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人脸识别装置的B柱结构,包括B柱本体,所述B柱本体包括安装组件、从外到内依次通过安装组件连接的侧围外板、加强板组件和内板组件,所述加强板组件包括边梁加强板、B柱加强板,所述内板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边梁内板、B柱内板,所述B柱 全部
背景技术:
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智能化,人机互动要求越 来越高,对碰撞安全等性能的认识越来越深,特别是在万物智能化的时代,汽车各方面智能 化需求尤为突出,目前国内上市车基本没有在B柱上安装智能人脸识别系统。B柱一般上端 连接顶边梁、下端连接外门槛,当在B柱上安装智能人脸识别系统时,考虑到人机便利性,人 脸识别装置需装配到B柱上端位置,这就需要B柱上端开安装过孔,但开孔区域在车内人机 上刚好对的是驾驶员头部最重要保护的区域,此区域对侧碰和柱碰要求极高,难以保证在 此区域安装人脸识别,又能满足碰撞要求。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款带人脸识别和密码输入的B柱饰板”,其公告 号CN110723105A,包括人脸识别装置以及密码盘,面板盖安装在结构支撑板上,面板盖在人 脸识别装置位置向外部凸出与结构支撑板形成有容纳腔,人脸识别装置安装在容纳腔中; 密码盘包括有电容屏和透光板,透光板贴合电容屏,面板盖定位电容屏和透光板;密码盘上 设有用于解锁的数字键和锁定按钮,B柱饰板上用于检测解锁状态的人脸识别灯,所述人脸 识别装置、密码盘以及人脸识别灯耦接控制器。虽然B柱饰板上安装了人别识别装置,但是 在该发明中并没有解决B柱刚度问题,难以满足B柱碰撞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在B柱上安装人脸识别装置后难以保证B柱碰撞要 求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安装人脸识别装置的B柱结构,在B柱外侧安装人脸识别装置使车 辆智能化的同时满足B柱强度刚度要求,提高车辆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安装人脸识别装置的B柱结构,包括B柱本体,所述B柱本体包括安装组件、从 外到内依次通过安装组件连接的侧围外板、加强板组件和内板组件,所述加强板组件包括 边梁加强板、B柱加强板,所述内板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边梁内板、B柱内板,所述 加强组件还包括人脸识别加强板,所述人脸识别加强板固定在B柱加强板和B柱内板之间; 所述B柱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人脸识别装置的安装槽和用于提高B柱本体强度的双重加 强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B柱上的安装槽用于安装人脸识别装置中的摄像头,使车辆B柱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使车辆智能化;加强组件的设置用于提高B柱本体的强度,而在加强组 件上增设人脸识别加强板有利于在B柱上开孔安装人脸识别装置后进一步提高B柱本体的 刚度,使B柱受到侧碰和柱碰时,减少变形量,从而对驾驶员头部进行保护,提高车辆的安全 性。另外,双重加强结构的设置也是为了在B柱开孔安装人脸识别装置后提高B柱刚度,提高 车辆的安全性。 3 CN 111547138 A 说 明 书 2/5 页 作为优选,所述双重加强结构包括第一重抗侵入结构,所述第一重抗侵入结构包 括设置在B柱本体下端靠近外门槛上边缘位置上的弱化沟状结构。 由于B柱上端靠近驾驶员的头部,因此加强B柱上端的强度对提高车辆安全性很重 要,第一重抗侵入结构是减少B柱上部的侵入量,从而避免B柱上部对驾驶员头部造成严重 伤害,其中弱化沟状结构的设置使B柱在受到侧撞和柱碰时,B柱呈明显的钟摆变形模式,即 B柱本体的下部侵入量较大、上部侵入量较小,上部侵入量的减少就降低了B柱上端变形对 驾驶员头部造成的伤害,提高了B柱侧撞性能,进而提高了车辆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双重加强结构包括第二重抗变形结构,所述第二重抗变形结构包 括设置在人脸识别加强板上的第一凹槽、设置在B柱内板上的第二凹槽和设置在第二凹槽 上凸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同向设置,所述凸面结构设置在第二凹槽靠近第一 凹槽的底面上。 第二重抗变形结构的设置用于提高B柱本体的抗变形能力,其中第一凹槽和凸面 结构形成对立抗变形结构,在发生碰撞时,人脸识别加强板上的第一凹槽首先发生变形,第 一凹槽变形后与第二凹槽上的凸面结构接触,并将力传递到凸面结构上,而B柱内板具有较 好的抗变形能力,能有效抵御外力侵入,即凸面结构不易变形,从而就提高了B柱本体的侧 碰性能。 作为优选,在所述凸面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间距H。 间距H的设置便于在B柱受到侧撞或者柱碰时,人脸识别加强板首先发生变形,吸 收一部分的能量,当变形到间距H时,人脸识别加强板与B柱内板接触,人脸识别加强板将力 传递到B柱内板上,其中间距H的设置降低了人脸识别加强板所传递到B柱内板上的力的大 小,而B柱内板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便有效的抵御外力侵入,从而提高了B柱上端的侧撞 性能,进而提高车辆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B柱加强板和B柱内板分别设为热成型超高强度钢。 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分别设置为热成型高强度钢有利于使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 具有很好的抗变形能力,有效抵御外力侵入。 作为优选,所述B柱内板、人脸识别加强板和边梁内板在连接处重合搭接。 B柱内板、人脸识别加强板和边梁内板的重合搭接,有利于增大接头区域的抗变形 能力,也使B柱本体的刚度大大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B柱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搭接部,在所述边梁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 搭接部,所述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两面搭接。 将B柱加强板和边梁加强板设置为两面搭接的结构,便于其在安装时确定安装位 置,便于B柱加强板和边梁加强板之间的固定,并提高其安装牢固度,另外两面搭接的方式 使结构区域抗变形能力及刚度大大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搭接部设置为“Z”型结构,第二搭接部设置为与第一搭接部配 合的“Z”型结构,所述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上分别设置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 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设置有间距D。 将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分别设置为“Z”型结构有利于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 部更好地装配,而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的间距D的设置便于使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 部所搭接的两个面更好地贴合固定。 4 CN 111547138 A 说 明 书 3/5 页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B柱外侧安装人脸识别装置使车辆智能化的同时满足B柱强度刚度要求,提高车 辆安全性; (2)双重加强结构的设置有效提高了B柱的强度; (3)弱化沟状结构的设置使B柱在受到侧撞和柱碰时,B柱呈明显的钟摆变形模式,减少 了上部侵入量,提高了B柱侧撞性能,进而提高了车辆安全性; (4)第一凹槽与凸面结构形成一个对立抗变形结构,有效抵御外力侵入,减少了B柱的 变形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安装人脸识别装置的B柱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B柱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B柱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剖面A-A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剖面B-B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B柱结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B柱本体 2、侧围外板 3、弱化沟状结构 4、外门槛 5、B柱内板 501、B柱 上内板 502、B柱下内板 503、第二凹槽 504、凸面结构 6、人脸识别加强板 601、第一 凹槽 7、边梁内板 8、边梁加强板 801、第二搭接部 802、第二斜面 9、B柱加强板 901、第一搭接部 902、第一斜面 10、安装槽 11、B柱加强板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