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排球发球训练器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球发球训练器。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投放口和出球口,投放口和出球口之间连接有波纹管和L型管道,L型管道上设置有锤击通孔,L型管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装配有第一杠杆,第二支架上装配有第二杠杆;第一杠杆的一端设置有击锤  全部
背景技术:
排球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目前排球的训练主要采用对抗的形式,这种对抗训练 比较适合多人的情况,而并不能满足单人训练或初学者的训练。这不利于排球的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排球发球训练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排球训练只能以对抗训练 的形式进行,不能满足单人训练或初学者的训练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排球发球训练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投放排球的投放口, 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出球口,所述投放口和出球口之间连接有波纹管和L型管道,所述波 纹管的一端与投放口连通、另一端与L型管道连通,所述L型管道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 所述第一管部与波纹管连通并倾斜向下,所述第二管部倾斜向上并与出球口连通,所述第 一管部上设置有供排球部分漏出的锤击通孔,所述L型管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 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转动装配有第一杠杆,所述第二支架上转动装配有第二杠杆,所述第 一杠杆的转动中心要高于第二杠杆的转动中心;第一杠杆的一端设置有击锤,所述击锤用 于从锤击通孔处撞击排球,第一杠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杠杆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弹簧,所述第 二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受力部,所述外壳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冲击弹性受力部、以实 现击锤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置有挡止结构,所述挡止结构用于挡止限位 第二杠杆、以使弹性受力部正对驱动机构;所述击锤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缓震并限制击锤摆 动的第一缓震结构,所述弹性受力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缓震并限制弹性受力部摆动的第二 缓震结构;所述外壳的底部前侧还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外壳的底部后侧还设置有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外壳底部铰接、另一端转动装配有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杆和外壳之间 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杆倾斜角度的伸缩杆;还包括控制装置和输入模块,所述驱动机构、 伸缩杆、输入模块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震结构包括外桶,所述外桶内导向滑移装配有滑块,所述滑 块和外桶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垫为锥型,第一减震垫尺寸较小的一端朝向击锤,尺寸较 大的一端用于与滑块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摆动板,所述摆动板的一侧与外壳铰接,所述摆动板 和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摆动板横置在第二弹簧和弹性受力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块立板,所述立板之间连接安装平板,所述安装平 板上设置有减震挡块,所述减震挡块用于与第一杠杆挡止限位、以避免击锤与L型管道发生 3 CN 111544880 A 说 明 书 2/6 页 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至少有两个,各第一滚轮均间隔设置在滚轮转轴上,所述 滚轮转轴与外壳转动装配,所述外壳上还螺纹装配有顶止件,所述顶止件用于与滚轮转轴 顶压接触、以实现对第一滚轮的锁死。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转轴的外周侧设置有滚花,所述顶止件的端部设置有增摩垫。 进一步地,所述挡止结构包括供第二杠杆横向插入的U型槽,所述U型槽内导向滑 移装配有滑板,所述滑板和U型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滑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第 二减震垫。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和U型槽的槽底之间还填充有吸震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的两侧转动装配有滑轮,所述U型槽的两侧槽壁内均设置有供 对应滑轮滑动的导向滑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 训练时,首先将排球从投放口放入,由于第二管部具有倾斜向上的倾斜角度,第一个进入L 型管道的排球会滞留在L型管道的弯折处,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冲击弹性受力部,此时弹性受 力部会上行,第二杠杆的另一端会下行,从而拉动传动弹簧,传动弹簧会拉动第一杠杆的对 应端下行,设置在第一杠杆另一端的击锤会摆动,从而将锤击通孔处的排球击出,实现了排 球的自动发球。当需要调整发球角度时,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即可实现对支撑杆倾斜角 度的调节,进而能够实现对第二管部倾斜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了对发球角度的调整。 本发明中波纹管的设置,使得L型管道和投放口之间是柔性连接的,这样能够减缓 对投放口的振动。 本发明中第一减震结构能够在击锤向下摆动时与击锤发生挡止,从而起到缓冲击 锤下行动能的作用,此外还能够起到挡止限位击锤的作用。 本发明中第二减震结构能够在弹性受力部上行时与弹性受力部发生挡止,从而起 到缓冲弹性受力部动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第一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锤击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安装平板和减震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挡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排球发球训练器的顶止件和滚轮转轴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投放口,3-排球,4-出球口,5-波纹管,6-L型管道,7-击锤,8-传动 弹簧,9-第二支架,10-弹性受力部,11-驱动机构,12-第二弹簧,13-摆动板,14-第一支架, 15-输入模块,16-第一减震结构,17-伸缩杆,18-支撑杆,19-第二滚轮,20-控制装置,21-第 4 CN 111544880 A 说 明 书 3/6 页 一滚轮,22-顶止件,23-第一减震垫,24-滑块,25-第一弹簧,26-锤击通孔,27-安装平板, 28-减震挡块,29-立板,30-第一转轴,31-导向滑槽,32-第二减震垫,33-滑轮,34-滑板,35- 第三弹簧,36-吸震材料,37-增摩垫,38-滚花。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