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水性聚氨酯涂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0‑80%的聚氨酯涂料基液,20‑40%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具有三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内层芯材,中间屏障层,外层丙烯酸酯单体。本发明中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使用了式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最受关注的水性涂料主要有丙烯酸基水性涂料、聚氨酯基水性涂料这两大 类。其中,聚氨酯基水性涂料具有更为优异的抗拉强度、硬度、粘接性等性能,在使用寿命、 色彩相溶性等方面也比丙烯酸基水性涂料更具有优势。 然而,涂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或者外部作用力的破坏,不可避免地会出 现裂痕、开口等不利损坏,使得涂料原有的防污、疏水、防水、防腐等作用大大折扣,降低涂 料的使用寿命。最初,人们通常是采用重新涂覆水性涂料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重 新涂覆水性涂料必然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对涂覆了涂料的工件或物品的现有使用造 成一定的影响,终究是不理想的。 随后,人们尝试了在水性涂料中添加自修复胶囊试剂,让涂料获得一定的原位自 修复功能,从而可以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但是,自修复胶囊试剂通常仅具有单次的修复功 能,且胶囊的制备往往比较复杂,还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可以持久修复的水性涂料用自修复复 合纳米纤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自修复水性涂料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持 久修复功能的自修复水性聚氨酯涂料。 本发明的自修复水性聚氨酯涂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0-80%的聚氨酯涂料基 液,20-40%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具有三层结构,由内 到外依次为内层芯材,中间屏障层,外层丙烯酸酯单体,其中,内层芯材为式(1)所示的硅 烷,中间屏障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腈中的一种。由于在水性聚氨酯涂料 中添加了本发明所研发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可以实现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持久自修复。 H Si(CH 2 14-a 2-(O-R )n-R -CH2-NH2) a, (1) 其中,a为2~4的整数,n是3-15的整数,R 2是C2-C4的亚烷基,R1选自咪唑、呋喃、吡啶、噻 吩、哌啶、哌嗪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自修复原理为,当涂料层中的某一局部区域首次出现 了微裂痕时,复合纤维中的中间屏障层会被局部的微应力破坏而撕裂,使得内层芯材与外 层丙烯酸酯单体接触、反应,并交联固化,从而实现对涂料层中所出现的局部微裂痕的自修 复。当该区域再次出现微裂痕时,可以通过对该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再次固化的方式,实现 涂料膜层的再次自修复。 此外,为了确保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自修复功能,本发明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中, 中间屏障层与内层芯材的用料比例为(1~2):(2~1)。当两者的用料比例低于该范围时,中间 3 CN 111592820 A 说 明 书 2/4 页 屏障层的厚度过薄,及其被撕裂,从而使得内层芯材与外层丙烯酸酯单体过早接触、反应, 并交联固化,不利于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自修复。当两者的用料比例高于该范围时,中间屏障 层的厚度过厚,涂料层中出现较大的开口后仍不能将其撕裂,也不利于水性聚氨酯涂料的 自修复。 本发明所研发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内层芯材溶液的制备:将式(1)所示的硅烷分散溶解在溶剂中,质量浓度控制在5%- 30%之间; B、中间屏障层溶液的制备:将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腈中的一种溶解在 溶剂中,质量浓度控制在5-20%之间; C、外层丙烯酸酯单体溶液的制备:将丙烯酸酯单体分散在溶剂中,得到丙烯酸酯单体 乳液,质量浓度控制在10-40%之间; D、三层同轴静电纺丝:分别将内层芯材溶液、中间屏障层溶液、外层丙烯酸酯单体溶液 导入内层针筒、中间层针筒、外层针筒中,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具有内层芯材/中间屏障层/ 外丙烯酸酯单体层三层复合结构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 其中,在三层同轴静电纺丝步骤中,内层针筒、中间层针筒、外层针筒的注射速度 比例为1:(2-4):(4-6)。 其中,在三层同轴静电纺丝步骤中,所使用的电压为5-7kV。 本发明中的水性聚氨酯涂料中,添加了本发明所研制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在 该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中,内层芯材为硅烷,外层材料为丙烯酸酯单体。一方面,该硅烷具 有交联性质,可以与外层的丙烯酸酯单体反应、交联固化,另一方面,所得到的交联网络在 高温下可以能够发生可逆反应,重新得到行星状的硅烷分子,降温后重新交联固化,从而实 现涂料层的再次自修复。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水性聚氨酯涂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0‑80%的聚氨酯涂料基液,20‑40%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具有三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内层芯材,中间屏障层,外层丙烯酸酯单体。本发明中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使用了式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最受关注的水性涂料主要有丙烯酸基水性涂料、聚氨酯基水性涂料这两大 类。其中,聚氨酯基水性涂料具有更为优异的抗拉强度、硬度、粘接性等性能,在使用寿命、 色彩相溶性等方面也比丙烯酸基水性涂料更具有优势。 然而,涂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或者外部作用力的破坏,不可避免地会出 现裂痕、开口等不利损坏,使得涂料原有的防污、疏水、防水、防腐等作用大大折扣,降低涂 料的使用寿命。最初,人们通常是采用重新涂覆水性涂料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重 新涂覆水性涂料必然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对涂覆了涂料的工件或物品的现有使用造 成一定的影响,终究是不理想的。 随后,人们尝试了在水性涂料中添加自修复胶囊试剂,让涂料获得一定的原位自 修复功能,从而可以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但是,自修复胶囊试剂通常仅具有单次的修复功 能,且胶囊的制备往往比较复杂,还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可以持久修复的水性涂料用自修复复 合纳米纤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自修复水性涂料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持 久修复功能的自修复水性聚氨酯涂料。 本发明的自修复水性聚氨酯涂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0-80%的聚氨酯涂料基 液,20-40%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具有三层结构,由内 到外依次为内层芯材,中间屏障层,外层丙烯酸酯单体,其中,内层芯材为式(1)所示的硅 烷,中间屏障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腈中的一种。由于在水性聚氨酯涂料 中添加了本发明所研发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可以实现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持久自修复。 H Si(CH 2 14-a 2-(O-R )n-R -CH2-NH2) a, (1) 其中,a为2~4的整数,n是3-15的整数,R 2是C2-C4的亚烷基,R1选自咪唑、呋喃、吡啶、噻 吩、哌啶、哌嗪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自修复原理为,当涂料层中的某一局部区域首次出现 了微裂痕时,复合纤维中的中间屏障层会被局部的微应力破坏而撕裂,使得内层芯材与外 层丙烯酸酯单体接触、反应,并交联固化,从而实现对涂料层中所出现的局部微裂痕的自修 复。当该区域再次出现微裂痕时,可以通过对该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再次固化的方式,实现 涂料膜层的再次自修复。 此外,为了确保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自修复功能,本发明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中, 中间屏障层与内层芯材的用料比例为(1~2):(2~1)。当两者的用料比例低于该范围时,中间 3 CN 111592820 A 说 明 书 2/4 页 屏障层的厚度过薄,及其被撕裂,从而使得内层芯材与外层丙烯酸酯单体过早接触、反应, 并交联固化,不利于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自修复。当两者的用料比例高于该范围时,中间屏障 层的厚度过厚,涂料层中出现较大的开口后仍不能将其撕裂,也不利于水性聚氨酯涂料的 自修复。 本发明所研发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内层芯材溶液的制备:将式(1)所示的硅烷分散溶解在溶剂中,质量浓度控制在5%- 30%之间; B、中间屏障层溶液的制备:将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腈中的一种溶解在 溶剂中,质量浓度控制在5-20%之间; C、外层丙烯酸酯单体溶液的制备:将丙烯酸酯单体分散在溶剂中,得到丙烯酸酯单体 乳液,质量浓度控制在10-40%之间; D、三层同轴静电纺丝:分别将内层芯材溶液、中间屏障层溶液、外层丙烯酸酯单体溶液 导入内层针筒、中间层针筒、外层针筒中,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具有内层芯材/中间屏障层/ 外丙烯酸酯单体层三层复合结构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 其中,在三层同轴静电纺丝步骤中,内层针筒、中间层针筒、外层针筒的注射速度 比例为1:(2-4):(4-6)。 其中,在三层同轴静电纺丝步骤中,所使用的电压为5-7kV。 本发明中的水性聚氨酯涂料中,添加了本发明所研制的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在 该自修复复合纳米纤维中,内层芯材为硅烷,外层材料为丙烯酸酯单体。一方面,该硅烷具 有交联性质,可以与外层的丙烯酸酯单体反应、交联固化,另一方面,所得到的交联网络在 高温下可以能够发生可逆反应,重新得到行星状的硅烷分子,降温后重新交联固化,从而实 现涂料层的再次自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