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教师用防扬尘磁性黑板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师用防扬尘磁性黑板,具体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包括黑板本体,所述黑板本体一侧设有黑板擦,所述黑板本体一侧活动设有书写笔,所述黑板本体一侧设有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与黑板本体之间设有数据传导线。本发明通过黑板本体、黑板擦和书写笔的配合使  全部
背景技术:
黑板是一个可以用粉笔反复书写的平面,板面坚硬,多用于教学。黑板一般用木板 或磨砂玻璃等制成的,可以用粉笔等特定的书写材料在上面写字。多为黑色,墨绿色,白色 或米黄色。现在的常规黑板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粉笔进行书写,再使用黑板擦进行擦拭,但 在擦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笔灰尘,不仅使教师容易吸入呼吸道造成不适感,而且还会 增加学生的清洁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师用防扬尘磁性黑 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黑板擦拭产生的粉笔末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师用防扬尘磁性黑板,包括黑 板本体,所述黑板本体一侧设有黑板擦,所述黑板本体一侧活动设有书写笔,所述黑板本体 一侧设有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与黑板本体之间设有数据传导线; 所述黑板本体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一侧固定设有半透光板,所述板透光板一 侧设有内芯板,所述内芯板与主体壳固定连接,所述内芯板内部均匀排列分布有多个活动 通孔,所述活动通孔纵向贯穿内芯板,所述活动通孔内部设有显示芯,所述内芯板一侧设有 后载板,所述后载板与主体壳固定连接; 所述显示芯包括第一磁铁N极和第一磁铁S极,所述第一磁铁N极与第一磁铁S极为 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磁铁N极设置于靠近半透光板端,所述第一磁铁N极一端固定设有显色 片,所述第一磁铁S极一端固定设有导电片; 所述黑板擦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壁固定设有固定吸盘,所述外壳内腔设有第二 磁铁S极和第二磁铁N极,所述第二磁铁N极与第二磁铁S极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磁铁N极外 侧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边缘处与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书写笔包括笔筒,所述笔筒内部设有收纳空腔,所述收纳空腔内部设有限位 弹簧和磁性柱,所述磁性柱包括第三磁铁S极和第三磁铁N极,所述第三磁铁N极与第三磁铁 S极为一体成型,所述笔筒一侧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远离笔筒一端固定设有防护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弹簧和磁性柱外径均小于收纳空腔内径,所 述连接头与笔筒螺纹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通孔和显示芯截面形状均设置为正六边形, 所述活动通孔与显示芯的深度差不小于1.5cm。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半透光板设置为黑色且透光距离不大于1cm的亚 克力板,所述显色片由白色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导电片由黄铜材料制成。 3 CN 111546809 A 说 明 书 2/4 页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吸盘和防护块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防护 垫设置为棉布。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壳与书写笔连接处设有放置槽,所述书写笔 外径小于放置槽内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载板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每个活动通孔 对应处均固定设有两个导电点。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终端设置为笔记本/PC,所述显示终端与电路 板之间通过数据传导线信号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黑板本体、黑板擦和书写笔的配合使用,使用书写笔在半透光板上 书写,第三磁铁S极与第一磁铁N极之间根据磁铁异性相吸的原理,带动书写笔移动路线上 白色的显色片直接与半透光板接触,在该位置达到半透光板的透光距离,从而造成该路线 上形成白色的书写路径;使用防护垫面对显示区域进行擦拭,因第二磁铁N极与第一磁铁N 极为同性磁极,显示芯在活动通孔内移动复位,因书写及擦伤均通过磁力吸附或排斥形成, 无粉笔的残余,故此不会产生粉笔末,从而避免因板书造成的粉笔末扬尘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后载板与显示终端配合使用,教师在黑板本体进行板书过程前,因 导电片直接与电路板上对应位置的导电点接触,通过数据传导线的传导可在显示终端无控 制信号的改变,而当教师进行板书时,部分显示芯位置移动,该显示芯对应的导电片与导电 点脱离,有电信号的变化,电路板将变化信号经数据传导线传输至显示终端,与板书同步将 黑板本体上的信息存储至显示终端内,实现信息存储和播放,便于学生进行课后的板书复 习及知识点的温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黑板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黑板擦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书写笔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内芯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后载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黑板本体、11主体壳、12半透光板、13内芯板、14活动通孔、15显示 芯、151第一磁铁N极、152第一磁铁S极、153显色片、154导电片、16后载板、161电路板、162导 电点、2黑板擦、21外壳、22固定吸盘、23第二磁铁S极、24第二磁铁N极、25防护垫、3书写笔、 31笔筒、32收纳空腔、33限位弹簧、34第三磁铁S极、35第三磁铁N极、36连接头、37防护块、4 显示终端、5数据传导线。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