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喷气织机收卷系统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织机收卷系统,涉及织机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架体、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的收卷辊以及驱动收卷辊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架体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通过在倾斜方向上调节所述收卷辊的位置以增加所述收卷辊在收卷时所需的空间。本发明便于  全部
背景技术:
喷气织机是采用喷射气流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作 为引纬介质,以喷射出的压缩气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进行牵引,将纬纱带过梭口,通过 喷气产生的射流来达到引纬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喷气织机上的收卷轴由于在喷气织机上 的位置固定,在收卷不同厚度的布匹时,收卷轴上收卷的布匹的长度会因布匹厚度的增加 而减少,因此,会频繁更换收卷轴,降低了收卷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气织机收卷系统,通过 调节收卷轴在喷气织机上的位置以便于对不同厚度的布匹进行收卷,提高收卷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气织机收卷系统,包括架 体、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的收卷辊以及驱动收卷辊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架体上设有调节 装置,所述调节装置通过在倾斜方向上调节所述收卷辊的位置以增加所述收卷辊在收卷时 所需的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较长长度的布匹进行收卷,调节装置带动收卷辊向 斜向上的方向运动,增加收卷辊与地面以及架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收卷布匹的长度;当 对长度较短的布匹进行收卷时,调节装置带动收卷辊向斜向下的方向运动,将收卷辊向机 架的内部运动,减少收卷辊占用的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辊的两端分别通过键连接有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 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均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架体上开设有用于 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倾斜滑动的滑移槽,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转 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滑动后的位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辊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装置带动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和移动,从而带 动收卷辊的移动,从而便于带动收卷辊的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块以及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的调 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倾斜设置且与所述架体螺纹配合;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转动辊和 所述第二转动辊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改变能够改变调节螺杆插入到架体内长度,从 而改变转动连接在调节螺杆上连接块的位置,进而对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位置 改变,通过转动调节螺杆便于带动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位置发生改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槽的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 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滑动,能够增加导向块滑动的稳定性, 3 CN 111591802 A 说 明 书 2/4 页 从而增加收料卷移动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的主动轴以及驱动 所述主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辊通过皮带传动,所述架体上设 置有用于张紧皮带的张紧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传动和张紧装置能够在第一转动辊的位置发生改变 后不影响主动轴的输出,从而增加第一转动辊转动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上开设有朝向皮带的通孔,所述张紧装置包括与 通孔滑动连接的张紧杆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架体和所述张紧杆连接的张紧弹簧;所述张紧 杆的一端抵紧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杆与皮带抵接对皮带进行张紧,当第一转动辊的位 置发生改变后,张紧弹簧带动张紧杆运动,对张紧力进行补偿,增加张紧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杆与皮带的抵紧端转动连接有抵紧轮,所述抵紧 轮抵紧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轮与皮带的滚动连接能够减少与皮带相对运动的阻 力,便减少对皮带的磨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动辊设置在滑移板上,所述滑移槽设置在滑移 板上,所述架体上设有驱动滑移板滑动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 辊与所述收卷辊连接或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离装置便于能够改变第二转动辊与第一转动辊之间的 距离,从而便于将收卷辊放置到第二转动辊与第一转动辊之间,之后,在将第二转动辊与第 一转动辊和收卷辊卡紧,便于收卷辊的安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若干连接轴,若干连接轴分别设置在所 述收卷辊的两端并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收卷辊通过键连接,所述收卷 辊一端的连接轴沿倾斜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辊插入到不同的连接轴内时,收卷辊的位置不同,通 过与不同的连接轴连接实现收卷辊位置的改变,从而便于对收据辊的位置进行改变。连接 轴与所述收卷辊通过键连接,能够增加收卷辊转动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轴一端的若干连接轴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所述驱 动装置驱动所述齿轮转动。 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连接能够同时带动若干的连接轴转动,从而便于带动 收卷辊转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对较长长度的布匹进行收卷,调节装置带动收卷辊向斜向上的方向运动,增加收 卷辊与地面以及架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收卷布匹的长度;当对长度较短的布匹进行收 卷时,调节装置带动收卷辊向斜向下的方向运动,将收卷辊向机架的内部运动,减少收卷辊 占用的空间; 2.转动调节改变能够改变调节螺杆插入到架体内长度,从而改变转动连接在调节螺杆 上连接块的位置,进而对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位置改变,通过转动调节螺杆便 于带动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位置发生改变; 4 CN 111591802 A 说 明 书 3/4 页 3.分离装置便于能够改变第二转动辊与第一转动辊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将收卷辊放 置到第二转动辊与第一转动辊之间,之后,在将第二转动辊与第一转动辊和收卷辊卡紧,便 于收卷辊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张紧装置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调节螺杆部分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齿轮部分的示意图。 图中:1、架体;11、收卷块;12、容纳槽;13、滑移板;14、滑移槽;141、导向槽;15、第 一转动辊;16、第二转动辊;17、主动轴;2、收卷辊;3、驱动装置;31、驱动电机;32、皮带轮;4、 调节装置;41、连接块;42、调节螺杆;43、导向块;44、连接轴;45、齿轮;5、分离装置;51、分离 气缸;52、导向杆;6、张紧装置;61、张紧块;62、张紧杆;63、张紧弹簧;64、抵紧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