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反向腹腔镜切口缝合器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向腹腔镜切口缝合器,包括镊式持针柄与缝合器前部针端结构。针端采用“U”型结构,从腹壁内层腹膜向外侧肌层、皮下组织缝合。有效的解决了肥胖、腹壁厚患者缝合困难问题。发明使用方便,镊式操作手柄,操作舒适、操作者更易掌握,同时缝合过程无需腹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数据显示我国近70-80% 腹部手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手术操作必须通过穿刺锥在腹壁建立通道。目前穿刺 锥规格为  5mm-15mm,对大于5mm均腹壁穿刺孔,为避免出血及切口疝的发生,必须缝合腹膜 及筋膜层。传统弧形针缝合针对于这种小切口尤其肥胖、腹壁厚患者无法完成。现有腹部切 口缝合器通常采用从外向里穿刺置器的方式工作,即从皮下组织、肌层向腹腔腹膜层穿刺 缝合。例如,中国专利CN00 21 3 86 8 .9“腹腔镜手术腹壁穿孔缝合针”、中国专利 201010532057.8“腹腔镜穿刺切口肌肉缝合针”、中国专利201120480595.7“腹腔镜腹壁切 口深层缝合针”、中国专利  201320633635.6“腹腔镜腹壁切口缝合针”。此类缝合的方式存 在着缺陷。由于缝合需先经腹壁由外向里穿刺,穿刺过程无法很好的固定,存在缝合位置偏 差、精度差,必要时需反复穿刺的缺点。另外,由于无法解决穿刺过程经腹壁切口漏气现象, 腹腔内压力降低、操作空间减小,腹腔镜无法很好的进行监护,存在穿刺损伤腹腔器官风 险。公告号为CN  205006913  U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解决了穿刺固定、腹壁漏气现象, 但操作复杂,同样存在缝合位置偏差,精度差,必要时需反复穿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缝合精度差、手术安全性低、操作复杂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 种反向缝合方式,提高缝合的精度,很好的避免了缝合中常见的缝合位置偏差问题。同时钩 式反向缝合操作简单、缝合速度快、不易漏气,解决了现有缝合器的弊端,使操作更加简便、 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U”型缝合针,从腹壁内层腹膜 向外侧肌层、皮下组织缝合,可准确定位、精准缝合组织深处出血点。缝合针经腹壁穿刺孔 缝合过程迅速,腹壁可自然闭合,避免了缝合过程漏气、腹腔内压力降低、操作空间减小情 况,缝合全过程可腹腔镜监护下进行,提高了手术安全。同时镊子样式操作手柄,操作舒适、 操作者更易掌握、操作也更加简捷。“U”型缝合针前端与镊式操作手柄同侧臂可自然闭合, 避免了出入腹壁过程刮带腹壁组织风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缝合器采用反向的方式缝合,有效地消除了传统缝 合器在缝合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气、腹腔压力降低和缝合定位差、缝合存在偏差、操作复杂的 缺陷。降低了缝合难度,提高了缝合安全性,使缝合更加迅速、缝合质量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3 CN 111544067 A 说 明 书 2/2 页 图2为本发明侧面示意图; 图3为缝合器缝合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缝合线穿线孔,2.缝合端闭合结构,3.缝合线,4.镊式持针柄,5.缝合器前 部针端结构,6.腹壁缝合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