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模块,包括底板、电路薄膜、键帽、支撑结构、触控件及柔性电路板。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电路薄膜配置于底板的第一面上,电路薄膜具有第一开口。键帽配置于电路薄膜上方,第一开口被键帽覆盖。支撑结构配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触控件设置于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按键所要提供的功能越来越多元,要如何能够在按键 上提供多 种输入的选择,是目前研究的方向。此外,目前发光键盘的背光模 组主要是以侧发光式光 源与导光板的组合为主,其可一并对整个发光键盘的 多个按键发光,但无法针对特殊键提 供独特的光线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按键模块,其具有触控件。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按键模块,其具有独立的光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模块,包括底板、电路薄膜、键帽、支 撑结构、触 控件及柔性电路板。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电路薄膜 配置于底板的第一面上, 电路薄膜具有第一开口。键帽配置于电路薄膜上方, 第一开口被键帽覆盖。触控件外露于 键帽。支撑结构配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 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于触控件且穿过电路薄膜的 第一开口而延伸至底板的第 二面旁。当键帽相对于底板下移时,柔性电路板位在键帽与底 板之间的部位 弯折。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底板包括对应于第一开口的第二 开口,第 二开口被键帽覆盖,柔性电路板穿过电路薄膜的第一开口、底板的 第二开口而延伸至第二 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按键模块更包括背光组件,设置 于底板的 第二面下方,背光组件包括对应于第一开口的第三开口,第三开口 被键帽覆盖,柔性电路 板穿过电路薄膜的第一开口及背光组件的第三开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更包括第一孔洞配置于底板,第 二孔洞配 置于电路薄膜,背光组件包括电路板及配置于电路板上的光源,光 源对位于底板的第一孔 洞,光源所发出的光通过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且往键 帽传递。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柔性电路板包括依序弯折地连接 的第一 段、第二段及第三段,其中第一段沿着键帽的内表面延伸,第二段从 键帽朝向电路薄膜的 方向延伸且穿过电路薄膜的第一开口与底板的第二开 口,第三段位于底板的第二面旁且 沿着第二面延伸。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键帽包括相对的第一侧缘与第二 侧缘,第 一侧缘靠近第一开口,第二侧缘远离第一开口,支撑结构与第一侧 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 结构与第二侧缘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模块,包括底板、电路薄膜、键帽及背 光组件。底 板具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包括中央区及延伸自中央区的分支区。 电路薄膜配置于底板 4 CN 111584277 A 说 明 书 2/7 页 上,且具有对应于第一孔洞的第二孔洞。电路薄膜包括 触发开关,触发开关对位于底板的 第一孔洞的中央区。键帽配置于电路薄膜 上方,且覆盖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支撑结构配 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背光 组件配置于底板下方,且包括电路板及配置于电路板上的光 源,键帽覆盖光 源,光源对位于底板的第一孔洞的分支区。光源所发出的光通过第一孔洞 与 第二孔洞且往键帽传递。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光源外露于底板的第一孔洞及电 路薄膜 的第二孔洞。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光源低于底板在朝向键帽的表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中,背光组件还包括导光板及反射板, 导光板 位于电路板与反射板之间,光源配置于电路板在朝向导光板的表面上, 电路板包括被键帽 覆盖的第三孔洞,光源所发出的光反射板反射之后经过第 三孔洞、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往 键帽传递。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具有设置于键帽的触控件,以提 供按压与 触控的双重输入选择。电性连接于触控件的电路薄膜设有被键帽覆 盖的第一开口,而使柔 性电路板穿过电路薄膜的第一开口而延伸至底板的第 二面旁,以降低电性连接于触控件 的柔性电路板外露的机率,而提供美观与 保护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按键模块 的底板与电路薄膜分别设有 被键帽覆盖的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背光组件的光源被键帽 覆盖,光源所发 出的光通过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且往键帽传递,而使按键模块可作为独立 发 光的按键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将图1按键模块的键帽以虚线表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按键模块尚未被按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按键模块被按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8A至图8I是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底板、触发开关及光源的相 对位置关 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按键模块; 110:电路薄膜; 112:第一开口; 114:第二孔洞; 120:底板; 122、122’:第二开口; 124:第一面; 126:第二面; 5 CN 111584277 A 说 明 书 3/7 页 130:背光组件; 132:第三开口; 140:键帽; 142:触控件; 144:第一侧缘; 146:第二侧缘; 150:柔性电路板; 152:第一段; 154:第二段; 156:第三段; 160:支撑结构; 162:固定端; 164:滑动端; 214:触发开关; 220a、220b、220c、220d、220e、220f、220g、220h、220i:底板; 221、221a、221b、221c、221d、221e、221f、221g、221h、221i:第一孔 洞; 222a、222b、222c、222d、222e、222f、222g、222h、222i:中央区; 224a、224b、224c、224d、224e、224f、224g、224h、224i:分支区; 230a:背光组件; 232:第三孔洞; 233:电路板; 234:光源; 236、238:线路; 270:导光板; 280:反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