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封头内衬成型装置,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其包括底座、封头模具、挤压装置、锁紧件、挤压柱和活动件。封头模具内部形成具有顶部开口的成型腔,封头模具设于底座上,封头模具与底座共同界定抽气腔,底座上设有抽气口,封头模具上设有出气孔,抽 全部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封头内衬为化工领域运用极为广泛的防腐蚀设备,其由聚四氟乙烯板 安装在聚四氟乙烯封头内衬成型装置上采取抽真空的方式制得,在制备过程中,聚四氟乙 烯板需要固定在成型装置上,在拉伸成型后,制得的聚四氟乙烯封头内衬的壁厚将明显减 薄,聚四氟乙烯封头内衬的壁厚与聚四氟乙烯板的厚度相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封头内衬成型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封头内衬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封头模 具、挤压装置、锁紧件、挤压柱和活动件;所述底座上设有抽气口;所述封头模具具有顶表 面,所述封头模具内部形成贯通所述顶表面的成型腔,所述封头模具上设有多个出气孔,所 述封头模具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封头模具与所述底座共同界定一抽气腔,所述成 型腔与所述抽气腔通过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抽气口与所述抽气腔连通;所述挤压装置包 括第一套环、第二套环、第三套环、连接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套环套设于所述底座的 外侧,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通过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二套环的下表面设有环 形槽,所述第三套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第三套环位于所述顶表面上方,所 述第三套环的下表面与所述顶表面形成用于放置聚四氟乙烯板的夹持间隙,所述第一弹性 件位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第三套环相对所述第二套环竖向向上移动能够压缩所述第一弹 性件,所述第一套环相对所述底座竖向移动能够使所述夹持间隙增大或减小;所述锁紧件 用于将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底座锁紧;所述挤压柱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套环内侧,所述挤 压柱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套环竖向移动;所述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套环,所述活 动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三套环沿所述第三套环的径向移动,当所述第三套环压于聚四氟乙烯 板上时,所述活动件压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其中,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挤压柱之间设有传 动结构,当所述活动件沿所述第三套环的径向向靠近所述第三套环的轴线的方向移动时, 所述活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挤压柱竖向向下移动,以使所述活动件挤压所述聚四氟乙烯板, 并使所述聚四氟乙烯板向所述成型腔内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件上的凸出部和设置于所述挤压柱 上的引导斜面; 当所述活动件沿所述第三套环的径向向靠近所述第三套环的轴线的方向移动时, 所述凸出部能够与所述引导斜面接触,以驱动所述挤压柱竖向向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套环上设有上设有滑槽,所述活动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滑 槽内; 4 CN 111605167 A 说 明 书 2/5 页 所述滑槽具有接触壁,所述接触壁位于活动件沿所述第三套环的径向向远离所述 第三套环的轴线的方向移动的轨迹上; 所述挤压柱的周壁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槽壁包括所述引导斜面,当所述活动 件与所述接触壁接触时,所述凸出部延伸至所述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件包括滑动体、挤压体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滑动体与所述第三 套环滑动连接,所述挤压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体,所述挤压体能够相对所述滑动体 竖向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挤压体与所述滑动体之间,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滑动 体; 当所述第三套环压于聚四氟乙烯板上时,所述挤压体压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 所述挤压体与所述滑动体共同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设有螺旋槽,所述第一套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 所述凸起卡于所述螺旋槽内; 当所述第一套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第一套环能够相对所述底座竖向移 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一套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二套环 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封头模具包括基板和连接于所述基板的成型体,所述基板的上表 面为所述顶表面,所述成型体从所述顶表面向下凸出,所述成型体内部形成所述成型腔; 所述底座的内部形成具有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基板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 部,所述成型体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设有环形卡凸,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环形卡槽,所 述环形卡凸卡于所述环形卡槽内并形成密封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封头内衬成型装置,使用时,加热后的聚四氟乙烯板 放置在第三套环的下表面与封头模具的顶表面之间形成的夹持间隙内,使第一套环竖向向 下移动,从缩小夹持间隙,当第三套环的下表面与聚四氟乙烯板接触后,第二套环将相对第 三套环竖向向上移动,第二套环与第三套环之间的第一弹性件将被压缩,使得第三套环对 聚四氟乙烯板的压紧力将逐渐增大,待第三套环对聚四氟乙烯板达到一定值后,即聚四氟 乙烯板既能够移动,又能够保证聚四氟乙烯板与封头模具之间的密封性时,第一套环不再 竖向向下移动,通过锁紧件将第一套环与底座锁紧。成型时,当通过抽气口抽取抽气腔内的 空气时,聚四氟乙烯板在吸力的作用下将发生变形,聚四氟乙烯板被第三套环压住的部分 将发生移动,从而使得聚四氟乙烯内衬成型过程的壁厚基本不会减薄。此外,聚四氟乙烯板 被第三套环压住的部分将发生移动时,活动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发生移动,从而使挤压 柱竖向向下移动,并挤压聚四氟乙烯板,使聚四氟乙烯板更容易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5 CN 111605167 A 说 明 书 3/5 页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聚四氟乙烯封头内衬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封头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挤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聚四氟乙烯封头内衬成型装置100;底座10;容纳空间11;抽气口12;螺旋槽 13;环形卡槽14;抽气腔15;封头模具20;基板21;顶表面211;环形卡凸212;成型体22;成型 腔221;出气孔222;挤压装置30;第一套环31;凸起311;第二套环32;环形槽321;第三套环 33;滑槽331;接触壁3311;连接架34;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第三连杆343;连接板344; 第一弹性件35;锁紧件40;挤压柱50;插槽51;引导斜面52;活动件60;滑动体61;挤压体62; 第二弹性件63;凸出部64;聚四氟乙烯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