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一种无叶风扇,包括内设送风机构的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风道构件,风道构件内纵向设置有至少一条连通送风机构的送风风道,风道构件上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连通送风风道的出风口,所述风道构件内对应出风口横向设置有导风套筒,导风套筒内设有连通出风口和送风风道的导风通 全部
背景技术:
无叶风扇结构大部分包括内置送风系统的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呈环形的送风 构件,送风构件内设置有与送风系统连通的送风风道,送风构件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连 通送风风道并呈上下排列的出风口。 但是目前该结构的无叶风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风口直接与送风风道连通,因 此位于送风风道中部的部分出风口由于送风风道内的风压能够实现水平直吹送风,使无叶 风扇的送风距离达到6米或以上,但是越靠近送风系统出风端的部分出风口,由于送风风道 内的气流是从下往上竖直流动以及该部分出风口最靠近送风系统的出风端,因此当气流排 出侧向设置的出风口时受到的作用力会导致该部分排出的气流向上倾斜流动以及排出的 气流速度更快,形成风墙,导致送风构件中部的水平流动的气流被阻挡并改变原先气流排 出的方向呈向上倾斜流动,当送风距离在1-3米范围内,该情况不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但 是该情况造成送风距离难以达到6米或以上时。 还有气流在送风风道内流动时,相对送风系统出风端的距离越远,气流的气压以 及速度会逐渐减少,当气流的送风距离在流经所有出风口后,送风风道的末端还有一段多 余的流动距离,该段多余的流动距离由于气流被拦截,因此气流在该段流动距离内的气压 会有所增大,但是部分靠近该段流动距离的出风口由于远离送风系统出风端,因此由于气 压和速度不足导致该部分的出风口在排出气流时只会形成向四周扩散的空气并形成紊流, 影响无叶风扇的送风距离(上述情况可参照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无叶风 扇,其作用是使无叶风扇的各个出风口排出的气流保持均压以及水平流动方向,提高无叶 风扇的送风距离。 一种无叶风扇,包括内设送风机构的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风道构件,风道构件 内纵向设置有至少一条连通送风机构的送风风道,风道构件上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连通送风 风道的出风口,所述风道构件内对应出风口横向设置有导风套筒,导风套筒内设有连通出 风口和送风风道的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轴向线平行于水平面,靠近送风风道进风端的部 分导风套筒对应送风风道的端口处设置有挡风板,该部分的导风套筒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导 风通道和送风风道的气流侧入口。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送风机构的排风端至送风风道之间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空气导流腔和缓冲过 渡腔,空气导流腔到缓冲过渡腔的流动截面积呈跳跃式增长。 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包括轮缘、固定盘以及周向设置于轮 4 CN 111594470 A 说 明 书 2/7 页 缘与固定盘之间的多个风叶,多个风叶由内往外方向呈抛物线延伸,每个风叶包括沿延伸 方向设置的头部和尾段,且风叶的尾段逐渐弯曲摆离风叶头部始点相接的径向线。 所述风叶的尾段宽度沿延伸方向逐渐减少,相邻的两风叶之间构成空气流道,空 气流道的宽度由空气流道的进风端往出风端方向逐渐减少。 所述风叶包括内缘面、外缘面以及连接内缘面和外缘面的迎风面以及背风面,迎 风面相对空气流道呈凸弧设置,背风面相对空气流道呈凹弧设置,且迎风面与背风面之间 的间距由内缘面往外缘面方向逐渐减少。 所述风叶包括为头部的第一曲率段和尾段的第二曲率段,迎风面和背风面对应第 一曲率段的曲率为R1和R2,迎风面和背风面对应第二曲率段的曲率为R3和R4,其中R1<R3 以及R2<R4。 所述固定盘包括连接若干块风叶的固定环,固定环的中心部向离心风轮的进风侧 方向延伸有呈喇叭状的固定凸起盘,固定凸起盘的外表面呈下凹弧形状,固定凸起盘的中 心轴线开设有与动力源连接的轴孔,固定凸起盘沿轴孔的外周等间开设有若干个吸风孔。 所述送风风道的送风末端设置有截流板,最高位的出风口紧靠在截流板的下方。 所述风道构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前壳部件和后壳部件; 所述前壳部件包括第一外壳体和第一内壳体,第一内壳体与第一外壳体相接合并罩设 在第一外壳体的前端面和内环面; 所述后壳部件包括第二外壳体和第二内壳体,第二内壳体与第二外壳体相接合并罩设 在第二外壳体的前端面和内环面,第一外壳体与第二外壳体相接合形成两条位于两者之间 呈左右竖直设置的送风风道以及设置在风道构件底部呈扁平形的缓冲过渡腔,若干个出风 口沿高度方向上下整齐排列在前壳部件上。 所述第一内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沿出风口的边缘向内侧水平延伸有构成 导风套筒其中一部分的内侧板、上侧板以及下侧板,内侧板与上侧板和下侧板相接构成 “匚”形结构,相邻的两“匚”形结构之间形成分隔槽a; 所述第一外壳体内对应出风口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矩形通道,所述“匚”形结构插 接入矩形通道内并与相近的通道内壁面形成间隙配合,矩形通道的外侧壁与内侧板、上侧 板以及下侧板组成导风套筒。 靠近送风风道进风端的部分矩形通道对应送风风道的端口处一体式设置有挡风 板,该部分的矩形通道的外侧壁开设有气流侧入口。 所述第一外壳体包括内衬板a和外衬板b,内衬板a和外衬板b的一端通过若干个块 水平设置的格栅板c相连接,上下两块格栅板c与内衬板a和外衬板b之间形成多个上下紧密 设置的矩形通道,所述格栅板c插接在对应的分隔槽a内。 所述送风机构的排风端轴向连接有送风套筒,送风套筒内设置有空气导流腔,所 述风道构件的底面靠向中心部开设有进风口,两条送风风道设置在进风口的左右两侧,所 述进风口向下延伸有适配送风套筒形状的连接套筒,所述送风套筒的上端部插接在连接套 筒内,使空气导流腔和缓冲过渡腔导通。 所述风道构件对应送风风道与缓冲过渡腔之间的内环壁设置有空气导流弧面。 所述缓冲过渡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或者类圆形状,送风套筒呈圆形直筒状或矩形直 筒状,所述缓冲过渡腔的宽度为L1,空气导流腔的宽度为L2,且2.5 L2≤L1≤4.5 L2。 5 CN 111594470 A 说 明 书 3/7 页 所述缓冲过渡腔的主体高度为H1,空气导流腔的高度为H2,且3H1≤H2≤6H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一种无叶风扇,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结构的无叶风扇使沿高度设置的 各个出风口排出的气流保持均匀以及水平流动方向,防止对相邻出风口排风方向进行干 扰,能够提高无叶风扇的送风距离。 (2)本发明一种无叶风扇,该结构的无叶风扇将空气从送风机构的排气端排出空 气导流腔形成气流后,空气沿空气导流腔高速流向缓冲过渡腔,当流至缓冲过渡腔时流动 截面积瞬间增大,使空气快速分散,降低气流的速度,解决无叶风扇因高速气流产生的噪音 问题。 (3)本发明一种无叶风扇,该结构的离心风轮相对常规风轮,其风叶形状是从中心 到边沿逐渐变窄,能够获得更佳的动平衡,在进行动平衡测试中,极小情况需要校准,能够 省去传统风轮在校准时增加配重块调整,而且能够减少流道面积,另外该结构的风叶形成 的空气流道的长度增加,相对于传统风轮做功时间延长,使出风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