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汽轮机弧形叶的制造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轮机弧形叶的制造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背面与支撑壳体的正面相接触,所述卡接块的内部活动套  全部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将蒸汽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也称蒸汽透平,主要用于 发电用原动机制作或者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制作之中,另外汽轮机还可以用 于蒸汽涡轮排气或中间蒸汽供应,满足生产和生活供热需求,汽轮机分为转动部分和静止 部分,转动部分总称为转子,包括主轴叶轮、动叶片和联轴器等,是汽轮机最主要的部件之 一,起着工质能量转换及扭矩传递任务,其中叶轮是用来装置叶片并传递气流力在叶栅上 产生的扭矩;动叶片是在汽轮机工作过程中随汽轮机转子一同旋转的叶片,也称为工作叶 片,动叶片一般安装在叶轮或转鼓上,由多个叶片组成动叶栅,其作用是将蒸汽热能转换为 动能,再将动能转换为汽轮机转子的机械能,从而使转子旋转。 现有的汽轮机弧形叶为了提高其高效的工作效率及容量,需要对弧形叶的叶片增 加长度,但是随着弧形叶的叶片长度的增加,从而造成弧形叶片部的扭转量增大,这样弧形 叶的中心线与圆周方向构成的角度就会变小,因而形成镶入部的区域变窄,从而不易确保 弧形叶的刚性问题,导致弧形叶片的刚度降低,且现有的汽轮机弧形叶制造装置在对弧形 叶进行加工时,需其底部的固定件是固定的,这样就会造成叶片外侧的固定板和卡接块产 生共振的现象,因此会对弧叶片及固定的板块造成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轮机弧形叶 的制造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轮机弧形叶的制造装置,具备提高了弧形叶刚性的优点,解 决了现有的汽轮机弧形叶为了提高其高效的工作效率及容量,需要对弧形叶的叶片增加长 度,但是随着弧形叶的叶片长度的增加,从而造成弧形叶片部的扭转量增大,这样弧形叶的 中心线与圆周方向构成的角度就会变小,因而形成镶入部的区域变窄,从而不易确保弧形 叶的刚性问题,导致弧形叶片的刚度降低,且现有的汽轮机弧形叶制造装置在对弧形叶进 行加工时,需其底部的固定件是固定的,这样就会造成叶片外侧的固定板和卡接块产生共 振的现象,因此会对弧叶片及固定的板块造成损坏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轮机弧形叶的制造 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设置 有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背面与支撑壳体的正 面相接触,所述卡接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弧叶机构,所述卡接块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 接板,所述卡接块的内部开设有油孔,所述油孔位于弧叶机构的左下方,所述固定板的中部 开设有垂直槽,所述垂直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有调控装置,所述支撑壳体的底部活动套接 有调节螺栓。 可选的,所述调控装置包括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贯穿调整垫片并延伸至 3 CN 111571254 A 说 明 书 2/4 页 调整垫片的内部,所述调控装置的顶端与调整垫片的内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依次贯穿固定板和垂直槽并延伸至垂直槽的内部,所 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以支撑杆竖直方向的中线为对 称轴相互对称,两个所述限位块依次贯穿垂直槽内腔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垂直槽的内部, 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反一侧与垂直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开设有内螺孔。 可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顶部依次贯穿固定板、垂直槽和内螺孔并延伸至内螺孔 的内部,所述调节螺栓的外表面与内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弧叶机构包括有叶片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弧叶块,所述弧叶块的顶 部固定连接有凸起块,所述弧叶块的右侧开设有镶入部,所述镶入部的顶端所形成的锐角 为六十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轮机弧形叶的制造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轮机弧形叶的制造装置,通过叶片部、弧叶块和镶入部之间的配合,将相邻 的两个弧叶机构利用旋转时的扭转恢复力接触连接,降低叶片部的扭转量,提高了弧叶块 中心线与邻叶之间的夹角,增加两个弧叶机构接触处的面积,提高了弧形叶的刚性。 2、该汽轮机弧形叶的制造装置,通过垂直槽、调控装置和调节螺栓之间的配合,转 动调节螺栓利用调节螺栓与调控装置上的内螺孔螺纹连接,对调整垫片的位置进行定点调 节,避免调整垫片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而产生共振的现象,对弧形叶和固定块起到保护 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弧叶机构的侧面半剖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壳体;2、固定板;3、调整垫片;4、卡接块;5、弧叶机构;51、叶片部;52、 弧叶块;53、凸起块;54、镶入部;6、卡接板;7、油孔;8、垂直槽;9、调控装置;91、支撑杆;92、 内螺孔;93、限位块;10、调节螺栓。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