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减少打鼾的可调式下颌托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打鼾的可调式下颌托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头戴组件和设置在头戴组件下端的下颌托组件,头戴组件以利于打鼾病人进行穿戴,所述下颌托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U形状托架,所述托架的前端两侧边的底面固联有一对用于分别设置在头部两侧下颌骨下方的托板,每块托  全部
背景技术:
: 众所周知的,小下颌畸形通常会伴有呼吸道狭窄:患者会出现晚上打鼾的现象,对健康 有不好的影响,造成呼吸道狭窄、呼吸阻塞,这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传统的小下颌畸形的治 疗方式以手术治疗或者使用可调式、可摘式的Herbst矫治器,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价格昂贵 的问题。在医学上,若是能将下颌骨水平前移5-7mm,可改善口咽腔狭窄面积20~30%,这是 已经被国内外专家研究证实。因此,如何实现打鼾病人的下颌骨水平前移5-7mm,成为亟需 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减少打鼾的可调式下颌托及其工作方法,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减少打鼾病人出现打鼾 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打鼾的可调式下颌托,包 括头戴组件和设置在头戴组件下端的下颌托组件,所述下颌托组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的 前端固联有一对用于分别设置在头部两侧下颌骨下方的托板,每块托板上设置有用于与下 颌骨相接触的下颌骨推板,所述下颌骨推板由膨胀件膨胀后推动沿前后方向滑动,以推动 下颌骨向前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顶面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滑槽,所述下颌骨推板的 下端伸入水平滑槽内且与水平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滑槽的后端内部设有复位弹簧,所 述复位弹簧的后端与水平滑槽的后端面固联、前端与下颌骨推板的下端固联,用于拉动下 颌骨推板向后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推进组件为膨胀件,所述膨胀件设于下颌骨推板的后端与托架的 前端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件包括至少一个沿前后方向并排布置的气囊或者至少一个沿 前后方向并排布置的水囊,每个气囊均经由气管与一气泵相连接,每个水囊均经由水管与 一水泵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颌骨推板由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的下颌骨推块组成,位于 后方的下颌骨推块与托架的前端面之间和相邻两个下颌骨推块之间均设有推进组件,所述 推进组件为膨胀件。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件为气囊或者水囊,所述气囊经气管与气泵相连接,所述水囊 经水管与水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颌骨推板与水平滑槽的形状均与头部下颌骨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滑槽的一侧壁沿前后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每个安装 孔内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安装孔的孔底之间抵接有压缩弹簧;所述下颌骨推板的 后端一侧壁设有以利于限位块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伸入的限位孔。 3 CN 111588535 A 说 明 书 2/4 页 进一步的,所述头戴组件包括头套,所述头套的下端与托板和托架的顶面固联,头 套的侧壁与膨胀件的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以利于膨胀件的动力输送管穿过的通孔。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打鼾的可调式下颌托的工作方法,工 作时,打鼾病人将头戴组件穿戴在头部上,一对托板分别位于头部两侧下颌骨的下方,接着 气囊或水囊膨胀变形,利用气囊或水囊的膨胀变形量推动下颌骨推板往前滑动,下颌骨推 板往前滑动的同时推动下颌骨水平向前移动,以扩大打鼾病人的口咽腔,进而减少打鼾病 人打鼾;当气囊或水囊恢复至原状时,下颌骨推板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向后滑动,使得下颌 骨向后移动至初始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利用气囊或水囊的膨胀 作为动力来推动下颌骨水平前移,以扩大口咽腔,有效减少打鼾,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下颌骨推板与托板的配合构造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中: 1-头戴组件;2-下颌托组件;3-托架;4-托板;5-下颌骨推板;6-水平滑槽;7-复位弹簧; 8-膨胀件;9-气囊;10-水囊;11-气管;12-水管;13-头套;14-避让孔;15-通孔;16-下颌骨推 块;17-挂孔;18-安装孔;19-限位块;20-压缩弹簧;21-限位孔;22-连接板;23-顶推膨胀件; 24-头部;241-下颌骨;242-下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