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履带比压自适应机构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履带比压自适应机构,包括机架、驱动轮、第一摆杆组件、第二摆杆组件、提升拉杆、前支重轮、后支重轮、后张紧轮和履带。本发明公开的履带比压自适应机构可使具有履带比压自适应机构的设备有更大的使用范围,在硬路面时可操纵双向油缸收缩,使机架降低,并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在田间作业的机器的底盘行走系统的 行驶性与通过性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谷物联合收割机因底盘过低,影响再生稻前一季收获 问题;深泥脚田下陷问题;收获作业与过埂及运输状态快速切换问题;主要依靠轮式拖拉机 牵引的车辆粮食转运问题。难以适应南方丘陵地块及水田的土壤条件,装载粮食的车辆易 陷入水田中不能移动,轮式拖拉机无法将其拖曳出水田,给粮食运输带来较大的麻烦。 目前采用履带式机器在田间作业仍有不少问题,例如,履带比压高的机器容易陷 入田间,而履带比压低的机器在硬路上功率损耗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履带比压自适应机构,旨在解决履带式机器在田 间作业容易陷入田间,而在硬路上功率耗损比较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履带比压自适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 括: 机架,其设置有伸缩缸; 驱动轮;可转动的连接在机架上; 第一摆杆组件,包括前上摆臂、前下摆臂和前上转动臂,所述前上摆臂的一端与所 述前下摆臂固连,另一端与所述前上转动臂铰接,所述前上摆臂和前下摆臂的相连处与所 述机架铰接; 第二摆杆组件,包括依次固连的后上摆臂、后下摆臂和后下转动臂,所述后上摆臂 和后下摆臂的相连处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后上摆臂中远离后下摆臂的一端与伸缩缸相 连; 提升拉杆,其一端与前上摆臂中远离前下摆臂的一端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后下 摆臂的臂身铰接; 前支重轮,其与前上转动臂相连并可随前上转动臂转动; 后支重轮,其与后下转动臂相连并可随后下转动臂转动; 后张紧轮,其与后下转动臂相连并可随后下转动臂转动; 推拉杆,其两端分别与前上转动臂、后下转动臂相连; 第一轮组,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一摆杆组件相连; 第二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摆杆组件相连; 履带,其环绕在驱动轮、前支重轮、后支重轮、后张紧轮、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上。 优选地,还包括行走梁,所述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行走 梁上。 3 CN 111547146 A 说 明 书 2/5 页 优选地,还包括前压摆臂,所述前上转动臂通过所述前压摆臂与所述前支重轮相 连。 优选地,还包括后压摆臂,所述后下转动臂通过所述后压摆臂与所述后支重轮、张 紧轮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有托轮和弹簧,所述托轮通过弹簧与所述后支重轮相连,所述托轮 的外壁与所述履带的内侧接触。 优选地,前下摆臂与前上转动臂的下端相连,后下摆臂和后下转动臂的下端相连, 所述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前上转动臂的上端、后下转动臂的下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摆杆组件包括第一摆臂花键轴和前下摆臂轴,所述前上摆臂和 所述前下摆臂通过第一摆臂花键轴固连,所述第一摆臂花键轴嵌套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前 下摆臂与所述前上转动臂通过前下摆臂轴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摆杆组件包括第二摆臂花键轴和后下摆臂轴,所述后上摆臂和 所述后下摆臂通过所述第二摆臂花键固连,所述第二摆臂花键轴嵌套在所述机架上,所述 后下摆臂与所述后下转动臂通过后下摆臂轴固连。 本发明公开的履带比压自适应机构可使具有该履带比压自适应机构的设备有更 大的使用范围,在硬路面时可操纵双向油缸收缩,使机架降低,并使前压摆臂、后压摆臂同 时转动上扬,相应的履带接地长度和面积减少,履带行走阻力功耗降低,同时机架的降低使 整机重心降低,从而增加机子的稳定性。在坑洼深泥脚软地面时可操纵双向油缸伸长,使机 架升高,并使前压摆臂、后压摆臂同时转动下压,相应的履带接地长度和面积增大,履带接 地比压降低,防止整机沉陷,同时机架1升高造成整机底盘升高,提高了机子的田间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履带比压自适应机构中伸缩缸缩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履带比压自适应机构中伸缩缸伸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前上摆臂,3-提升拉杆,4-双向油缸,5-后上摆臂,6-第二摆臂花 键轴,7-后下摆臂,8-后下摆臂轴,9-后压摆臂,10-履带,11-后张紧轮,13-后支重轮,14-后 下转动臂,15-尾导向杆,16-推拉杆,17-行走梁,18-前上转动臂,19-前下摆臂轴,20-前压 摆臂,21-前支重轮,22-驱动轮,24-托轮,25-弹簧26-前下摆臂,27-第一摆臂花键轴,28-第 一滚轮,29-第二滚轮30-第一摆杆组件,31-第二摆杆组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