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赤泥地聚物骨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赤泥地聚物骨料的原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赤泥50~100份;激发剂1~10份;粉煤灰0~40份;水20~60份。本发明提供的赤泥地聚物骨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抗压强度,具有更加广泛的工程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要求推动冶金渣、化工渣、赤泥、磷石膏等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一 批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加强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中战略性稀贵金属的回收利用。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其中含有大量氧化铁而呈红色粉 末状。赤泥的产出量和成分因矿石的品位和生产方法、技术水平而有所不同,据统计,每生 产1吨氧化铝会产生0.5吨~2.0吨赤泥。目前,工业上常见的碱法生产氧化铝包含三种,即 烧结法、拜耳法和联合法。中国作为世界第4大氧化铝生产国,氧化铝的产量逐年增加,每年 排放的赤泥高达数百万吨。大量的赤泥如果得到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就只能依靠大面积 的堆场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赤泥的综合回收利 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最常用的一种路面结构,每年新建规模巨大,消耗大量的 砂、石原材料。但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基层和底基层采用的水泥稳定碎石结构或石灰- 粉煤灰碎石结构强度变异大、温缩干缩开裂比较严重,易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脱 空等危害。目前,有较多研究将赤泥作为掺合料用于水泥混凝土材料中,但赤泥掺量较低, 且随着赤泥的掺杂,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因此,赤泥的综合利用效果并不理想,无法 将赤泥很好地运用于建筑等工程应用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赤泥地聚物骨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 赤泥的力学强度和抗压强度过低,导致综合利用效果不好且不利于运用于工程应用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赤泥地聚物骨料,所述赤泥地聚物骨料的原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以及,一种赤泥地聚物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所述的赤泥地聚物骨料的原材料的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 将所述赤泥进行预处理后与粉煤灰和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 将所述第一混合料与激发剂进行混合造粒得到赤泥地聚物骨料。 3 CN 111548039 A 说 明 书 2/7 页 本发明提供的赤泥地聚物骨料,以赤泥为主要原料,赤泥中主要含有SiO2、Al2O3、 CaO、Fe2O3等物质,在激发剂作用下发生水化反应,使赤泥与水相互作用形成具有C-(A)-S-H 凝胶结构或具有S-A-P-H、S-A-H凝胶结构的产物,在赤泥内部形成“网络结构”,增强赤泥材 料的交联性能,提高了赤泥材料的力学强度的抗压强度。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赤泥地聚物骨 料还可以选择性地添加粉煤灰,粉煤灰与赤泥混合,根据需求制备不同密度等级的赤泥地 聚物骨料,使赤泥地聚物骨料能达到较高的力学性能和抗压强度,一方面能够对赤泥原料 进行大规模的回收利用,形成赤泥地聚物骨料;另一方面,由于赤泥地聚物骨料能达到较高 的力学性能和抗压强度,可代替普通建筑砂子广泛应用于建筑等工程应用中。 本发明提供的赤泥地聚物骨料的制备方法,先将赤泥进行预处理,再混合其他组 分,该制备方法能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在实现本发明赤泥地聚物骨料具较高的抗压强度 的同时,保证所述赤泥地聚物骨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能。此外,此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 可控,设备要求低,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赤泥地聚物骨料的电子显微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赤泥地聚物骨料的电子显微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赤泥地聚物骨料的电子显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