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植物韧皮部输导的纳米农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摘要:
本发明属于纳米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韧皮部输导的纳米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SI溶于DMSO中,形成PSI溶液;将氨基酸甲酯盐酸盐与二正丁胺混溶于DMSO中,形成混合溶液;(2)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到所述PSI溶液中,混合均匀,反应后的溶液缓慢  全部
背景技术:
传统农药的大量使用,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环境污染、农药残留量超标等严重影 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纳米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农药残留污染,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另 外,纳米载药系统有提高农药稳定性、分散性、利用率和延长持效期、降低残留量等优点。 氨基酸在植物的生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氨基酸在植物中的传导是通过导管 和筛管来完成的,其中韧皮部中氨基酸的含量为5~40  g/L,而木质部中氨基酸的含量仅只 有0.1~2  g/L,因此氨基酸在植物体内的转运主要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来完成的,通过与 特定的载体结合达到转运的目的。目前,农药分子耦合氨基酸导向基团后,显著增加了化合 物的韧皮部输导特性,但也降低了原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同时,对原药结构的改造致使开 发新药所需成本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韧皮部输导的纳米农药的制备方法,增加了纳米农药在植物 韧皮部输导与靶向性的有效途径,可有效防治植物病虫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植物韧皮部输导的纳米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琥珀酰亚胺(PSI)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形成PSI溶液;将氨基酸甲酯盐酸 盐与二正丁胺混溶于DMSO中,形成混合溶液。 所述的氨基酸包括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 胺、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PSI溶液的浓度为0.05~1  g/mL。 所述的混合溶液中氨基酸甲酯盐酸盐和二正丁胺的浓度为0.1~1  g/mL。 (2)(在剧烈搅拌下)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到PSI溶液中,混合均匀,反应6-24  h,将 反应后的溶液逐滴加到pH为2-3(优选2.5)的柠檬酸缓冲液中(形成沉淀),离心、清洗、冻干 后得到纳米载体。 (3)将纳米载体和农药按一定比例分散在水中,(利用高速分散器(内切式匀浆机) 高转速下)搅拌3  min后静置,待消泡后加入黄原胶,使其浓度达到0.3-1wt%,再次乳化匀浆 1-5  min静置,待消泡后加入硅酸镁铝,使其浓度达到0.5-2wt%,(于500-1000  r/min)搅拌 5h后静置,即得纳米农药。 所述的纳米载体与农药的比例为:1:2~2:1。 优选的,所述的农药为阿维菌素、咯菌腈、百树菊酯或甲维盐。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植物韧皮部输导的纳米农药。 3 CN 111567541 A 说 明 书 2/5 页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上述纳米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控方面的应用,所述的植物病虫 害包括稻瘟病、香蕉枯萎病、纹枯病、根腐病、立枯病、炭疽病、叶斑病及线虫、小菜蛾、螨虫 等昆虫病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方法不改变化合物本身结构,利用氨基酸导向基团修饰天然可降解高分子 材料聚琥珀酰亚胺,通过水包油的形式负载于纳米载体内部,改善了农药分子的水溶性。尤 其是氨基酸修饰的纳米载体的加入,实现了非内吸性农药在植物体内的输导,达到植物病 虫害靶向治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4  实施例9中咯菌腈在香蕉体内的分布:(A)处理叶片;(B)假茎;(C)球茎;(D) 根。 图5 实施例10中韧皮部输导实验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