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制冰系统


技术摘要:
制冰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2)、对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凝的冷凝器(3)、对来自冷凝器(3)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且能够调节开度的第一膨胀阀(5)、使通过第一膨胀阀(5)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的满液式蒸发器(1A)以及向从满液式蒸发器(1A)排出的制  全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包括满液式蒸发器的冷冻装置,该满液式蒸发器具有供水 或盐水等被冷却介质流通的多根流通管以及供这些流通管内置的容器。该冷冻装置使从冷 凝器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在膨胀机构中膨胀而低压化,将低压液体制冷剂供给至满液式 蒸发器的容器内,使容器内的流通管浸没于低压液体制冷剂。由此,在流通管中流动的被冷 却介质被冷却,另一方面,容器内的液体制冷剂蒸发。蒸发后的低压制冷剂从满液式蒸发器 的上部排出,并被送回至压缩机的吸入侧。 该种类的满液式蒸发器通过使流通管浸没于容器内的液体制冷剂而使冷却能力 得以有效发挥。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满液式蒸发器中设置有对容器内的液体制冷剂的高度 进行检测的浮子开关。此外,当浮子开关检测到容器内的液体制冷剂的高度降低至比规定 值低这一情况时,通过使从冷凝器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绕过而供给至容器内,从而维持 容器内的液体制冷剂的高度。 此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冷冻装置在满液式蒸发器与压缩机的吸入侧之间具有储 瓶。通常而言,储瓶将从满液式蒸发器的容器排出的制冷剂分离成气相和液相,仅使压缩机 吸引气相。在专利文献1的满液式蒸发器中,由于容器内的液体制冷剂的高度被维持在高位 置且从容器排出的制冷剂成为湿蒸汽,因此,需要上述这样的储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2567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冷冻装置需要浮子开关以将满液式蒸发器的容器内的液体制冷 剂的高度维持在规定值。此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冷冻装置需要储瓶以抑制液体制冷剂流入 压缩机这一情况,特别地,由于在满液式蒸发器中,制冷剂量较多,因此,与之伴随地,储瓶 也变得大型化。因此,专利文献1的冷冻装置将导致设备成本高昂。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设备成本的制冰系统。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1)本公开的制冰系统包括: 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对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凝的 冷凝器、对来自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且能够调节开度的第一膨胀阀、使通过所述 第一膨胀阀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的满液式蒸发器以及向从所述满液式蒸发器排出的制冷 剂赋予过热度的过热器,所述制冷剂回路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 3 CN 111602011 A 说 明 书 2/9 页 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使通过所述满液式蒸发器冷却的被冷却介质循环;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开度,以通过所述过热器向所述制冷 剂赋予能够将从所述满液式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的干燥度控制在小于1的规定范围的过热 度。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将满液式蒸发器内的制冷剂维持在规定的高度而确保满液式 蒸发器的冷却能力,也能够抑制液体制冷剂被吸引至压缩机这一情况。因此,不需要以往那 样的浮子开关以及大型的储瓶,能够降低设备成本。 (2)优选,所述干燥度的规定范围是0.9以上0.95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适当地维持满液式蒸发器内的液面的高度。 (3)优选,所述过热器通过从所述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对从所述满液式蒸发器排 出的制冷剂进行过热,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从所述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来设定所述过热度的目标值。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过热器的能力根据从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而变动,因此,若 通过过热器向制冷剂赋予的过热度恒定,那么,从满液式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的干燥度可 能偏离规定的范围。因此,根据从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来设定过热度的目标值,能够 将从满液式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的干燥度控制在规定范围。 (4)优选,所述制冰系统还包括过冷装置,所述过冷装置对从所述冷凝器流出的制 冷剂进行过冷, 所述过热器通过由所述过冷装置过冷后的制冷剂对从所述满液式蒸发器排出的制冷 剂进行过热,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过冷装置的能力,以使通过所述过冷装置过冷后的制冷剂的温 度维持为恒定。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从过冷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维持为恒定,因此,能够抑制过热器 的能力的变动。因此,通过以赋予恒定的过热度的方式控制第一膨胀阀,能够将从满液式蒸 发器排出的制冷剂的干燥度控制在规定范围。 (5)优选,所述过冷装置包括供来自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流入的过冷器、从制冷剂 的从所述过冷器向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路径分岔的分支配管以及对在所述分支配管中流动 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第二膨胀阀,所述过冷装置通过由所述第二膨胀阀减压后的制冷剂对 从所述冷凝器流入所述过冷器的制冷剂进行过冷,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膨胀阀,以使从所述过冷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成为恒定 的目标值。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控制装置对第二膨胀阀进行控制,能够将从过冷器流出的制冷剂 的温度维持为恒定,从而能够抑制过热器的能力的变动。 (6)优选,制冰系统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的运转转速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 述风扇对所述冷凝器进行空冷, 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过冷装置和所述风扇中的至少一者的能力进行控制,以使经过所 述第一膨胀阀的制冷剂循环量为恒定。 若经过第一膨胀阀的制冷剂循环量变动,则满液式蒸发器内的液面高度变得不稳定, 可能导致热交换效率变差以及压缩机润滑不足。另一方面,经过第一膨胀阀的制冷剂循环 4 CN 111602011 A 说 明 书 3/9 页 量受到流入第一膨胀阀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高压)的影响。因此,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对 过冷装置和风扇中的至少一者的能力进行控制,能够使经过第一膨胀阀的制冷剂循环量恒 定,能够抑制满液式蒸发器内的制冷剂的高度的变动,其中,上述过冷装置能够对流入第一 膨胀阀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调节,上述风扇能够对相同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 (7)优选,所述被冷却介质是海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制冰机的侧视说明图。 图3是表示制冰机以及与该制冰机连接的制冷剂配管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4是表示冷冻循环的p-h线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