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枸杞红瘿蚊植物源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采自健康枸杞植株的新鲜花蕾3‑5g,放入气体洗瓶中,并将所述气体洗瓶与瓶塞套合封闭;在所述气体洗瓶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洁净空气源连通,所述出气口与空气收集装 全部
背景技术:
枸杞红瘿蚊是典型的专食性致瘿昆虫,主要以成虫产卵于枸杞幼嫩花蕾顶端,待 幼虫孵化后取食花蕾子房,致使花蕾畸形膨大形成灯笼状虫瘿,导致花蕾不能正常开花结 果。枸杞红瘿蚊的生活史历经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前3个阶段在虫瘿与土壤里 生活,隐蔽性强,防治难度极大,花蕾被害率即为产量损失率,有“枸杞癌症”之称。近年来, 枸杞红瘿蚊在各枸杞产区连年暴发成灾,严重时可导致60%以上的产量损失,甚至绝收,位 居枸杞成灾害虫之首,已成为枸杞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植食性昆虫在寻找定位寄主植物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嗅觉感受器对寄主植物特异 性气味进行识别而到达植物。植物这种特异性的气味来自于自身所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 每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种类及各组分的浓度与相对比例各不相同,甚至相同物种的 不同生长阶段、同一植株的不同生长部位,其挥发性化合物图谱也存在差异,从而构成其特 异的挥发性化合物图谱。专食性昆虫可以准确地识别寄主植物的特异挥发性化合物图谱。 棉花栽培品系国抗22对绿盲蝽的诱集能力强于栽培品系泗棉3号,这说明棉花不同栽培品 系的挥发物化学图谱存在差异。研究对比绿豆和茼蒿对绿盲蝽的吸引能力时发现,在5-10 叶期时,绿豆及其挥发物对绿盲蝽的诱集能力大于茼蒿,而在花蕾期则恰好相反,暗示着绿 豆和茼蒿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挥发物存在差异。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的挥发物对斑翅果蝇的 诱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也证明了寄主植物的挥发物化学图谱具有生长阶段特异性。 本发明希望将上述理论用于制备枸杞红瘿蚊的诱导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