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一种双曳引轮驱动载货电梯,包括轿厢装置、对重装置、具有曳引机的曳引系统,所述曳引机包括曳引电机、受所述曳引电机同步驱动控制的两个曳引轮,所述曳引系统还包括两组曳引绳,所述轿厢装置上部分别固定有两组轿厢返绳轮,所述对重装置上部设置有两组对重返绳轮,每 全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几乎所有的载货电梯,通常都采用单个曳引轮的曳引电机,曳引力较 小;其次在电梯空间布局中,使得对重装置的中心与轿厢装置的中心相偏移,对于前面双开 门的电梯来说,就有可能发生对重装置与一侧开门的门机发生干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曳引轮驱动载货电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曳引轮驱动载货电梯, 包括轿厢装置、对重装置、具有曳引机的曳引系统,所述曳引机包括曳引电机、受所述曳引 电机同步驱动控制的两个曳引轮,所述曳引系统还包括两组曳引绳,所述轿厢装置上部分 别固定有两组轿厢返绳轮,所述对重装置上部设置有两组对重返绳轮,每组所述曳引绳分 别绕过相应的所述曳引轮后,其两端部分别绕过相应的所述轿厢返绳轮与相应的所述对重 返绳轮后分别与井道顶部的绳头架固定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组所述曳引绳相对称地设置,并采用2:1的绕绳方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梯井道内设置均匀设置有由相对两导轨构成一组的三组轿 厢架导轨,所述轿厢装置通过三组所述轿厢架导轨滑动地设置在电梯井道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曳引电机与两个所述曳引轮之间设置有变速箱,所述变 速箱采用蜗轮蜗杆变速,所述变速箱包括蜗轮、两个分别同轴固定于所述蜗轮两侧的变速 箱输出轴,两个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与所述蜗轮一体成型形成一个整体,两个所述曳引轮分 别固定于相应的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上,且两个曳引轮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曳引电机输出轴 的轴心线的两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曳引电机对着三组所述轿厢架导轨中的中间组,所述曳 引电机输出轴的轴心线与三组所述轿厢架导轨中的中间组的导轨延伸方向相垂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轿厢返绳轮具有两个,两组所述轿厢返绳轮相对称 地设置于三组所述轿厢架导轨中的中间组的两侧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三组所述轿厢架中的中间组正对着所述对重装置的上下中心 线,每组所述对重返绳轮具有一个,两个所述对重返绳轮相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对重装置上。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 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 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 双曳引轮驱动载货电梯,两个曳引轮,实现两套对称的曳引系统,曳引力增大,适合大吨位 电梯;方便实现轿厢装置与对重装置的上下中心线相对应,空间安排更合理。 3 CN 111573483 A 说 明 书 2/3 页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电梯井道结构图; 附图2为井道平面布置图; 附图3为对重侧平面绕绳示意图; 附图4为轿厢侧平面绕绳示意图; 附图5为空间立体绕绳示意图; 附图6为立体曳引电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轿厢装置;11、轿厢返绳轮;2、对重装置;21、对重返绳轮;3、曳引系统;31、曳 引电机;32、曳引轮;33、曳引绳;4、轿厢架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