有窗 口用以限定可视区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上述的背光源以及与该背光源的 软性线路板连接的电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包括外壳、主板和上述的显示屏;所 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本申请能够实现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在金属框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了“Y”型通 3 CN 111583783 A 说 明 书 2/3 页 孔,橡胶层通过注塑的方式设置在金属框和“Y”型通孔中,是橡胶层与金属框的连接更加稳 定,不容易松动。在导光板的侧面设置软性线路板和遮光片,同时软性线路板位于LED灯背 面一侧设有导热金属薄片和粘接在导热金属薄片上的散热双面胶,同时散热双面胶与金属 框连接,在保证光线充分散发的同时提高了背光源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 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胶铁一体化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胶铁一体化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框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性线路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背光源;100-金属框;110-“Y”型通孔;120-凹槽;200-橡胶层;300-反射 膜;400-导光板;410-软性线路板;411-LED灯;412-导热金属薄片;413-散热双面胶;420-遮 光片;500-第一增光膜;600-扩散膜;700-第二增光膜;800-遮光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