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一种多维WO3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草酸钾和钨酸钠制备混合溶液,通过加入稀盐酸调控溶液pH值,配制一维WO3纳米棒前驱体反应液,随后利用水热反应和热处理制得一维WO3纳米棒薄膜;然后采用钨酸钠、稀盐酸和草酸铵制备二维WO3纳米片前驱体反应液, 全部
背景技术:
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进步,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 展,伴随而来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以及对能源消耗速度的迅速提升。电致变色玻璃利 用外加电场使材料变色,从而达到对可见光的主动动态控制,由此实现太阳辐射能透过率 的部分动态调节,是目前最有希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节能智能玻璃。由于电致变色 材料具有驱动电压低、双稳态、对比度高、成本低、没有视盲角、工作温度范围广等优点,因 此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1980年以来,电致变色器件被广泛研究,Granqvist 等人提出Smart Window的概念;1999年,德国德累斯顿的Stadt Sparkasse储蓄银行第一次 使用了电致变色玻璃外墙;2004年,英国伦敦的瑞士再保险大厦玻璃幕墙使用了电致变色 技术;2008年,波音787梦想客机客舱窗玻璃淘汰了机械式舷窗遮阳板,采用了电致变色玻 璃。电致变色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并开始被广泛应用。 电致变色玻璃系统主要包括电源、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储存层。 其中电致变色层是整个电致变色玻璃器件中最重要的核心功能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 致变色玻璃器件的性能。对电致变色材料的基本要求是在褪色态有较高的光透过率,在着 色态具有良好的吸收或者反射特性,即具有较高的光调制幅度,另外,应具有较好的循环稳 定性、较高的变色效率和较快的电致变色响应速度。电致变色材料主要包括无机电致变色 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普鲁士蓝)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又可分为还原 态着色电致变色材料(如W、Mo、V、Nb和Ti的氧化物)和氧化态着色电致变色材料(如Ir、Rh、 Ni和Co等的氧化物)。有些材料(如V、Co和Rh的氧化物)在氧化态和还原态均会呈现不同的 颜色。普鲁士蓝也是一种具有多种变色特性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能在暗蓝色、透明无色 (还原态)和淡绿色(氧化态)等颜色之间进行转变。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包括氧化还原型化合 物(如紫罗精),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噻吩)和金属有机螯合物(如酞花菁)。其中,氧化钨 (WO3)因其具有着色效率高、可逆性好、可见光调节范围大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 最具潜力的电致变色材料。近些年来,对WO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掺杂改性和微观形貌 调控等方面,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进展。但仍面临着着色效率低、响应时间慢、循环寿命低 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维WO3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 备方法,利用一维WO3纳米棒和二维WO3纳米片的各自优势,合成出复合结构的WO3电致变色 薄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WO3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顺序 3 CN 111592235 A 说 明 书 2/4 页 进行的下列步骤: 1)将草酸钾溶于去离子水中而制成草酸钾溶液,然后将钨酸钠溶解于上述草酸钾 溶液中,边搅拌边滴加稀盐酸而将溶液的pH值调至酸性,由此配制成一维WO3纳米棒前驱体 反应液; 2)将洁净的FTO导电玻璃(FTO导电玻璃为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放入水热 釜内胆中,并加入上述一维WO3纳米棒前驱体反应液,进行水热反应,再将反应后的FTO导电 玻璃进行热处理,由此在FTO导电玻璃表面形成一维WO3纳米棒薄膜; 3)将钨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而制成钨酸钠溶液,随后边搅拌边向钨酸钠溶液中滴 加稀盐酸而形成浑浊溶液,再将草酸铵加入到上述浑浊溶液中,搅拌至澄清,由此配制成二 维WO3纳米片前驱体反应液; 4)将上述表面形成有一维WO3纳米棒薄膜的FTO导电玻璃放入水热釜内胆中,并加 入上述二维WO3纳米片前驱体反应液,进行水热反应,再将反应后的FTO导电玻璃进行热处 理,最终在FTO导电玻璃表面形成一维WO3纳米棒和二维WO3纳米片复合的电致变色薄膜。 在步骤1)中,所述的草酸钾和钨酸钠的浓度分别为0.010~0 .014M和0 .080~ 0.084M,一维WO3纳米棒前驱体反应液的pH值为0.98~1.02。 在步骤2)中,所述的水热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75~185℃和22~26h,热处理 温度为500~550℃。 在步骤3)中,所述的钨酸钠和草酸铵的浓度分别为0.022~0 .024M和0 .035~ 0.045M。 在步骤4)中,所述的水热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15~125℃和11~13h,热处理 温度为350~400℃。 本发明提供的多维WO3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合一 维WO3纳米棒和二维WO3纳米片的各自优势,利用其较快的电子输运、高比表面积、多孔通道 以及为反应提供更多活性位点,使WO3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呈现出极快的电致变色响应和高 的着色效率,着色和褪色时间分别为4.5s和3.7s,着色效率为63.1cm2·C-1。另外,制备方法 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多维WO3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