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仙茶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细茶300‑600克,净脂麻300‑400克,净花椒60‑80克,净小茴香100‑180克,泡干白姜25‑35克、炒白盐20‑30克,粳米600‑800克、黄粟米700‑800克、黄豆700‑750克、赤小豆600‑800、绿豆700‑750克,麦面5‑6克,按 全部
背景技术:
八仙茶产于福建省诏安县,属小乔木大叶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春季萌芽早,冬 季封园迟,育芽能力强,芽梢抽长快,节间长,茸毛短而少,芽头较瘦小,梗细小,喜荫湿,抗 寒性较弱。适制绿茶和乌龙茶,香气高,品质优。 目前市售的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制备,一种是直接将所有原料废碎后,制成袋泡 茶,但是这种方法不适合粘性太大的原料;另外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所用原料经过提取,并 在提取物中加入大量的辅料或添加剂制粒得到,步骤繁琐,同时还必须加入大量的添加剂 和辅料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并且味道苦涩,不符合现代自然与健康的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八仙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八仙茶,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细茶300-600克,净脂麻300-400克,净花椒 60-80克,净小茴香100-180克,泡干白姜25-35克、炒白盐20-30克,粳米600-800克、黄粟米 700-800克、黄豆700-750克、赤小豆600-800、绿豆700-750克,麦面5-6克。 上述八仙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称取物料:按要求称取所需的原料细茶,净脂麻,净花椒,净小茴香,泡干白姜、炒白 盐,粳米、黄粟米、黄豆、赤小豆、绿豆; 2)混合粉碎:将步骤1)所称得的原料混合并进行粉碎处理; 3)炒制物料:将步骤2)粉碎处理后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比重的麦面放入到铁锅内炒 制,炒至有香气逸出,表面色泽加深,即可起锅,放凉后备用; 4)二次粉碎:将步骤3)炒制放凉后的物料粉碎成70-90目的颗粒; 5)造粒处理:将步骤4)所的颗粒和粉末进行造粒处理; 6)干燥颗粒:将步骤5)所得到的颗粒进行干燥处理,第一段干燥热风温度85 ~110℃, 时间20 ~ 30 分钟,第二段干燥热风温度60 ~ 90℃,时间30 ~ 40 分钟; 7)焙香处理:将步骤6)所得到的干燥好的颗粒进行焙香处理,采用温度为105 ~120 ℃,时间6~ 9 分钟,提香后的产品具有特别的香味; 8)储藏处理:将步骤7)所得到的颗粒采用真空包装储藏。 本发明提供的八仙茶及其制备方法有很大突破,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充分利用原 料本身的植物纤维的良好分散性和麦面混合包裹炒制技术的应用,同时避免了含糖量高的 原料预处理的繁琐步骤,在不加入任何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及辅料的情况下完成制备,该颗 粒均匀、稳定,可直接食用或冲泡服用,也用于制备袋泡茶,完全顺应了人们对健康以及回 归自然的需求,并且涩味非常淡。 3 CN 111567645 A 说 明 书 2/2 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仙茶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细茶300‑600克,净脂麻300‑400克,净花椒60‑80克,净小茴香100‑180克,泡干白姜25‑35克、炒白盐20‑30克,粳米600‑800克、黄粟米700‑800克、黄豆700‑750克、赤小豆600‑800、绿豆700‑750克,麦面5‑6克,按 全部
背景技术:
八仙茶产于福建省诏安县,属小乔木大叶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春季萌芽早,冬 季封园迟,育芽能力强,芽梢抽长快,节间长,茸毛短而少,芽头较瘦小,梗细小,喜荫湿,抗 寒性较弱。适制绿茶和乌龙茶,香气高,品质优。 目前市售的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制备,一种是直接将所有原料废碎后,制成袋泡 茶,但是这种方法不适合粘性太大的原料;另外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所用原料经过提取,并 在提取物中加入大量的辅料或添加剂制粒得到,步骤繁琐,同时还必须加入大量的添加剂 和辅料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并且味道苦涩,不符合现代自然与健康的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八仙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八仙茶,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细茶300-600克,净脂麻300-400克,净花椒 60-80克,净小茴香100-180克,泡干白姜25-35克、炒白盐20-30克,粳米600-800克、黄粟米 700-800克、黄豆700-750克、赤小豆600-800、绿豆700-750克,麦面5-6克。 上述八仙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称取物料:按要求称取所需的原料细茶,净脂麻,净花椒,净小茴香,泡干白姜、炒白 盐,粳米、黄粟米、黄豆、赤小豆、绿豆; 2)混合粉碎:将步骤1)所称得的原料混合并进行粉碎处理; 3)炒制物料:将步骤2)粉碎处理后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比重的麦面放入到铁锅内炒 制,炒至有香气逸出,表面色泽加深,即可起锅,放凉后备用; 4)二次粉碎:将步骤3)炒制放凉后的物料粉碎成70-90目的颗粒; 5)造粒处理:将步骤4)所的颗粒和粉末进行造粒处理; 6)干燥颗粒:将步骤5)所得到的颗粒进行干燥处理,第一段干燥热风温度85 ~110℃, 时间20 ~ 30 分钟,第二段干燥热风温度60 ~ 90℃,时间30 ~ 40 分钟; 7)焙香处理:将步骤6)所得到的干燥好的颗粒进行焙香处理,采用温度为105 ~120 ℃,时间6~ 9 分钟,提香后的产品具有特别的香味; 8)储藏处理:将步骤7)所得到的颗粒采用真空包装储藏。 本发明提供的八仙茶及其制备方法有很大突破,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充分利用原 料本身的植物纤维的良好分散性和麦面混合包裹炒制技术的应用,同时避免了含糖量高的 原料预处理的繁琐步骤,在不加入任何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及辅料的情况下完成制备,该颗 粒均匀、稳定,可直接食用或冲泡服用,也用于制备袋泡茶,完全顺应了人们对健康以及回 归自然的需求,并且涩味非常淡。 3 CN 111567645 A 说 明 书 2/2 页