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桩梁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梁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钢管桩、水平钢梁、第一螺栓、第一垫板、第二加强筋。本发明通过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通过螺栓可以直接搭建,不需要钢筋混凝土结构,省去了钢筋绑扎及大量的浇筑混凝土的麻烦,也无需等待混凝土养护的时间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需求量不断增加。井道是电梯 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供一个封闭的空间,起到隔音减震以及保护电梯安全运行的 作用。一般电梯的井道为混凝土结构,随着电梯的发展,针对早期的公寓楼由于配套设施不 齐全无法直接在公寓内部安装电梯,使用时,需要将电梯安装在户外通过土建或采用现有 的钢件搭建井道。如果采用传统的混凝土井道,将加大施工难度和延长施工周期,因此,大 多数建筑物外的井道通常采用钢结构井道,而修建的钢结构井道的基础是整个井道的关 键,其关系到整个井道的稳定和牢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梁基础结构,采用的技术方 案是,包括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包括钢管桩主体,所述钢管桩主体上端焊接有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钢管桩主体之间焊接有第一加强筋,所述钢管桩主体下端固定 连接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上部在所述钢管桩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使所述 钢管桩主体的内腔与外部连通,所述连接板上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在水平钢梁下部, 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水平钢梁的接触面之间垫有第一垫板,所述水平钢梁下部通过所述第 一螺栓等间距安装有六个所述钢管桩,所述水平钢梁上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有四个井 道柱,四个所述井道柱呈矩形排布,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井道柱下端固定部位的接触面之 间垫有第二垫板,在所述水平钢梁侧边与所述井道柱及所述钢管桩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 二加强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管桩主体选用镀锌钢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钢梁是由工字钢焊接制成的矩形框架。 一种基于所述桩梁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开挖基坑及所述钢管桩的安装孔; 步骤二:清理钢管桩孔并放入所述钢管桩; 步骤三:向所述钢管桩中插入注浆管; 步骤四:向所述钢管桩周围及内腔中注入瓜米石; 步骤五:通过步骤三插入的注浆管向所述钢管桩的所述钢管桩主体中注入水泥浆,直 至灌满; 步骤六: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在所述钢管桩上固定安装所述水平钢梁; 步骤七:在水平横梁四周填土并夯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二的所述钢管桩及步骤三的所述注浆管均插到 所述钢管桩孔的孔底。 3 CN 111576466 A 说 明 书 2/3 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三的所述注浆管采用DN25的焊管,管两侧距离 顶部8m以下各设一列出浆孔,出浆孔间距50cm,孔径1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五浇筑的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0.5,注入的水 泥浆会从所述通孔处流出并填充在钢管桩孔中将所述钢管桩下端包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桩基施工完毕后采用静载实验进行竖向承载力检 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通过螺栓可以直接搭建,不 需要钢筋混凝土结构,省去了钢筋绑扎及大量的浇筑混凝土的麻烦,也无需等待混凝土养 护的时间,施工周期较短且易于把控,同时,不需要挖掘过大的坑基,可将整个基础结构搭 建在地下管线上方,有效避免土方施工中对地下管线的改造,整个结构及施工方案施工快 捷方便,工程量相对较小,可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螺栓连接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钢管桩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管桩、101-钢管桩主体、102-连接板、103-第一加强筋、104-通孔、105- 锥形头、2-水平钢梁、3-第一螺栓、301-第一垫板、4-第二加强筋、5-井道柱、6-第二螺栓、 601-第二垫板。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