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新型理管系统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理管系统,其与络管生产线纱管输送的末端直接相连,收集好络管生产线输送过来的纱管后,将纱管单个排列好,再换向输送到理管识别部分中进行纱管的识别,根据识别后的色标值有无变化将纱管分为有纱管和无纱管,无纱管的色标值再与多个赋值传感器将  全部
背景技术:
纺纱厂的纱管在络筒生产线上完成了纺纱后,通过生产线自带的输送机构将纱管 或者有不合格的残留纱线的纱管输送到生产线的末端,进行收集,再人工进行分选,该过程 劳动强度大,需要人工多。 针对上述问题,有相关的厂家开始采用自动理管机进行纱管的识别分类,其理管 流程:用纱管收集筒与络筒生产线末端直接相连,将纱管收集起来,先进行纱管的排队和提 升,对大纱管(残留纱线的大小超过了纱管大端的直径)进行剔除处理,再定好位进入罗拉 机构进行,打开匀光灯进行进行,采用工业相机进行拍照,再把图像传入PC机中,进行图像 识别,再将识别的结果和设定的值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需要的纱管,后通过控制单元控制 落管机构将需要的颜色的纱管整理至相应的接料筒中,该方式进行理管存在以下问题,先 必须对大纱管进行剔除,否则纱管无法在罗拉机构中精确定位甚至无法随罗拉机构中稳定 的旋转;纱管在罗拉机构中必须精确的定位在规定的位置,否则会影响拍照的取景范围;拍 照过程中对照明要求比较高,必须使用匀光灯否则影响拍照的效果;必须使用价格昂贵的 工业相机进行拍照,再把图像传入PC机中;需要开发专用的软件进行图像识别;且要在PC机 上进行要整理的纱管颜色设置,对操作员工有一定的要求和难度;同时有纱管的纱非常容 易缠绕在罗拉机构上,一段时间后会导致罗拉机构无法正常运行,容易损坏系统,且其清纱 过程非常烦琐,从而影响了整个理管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的一种新型 理管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理管系统,其能将纱管分类成有纱管、要识别 颜色的纱管、非识别颜色的纱管,其包括控制单元、接管筒1、纱管输送带2,纱管输送带3、纱 管识别部分4、纱管落料机构5, 其中,控制单元对整个识别和理管过程进行控制,先将纱管单个排队输送、变向输 送、进行识别、进行分类整理; 其中,接管筒1直接与络管生产线输送机构的末端相连,从而将络管后的纱管收集 在接管筒内; 其中,纱管输送带2其为带刮板的橡胶输送带,其输送方向与纱管轴向平行,在接 管筒的底端出口处每个刮板每次刮一根纱管,然后斜向上进行提升,如果某两个刮板之间 有多根纱管,则在提升过程中,多余的纱管会掉回接管筒中,保证每次只输送一根纱管; 其中,纱管输送带3其为平的橡胶输送带,其输送方向与纱管轴向垂直,整个理管 3 CN 111570328 A 说 明 书 2/3 页 系统的识别部分和落料执行机构均安装在所述的输送部分3的两侧或末端; 其中,纱管识别部分4先将与要识别的几种(图示4种)纱管插入4-1至4-4的四个孔 中,每个孔对应的赋值传感器将其色标值送入控制单元中,在纱管识别部分4安装在纱管输 送带3的前端,在纱管进入纱管输送带3时就开始进行识别,其整个识别过程的色标值送入 控制单元中,控制单元先判断识别过程中的色标值有无变化,如有变化则判断该纱管上有 纱管,做为有纱管进行后续整理;如果色标值没有变化,再将此色标值与进行比较,如果此 色标值与所述的赋值色标传感器赋给系统某一个的色标值相同,则将该纱管判断为要识别 出来的某颜色之一的纱管,做为要识别的颜色的纱管进行后续整理;如果此色标值与赋值 色标传感器赋给系统的任意一个色标值都不相同,则将该纱管判断为非识别颜色的纱管, 做为非识别的颜色的纱管进行后续整理;从而将纱管识别为有纱管、要识别的颜色纱管、非 识别的颜色的纱管三大类,完成整个纱管的识别过程 其中,纱管落料机构5用于将识别完成后的管进行分类整理至相应的落料筐中,其 中有纱管整理至5-10的接料筐中;要识别颜色的纱管按样管的数量进行分类,与4-1样管颜 色相同的管整理至5-11的接料筐中、与4-2样管颜色相同的管整理至5-12的接料筐中、与4- 3样管颜色相同的管整理至5-13的接料筐中、与4-4样管颜色相同的管整理至5-14的接料筐 中;非识别颜色的纱管在输送带3的末端自动掉入5-15的接料筐中;从而完成整个纱管的整 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理管系统的理管流程。 图2为本发明理管系统组成图。 图3为本发明理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